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追问:古地图类史料之多重研读

2021-06-22 04:57陶荣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史料

[摘 要]解读古地图类史料既要神入古地图所处的时空,以时人视角来体察古人的心境历程;又要跳出地图的羁系,以他者的理性去审视该段历史的史事变迁。就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而言,对于古地图的研读,则应更多地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视角去关注其特殊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坤舆万国全图》的研读为例,从制图信息、文本内容、衍生性问题三个方向,连环追问,多重研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挖掘古地图类史料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古地图,史料,《坤舆万国全图》,史料研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33-07

“史料研读”作为选修课程两个重要模块之一,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共由7个专题组成。①该模块通过7个专题,对史料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解读的训练,因此,本模块的内容与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关系最为直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②研究历史第一步就是要会正确解读、运用史料。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原则。对不同类别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形成准确的认识。③本课程“图像史料研读”专题的要点和重点是通过研读图像史料认识其价值。

古地图类史料作为图像史料的重要种类之一,其研究价值不可小觑。从某种意义而言,地图是通向未知世界之窗,是反映历史和现实之镜。历史教学中,地图的地位愈发重要,遗留下的古地图④更是弥足珍贵。古地图往往既是古代图解式的地理绘图作品,又是第一手的图像史料,其呈现的画面内容及视觉形象都承载了高度浓缩的历史信息,故而易被教材编写者以及诸多历史教学工作者重点利用。古地图蕴含了多维度的历史信息,其形式和内容均具有史料性。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通过理解和解读古地图的图像语言,可以将地图中的图像信息精准地转化为文字信息,从而运用于历史教学。

解读古地图要特别注意挖掘今人绘制的历史地图所无法提供的信息。对于古地图,应更多地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去关注其特殊的史料价值,也就是运用古地图证明史实及以古地图为依据对历史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客观的评判。简而言之,就是要更多关注古地图能“证什么”与“释什么”的问题。

我们选择《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一幅插图暨《坤舆万国全图》(图1)研读入手,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遵从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地图本身、地图背后、地图延伸为线索,通过对该图的研读追问,认识古地图史料价值、了解古地图叙事价值,进而以小见大地理解明清之际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就具体目标而言,通过本课教学,不仅可以在选修课程中复习必修课程的内容,而且可以打通通史学习环节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即明清的经济文化蕴含着怎样的“伏笔”,以致近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读古地图类史料并借此认识历史的能力。笔者以此为例,展示古地图类史料教学运用可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知图:“一看”绘制信息,

了解制图背景

面对地图,首先应究其主题内容是什么?绘制者是谁?受众是谁?绘制时间是何时?版本如何?等等,此即“一看”古地图史料的绘制信息。

由于古地图与今人绘制的地图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生乍看,往往难以抓住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握地图的主题。一般而言,地图的标题便能反映其主题。乾为天,坤为地,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古人把地图称为舆图,《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世界地图。①这幅古地图是利玛窦运用欧洲绘测技术,帮助明廷绘制的世界地图,首次向中国人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

在此图中,我们能够发现整幅地图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图,也就是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地图用多种颜色描绘而成:南北美洲用粉红色,亚洲呈现淡淡的土黄色,欧洲和非洲近似于白色;山脉以写景法描绘,用淡绿色勾勒,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用深绿色画出水波纹;五大洲的名称是红色字体,国名和地名都用墨笔书写,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颜色淡雅,视觉舒适,便于观看。地图上标有的五大洲中,包括当时刚被发现的南极洲,说明图的内容很新。图上没有绘出大洋洲,那是因为大洋洲当时还没有被发现。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种,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鸵鸟、恐龙等8种。②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地图变得形象生动。

第二部分是附图,其包括四个角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图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虽然这些知识在今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在明代可谓耳目一新。

