平小娟,王玉兰,黄 华,张朝阳,梁舒镇,周少雄,李帼宁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 佛山 52803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当今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医疗质量、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公共卫生课题[1]。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逐步加深,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不仅涉及医疗处置,更与护理工作紧密联系[2]。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近年来推崇的重要医学模式,将传统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模式,优势互补,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3-4]。为克服院感科人员结构配置带来的短板,有效落实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科联合护理部、药学部、微生物室、质控科,创建了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有效改善了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质量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组建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研究团队
1.1.1 小组成员构成小组成员共10名,包括医院感染科4名(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各1名)、微生物室2名(主任检验师、副主任检验师各1名)、药学部副主任1名、质控科副主任1名、护理部副主任1名。其中,医院感染科主任担任MDT医院感染查房团队组长。
1.1.2 明确各部门职责医院感染控制科主要负责反馈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三管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等质量评价指标,其中三管感染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检验科微生物室主要负责分析临床病区细菌培养标本种类、标本质量、送检量、检出菌、多重耐药菌和药敏试验结果,并协助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指导微生物标本采集;药学部主要负责反馈科室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控制指标,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情况等;质控科负责督促医师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病历质控,并跟进科室质控指标;护理部主要负责督促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执行等。
1.2 制定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活动方案以医院感染科为主导,制定每周四医院感染查房计划,建立MDT医院感染工作群,根据安排先对重点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医院感染科提前3 d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提醒各部门做好相关数据与指标的收集、统计、整理工作,并进行监控数据的核实;通知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做好查房安排,根据科室要求确定查房具体时间。查房当天,首先,由医院感染科汇报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情况、医院感染指标数据、多重耐药菌执行率、手卫生依从率、消毒隔离工作落实情况等;然后,药学部反馈科室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达标率、病原学送检率等;随后,由微生物室反馈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分布趋势,临床病区细菌培养标本种类、标本质量、送检量、检出菌等;护理部反馈各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质控科负责反馈科室医院感染病历质控及多重耐药菌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最后,由医院感染科主任进行查房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感控风险点、需要关注点等提出整改建议与期限,科主任针对查房反馈问题进行回应与表态,整个查房过程控制在30 min以内。
1.3 实施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于2019年1—12月在医院ICU及全院实施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ICU以VAP发生率、CAUTI发生率、CRBSI发生率为查房重点,全院各科室以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与发生率以及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等为监控内容,通过MDT医院感染查房,进一步明确医师、护士在项目管理中的责任,针对医院感染质量指标的监控,指导科室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手卫生及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不断完善三管感染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执行及督查,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规范使用抗生素,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等。
2.1 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入院48 h后发生感染的住院患者。排除社区感染、定植、重复、污染的病原体。2018年1—12月ICU新入院患者880例,全院在院患者50 575人次;2019年1—12月ICU新入院患者1 083例,全院在院患者59 307人次。
2.2 评价指标比较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2018年1—12月)、实施后(2019年1—12月)的医院感染质量相关指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平台能智能识别感染预警病例,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从预警病例中甄别出感染疑似病例,将感染疑似病例推送给临床医师,由临床医师决定抗生素使用前相关病原学送检安排。医院感染标准参照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获得的感染;⑤由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临床数据的采集按照相关指南严格执行[6]。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①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医务人员采取手卫生措施次数/同期机会总数×100%;②医院感染发生率=新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人数×100%;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Ⅰ类切口手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例次数/同期Ⅰ类切口手术例次数×100%;④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发生率=住院患者中检出导致医院感染的特定多重耐药菌的人数/同期住院患者人数×100%;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新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1 000‰;⑥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新发生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央血管导管使用天数×1 000‰;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新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导尿管使用天数×1 000‰;⑧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人数/同期抗生素使用人数×100%;⑨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率=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数/微生物标本送检数×100%。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正确执行率均较实施前有所改善(P<0.05),见表1。
表1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执行率比较
3.2 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MDRO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MDRO感染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见表2。
3.3 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率比较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后,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见表3。
3.4 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ICU三管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后,ICU住院患者VAP、CRBSI、CAUTI感染生发率均较实施前降低(P<0.05),见表4。
4.1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质量指标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院内感染数据监测系统建设,完善感染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可及时发现高风险场所和高危患者,指导相关科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保证患者安全[7]。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借助医院HIS系统的大数据,将医院感染系统、药事系统、检验系统对患者的监控数据进行有机的结合与评价,使医院感染指标数据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通过数据的同比与环比对照分析,可更加客观地评价科室院感指标阈值及变化趋势。ICU的三管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8-10]。ICU三管的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评估三管的数据变化和防控效果,也最能体现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本研究2019年1—12月医院感染发生率(0.67%)、MDRO感染率(0.18%)均低于范茹娟等[7]的研究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1.51%、MDRO发生率0.69%);ICU患者的VAP发生率 (3.49‰)、CRBSI发生率(0.84‰)、CAUTI发生率(0.85‰)低于刘敏等[11]的研究结果(VAP发生率9.49‰、CRBSI发生率1.31‰、CAUTI发生率1.93‰),这些监测指标数据的降低,体现质量持续改进的成效,说明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能带来高品质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4.2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的实施要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患者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意义重大[12]。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面广、学科多,需要专职人员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13],才能适应医院发展需要,有效防范医院感染事件发生。非公医院要达到医师、护士、检验、药师等配置齐全的专业医院感染防控队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可以弥补医院感染科人员的结构配置缺陷,克服专业短板,借助临床力量,也避免由于信息系统的多渠道、多端口而造成指标数据收集的差异。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议,将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纳入危急值报告系统,优化危急值报告系统及医院信息系统预警提示,让科室及早落实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传播,提高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62.28%提升到84.13%,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与微生物标本合格率也有所提升,这是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改变的重要体现。医院感染科每季度通过OA公示手卫生执行情况,能引起科室的高度重视,同时医院层面从绩效考核方面加大奖罚力度、多部门联合督导,将手卫生依从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发生率相结合,多方联手共同解决临床面临的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抗生素使用等问题。医院感染科还结合专科特点,从不同角度发现科室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感控指标的变化趋势,多维度分析造成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培训,现场答疑解惑,让科室真正感受到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带来的成效与益处。
表2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Ⅰ类手术切口部位感染、MDRO感染发生率比较 [n(%)]
表3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比较
表4 MDT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实施前后ICU三管感染发生率比较 [n(‰)]
以医院感染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能达到部门协同、专业互补之目的,加深各部门和临床的联系,缩短管理半径,实现数据横向、纵向的比较,为前瞻性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指标得以改善,管理成效显著,值得借鉴。但医院感染查房涉及部门较多、内容广泛,查房时间难以把控,也给临床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有待进一步探索更优的多学科协作医院感染管理查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