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梅 李卫军
摘 要:国培课例“力”,本着“双星互动问题中心教学”的思想,依据“体验、思辨、表达”的学习行为策略而设计实施。作为点评专家,从教学理念、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科技文化的传承等几方面对该课进行赏析,肯定了该课在学科育人中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例分析;力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1-0051-02
作为点评专家,笔者观摩了河北省张虎岗老师的国培课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教学。该课本着“双星互动问题中心教学”的思想,依据“体验、思辨、表达”的学习行为策略,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在体验中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思辨形成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知,并由此建构力的初步概念,这引领了学生价值取向的建立。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所教知识主线清晰,问题设计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切合建构主义的宗旨,并且在其中渗透了中国古代对力的认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对该课进行如下几点分析,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由人及物,领会万物相连
教学背景:学生桌面和讲台桌面都放有气球、磁铁、笔芯、铁钉、弹簧等物体。
提出问题:人与人可以通过情感联系在一起,课桌上的这些物体之间能否建立联系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并说明理由。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展示、描述现象,教师适时引导并板书。
【赏析】该段教学由教师提供资源,然后学生自主实验体验力。从课程角度来看,该段教学基于学生体验,引出力的作用效果,进而建立“力”的概念,这体现出了教师对学生思维发生序位的尊重。从世界观来看,教师将人与人之间以情感建立友爱关系,类比引申到物体与物体之间可以通过力来联系,然后再延展到“除了生命个体可以提供力,看似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由人及物,使学生体会到事物相连的普遍性,感悟“万物相连,万事相通”。
二、返璞归真,感知大道至简
教学背景:将学生体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板书表达。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现象进行分类呢?
师生互动:学生思考,然后进一步分析表达。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对其适时引导并板书。
【赏析】该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发现“力”,进而抽象概括认识“力”的过程。从课程角度来看,力的概念抽象,是本节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授课教师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感知“力”的存在,即利用生活經验,借助大量实例,分类梳理得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然后再从形象的事例中分析、归纳、抽象、思辨以形成“力”的概念。如此顺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也使该过程更具体、形象并程序化,进而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从人生观来看,生命形态的文字和符号,只有还原到人类探索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才会变得丰满、厚重,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吸引着学习者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在与知识相遇、相知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意义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以上学习过程从“情境”到“去情境”,再到“情境”,知识从自然形态到学术形态,从教学形态再到发展形态,由重现转变为重演,学生经历了物理学中“力”概念的建模表达过程,体验了“化繁为简”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知了“大道至简”的理念。
三、利弊共生,强化辩证思维
教学背景:视频演示游泳、奔跑、火箭升空等相互作用力广泛应用的实例。学生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提出问题:所有力的存在都对我们有益吗?举例说明。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表达,教师用图片演示撞车的现象。
【赏析】该段教学是融入实例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现象的过程。从价值观来看,授课教师通过两车相撞,两辆汽车都会受损等,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并由此促使学生联想表达“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和地球的关系也一样。如果人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我们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持续生存空间。”用辩证的思维、智慧去探讨生活的奥秘,可最终强化学生“和谐共生”的思想意识。
四、引经据典,传承科技文化
教学背景:应用拓展
问题:人类最初为什么要引入“力”这个概念?古人对“力”有什么样的认识?你想知道吗?
师生互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讨论、表达。认识“力”概念的起源,古人对“力”的描述,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
【赏析】该段教学扩大了学生纵向与横向的
视野。授课教师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教学中多处引用了传统文化,例如《论衡·效力篇》中:“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通过引入这一事例,可使学生了解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甲骨文中的“力”形同一种叫做“耒”的农具,这说明力的概念最初大约起源于人体的力量,是人们在劳动中通过肌肉紧张的感觉而产生的。通过分析古人对“力”的认识,学生不仅对物理中的“力”有了更深的了解,还通过了解“力”的文化传承涌起了民族自豪感。
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堂,而不完美正是我们攀升的起点。张老师的教学在突出观察、操作、行为等体验的基础上,要尽量减少陈述性语言,多用启发性问题,以激活师与生的学习活力,如此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其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