第三部分则是解释说明的文字,利玛窦在文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宗教信仰等。比如,他介紹了南美洲国家伯西尔(即巴西):“伯西尔,此言苏木。此国人不作房屋,开地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鸟毛织衣。”①除地名及相关附注说明外,还有两块:一是对世界地图和诸小图的说明。其中,利玛窦署名的有两篇,即全图说明和“论地球比九重天之星远且大几何”;其他说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说明、天地仪说明、四行论(即古希腊的世界由四元素构成的学说)、昼长昼短说明、量天尺说明、日月食说明、中气说明、南北两半球说明,此外还有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横度里数表。二是序文题跋,有利玛窦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陈民志、杨景淳、祁光宗的题跋。图中摹有印记3个,其中2个为椭圆形,1个为正方形,均是耶稣会的会徽。②

不同于阅读今人绘制的历史地图,注重地图绘制者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阅读古时绘制的地图,还要特别留意其他绘制信息,如绘制者、绘制时间、版本等。这些是了解地图背后故事的重要线索,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需要教师予以特别提醒。

本图作者利玛窦,学生在初中阶段已较熟悉,无须赘述。在华期间,利玛窦曾绘制并交付刊印多幅世界地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这幅《坤舆万国全图》。它刊印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共分6幅,相拼接即形成一张椭圆大地图。利玛窦本人在中外著述中都说该图是他亲手绘制,李之藻、陈民志、杨景淳、祁光宗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文中都有同样的说法。③19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从未对此表示怀疑。该图的主图采用了16世纪地图编绘的椭圆投影,南北半球附图采用了等距方位投影的绘制手法,该法也对中国的近代地图测绘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万历年间的《坤舆万国全图》在国内有3个藏本: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摹绘版本(通幅纵168.7厘米,横380.2厘米);1603年刻本《两仪玄览图》,今藏辽宁省博物馆;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制作《坤舆全图》,藏于河北大学图书馆。李之藻原刻版《坤舆万国全图》共有8件,均保存在国外: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有两个藏本(完整的六屏幅,无着色);日本京都大学(六屏幅完整,被着色);日本宫城县立圖书馆(六屏幅完整,被着色);日本内阁文库(无着色);原克莱芒学院(如今下落不明);④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天文台(现存两条屏幅,第一条和第六条)。那么我们教材中所选用的是哪一版本呢?通过对比制图细节和画风,学生会发现教材引用的是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简要介绍版本信息,不是需学生记住,而是让学生加深史料意识,学会分辨不同史料的价值。

一重追问:“二看”文本内容,

体会史料叙事

识图表象背后的追问,我们还需挖掘古地图的隐性信息。所谓隐性信息指的是地图背后的信息,如绘制者的立场、制图目的以及公众的心态等,这些图面之上无法呈现的信息恰恰是古地图独有的价值所在。就此图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关注文字说明与相应绘图出发,图文互证,以挖掘绘制者的意图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等。

如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央,利玛窦用中文写了序言:

窦也跧伏海邦,窃慕中华大统万里声教之盛,浮槎西来。壬午解缆东粤。粤人士请图所过之国,以垂不朽。彼时窦未熟汉语,虽出所携图册,与其积岁札,纟由绎刻梓;然司宾所译,奚免无误。……乃区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随其诸幅之空,载厥国俗土产。虽未能大备,比旧亦稍赡云。但地形本圆球,今图为平面,其理难于一览而悟,则又仿敝邑之法,再作半球图者二焉:一载赤道以北,一载赤道以南,其二极则居二圈当中,以肖地之本形,便于互见。共成大屏六幅,以为书斋卧游之具。嗟嗟!不出户庭,历观万国。此于闻见,不无少补。常闻天地一大书,惟君子能读之,故道成焉。盖知天地而可证主宰天地之至善,至大,至一也。不学者,弃天者也;学不归原天帝,终非所学也。净绝恶萌,以期至善,即善也。姑缓小以急于大,减其繁多,以归于一,于学也庶乎。……

万历壬寅孟秋吉旦欧罗巴人利玛窦谨撰①

从中可知其来华缘由及在华制图历程。据“乃区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可知利玛窦为绘制地图借鉴了大量中西文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图共有约1114个地名信息,使这一由欧洲学者首次绘制的中文世界地图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地理知识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方面,远超同时代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成为贯通中西知识系统的首幅最完整的世界地图。由“盖知天地而可证主宰天地之至善,至大,至一也。不学者,弃天者也;学不归原天帝,终非所学也”,可知其所作图的传教目的。

