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2021-06-22 13:58陈九霖
文理导航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

陈九霖

【摘 要】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教师要将这一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实处,分层教学必不可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师也不再遵循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而是开始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其中情景教学法、微课等形式颇受欢迎。基于这一趋势,分层教学法也逐渐兴起。这种方式旨在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不漏掉一个孩子,让他们从中有所收获。优点在于能够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根据教育对象,实施分层教学

为了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A类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群体英语基本功扎实,而且学习动机较强,所以教师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其设计相应的高难度问题,比如复述、对话等等;针对B类学生,这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潜质,但是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加督促,增加学科基础;而C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兴趣不强。教师的重点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以兴趣为主。

例如,在学习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过程中,针对A类学生,教师可以提高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语言知识点写一写自己的圣诞节故事,完成一篇小型作文,锻炼词组句式的掌握。还可以要求这些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Christmas(圣诞节)相关资料,并制作相应的英语手抄报,用轻松的方式多了解西方文化;针对B类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Story time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Christmas, presents, Christmas tree,  thing, stocking, wait for, turkey, pudding, have a good time等词语以及词组,初步运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等时间副词,有条理地描述圣诞节的活动,主要考察学生知识点运用情况;针对C类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Story time内容,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并为其梳理其中的语言知识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单元核心单词以及句型的读音以及拼写,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将学生进行分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方式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还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就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降低英语教学的枯燥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学习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 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过程中,这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本单元核心句型:“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描述看到的景物。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出示几个生活中的常见场景,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词汇进行小组互动交流,模拟情景现场,完成讨论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提问,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What can you see above?the river?”“What can you see?in the garden?”“I can see...”对全组学生的回答进行统计。

针对A类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组内成员的回答情况在课堂上尽量通过英语进行汇报,比较总结各组的对话情况;针对B类学生,可以让他们到讲台前表演展示对话,在A类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相应补充;针对C类学生,教师需要适当的降低学习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听懂A类和B类学生的回答即可。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能尽己之力到达一定层面的教学目标,发挥所长,不仅提高了合作意识,还提高了学习任务的完成效率。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实行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积极性,成立英语学习搭子,或者多多利用互联网媒体增强教学趣味都是可取之策。

三、设计不同作业,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完成教学以后,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如果教师用统一的模式布置作业,分层教学就不能凸显它自身的作用了。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阻碍孩子进步的绊脚石。比如,针对A类学生,如果教师布置太过简单的作业,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明明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学习更多未知的知识。另外,由于无法带来学习成就感,进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B类学生完成中等难度的作业,主要巩固课本知识,再略微拓展一些。而C类学生,作业则倾向于掌握基本单词和词组,争取学会应用,将课本吃透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的Story time部分时,这一单元涉及的核心词汇是:classroom,art room,computer room,first,second等,还需要学生掌握there be句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Yang Ling和Miss Li给新学生Nancy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在完成教学以后,教师可以要求A类学生以及B类学生利用本单元学习的核心单词、词组以及there be句型,从课文里的学校到课本外自己的学校,一一描述概况,比如:“There is a music room.” “There are some classrooms on the first floor.”。而对于C类学生,教师就需要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其设计基础性作业。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核心单词、短语的拼读和拼写,初步运用核心句型造几个简单句。以抄写和默写为主,加强知识点记忆。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进步,得到一定的提升。只有打好基石,知识的大楼才会更稳固。

作业分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孩子逐渐领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分层教学,不只需要关注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还需要关注作业的设计问题。只有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体现分层思想,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班级学生、教学内容以及作业设计进行分层处理,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顾晨葵.“多元化阅读”培养英语核心素养[J].教育,2019(34):84.

[2]包苟娃.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校园英语,2019(43):90.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生写话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