图中载:“今相通近七十余载云。”又如何解读呢?利玛窦1582年抵达中国澳门,1583年抵肇庆,由此上溯70年正是明正德时代。《明实录》记载正德年间“佛郎机国(葡萄牙)差使臣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并给勘合”,《广东新语》也载“正德间,佛郎机绐称入贡,自西海突犯莞城”,正对应了“今相通近七十余载云”的记载。正是明正德时期中欧海上航路的打通,利玛窦才得以观光中华,成就《坤舆万国全图》;也正是从那时起,葡萄牙长期占据了澳门,康有为所言“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正悄然临近中华大地。通过对地图文本的分析解读和与其他史料的互证,使学生明白历史的延续性与联系性,要了解一个历史事件,非通过其他事件不可,如何构建史料间的联系,逐步上下延伸,正是核心素养需培养的能力。

原先按西方绘制方法,中国必定被置于偏东一隅而不是中央,几千年来积淀的“天下唯中国为中”的地理意识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利玛窦苦心孤诣地“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②这样本初子午线就向左移动170度,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故而,主图虽采用椭圆投影法绘制,但却将中国从极东挪至中央,并画得十分详细精确,这显然是利玛窦为迎合中国人“天朝上国”心理而作的巧妙变通。③利氏曾言:“这是当时使中国人信仰基督教最有效的一件工作。”④

当然,利玛窦毕竟以传教为鹄的,地图不过是媒介和载体,比如彩绘本中多艘的桅顶上挂有特殊的宗教符号,加之,图中摹有印记的耶稣会会徽,广阔的海洋及动物,正如葛兆光教授所言,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中所绘制船只和动物,“一方面象征着对大海的跨越和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象征着对大海中种种物怪的想象和畏惧”。⑤在充满杀机的凶险海洋中,乘坐那些帆船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们,易让中国读者对之产生一种崇敬感。①画面呈现出浓浓的宗教色彩,可知该图绝非一张普通的“坤舆图”。讲明这些,学生可认识到历史的复杂面相:一幅运用先进技术绘制的地图,却包含了绘制者不单纯的绘图动机;为迎合受众而做的改变,却成为当今世界地图的蓝本。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亦不是二元的、对立的,不能简单地看待历史问题。

一般而言,一张古地图只能反映其中一个方面。如果运用多图结合的方法,就能从不同视角对历史有更为全面的认知。面对同一历史主题,多图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选用同一时期不同来源的古地图,可揭示不同立场、意图对历史解释的影响。如《古今形胜之图》,成图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绘图者是喻时,嘉靖进士,官县令、都御史、提督。此图为边防而作,以《明一统志》为依据。与随后的《坤舆万国全图》相比,其绘图范围相对较窄,仅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等地。所使用的制图方法主要以平面地面为基础采用矩形网格坐标“计里画法”及采用形象对景图的传统画法,即把山水形象地绘在地图上。②二是选用不同时期相似主题的古地图,可用于反映时代与历史嬗变。如《坤舆万国全图》的知识来源被认为是奥特柳斯的早期《寰宇大观》。但不同的是,利玛窦把地图中心线画在太平洋上,使得中国士大夫更易接受。至18世纪,在中俄竞争、清朝西征和康熙对欧洲知识予以充分肯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清廷启动了国际化的测绘团队,运用当时先进的经纬制图法、三角测量法、投影技术等西方科学方法和仪器,走遍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各省,实测全国640多个的经纬数据,绘制了各省地图。1717年,《皇舆全览图》问世,含总图一幅,分省区图28幅。李约瑟赞誉其为“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时的所有地图更好、更准确”。③由此可知,绘制地图的历史,其实也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

二重追问:“三看”历史时空,

领略时局诡谲

除文本外,还需对地图的衍生性问题进行追问,师生共同探讨,以此可对古地图类史料产生立体性认知。如通过对制图者(如利玛窦)历史时空的不断追问:此时的世界有哪些变化?中国有无受此影响?在此大变局下,晚明社会又是哪番景象?有无蜕变因子?等等。由此,领略时局波云诡谲。

利玛窦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国家极力寻求海外贸易并扩大其势力范围的时代,也是欧洲大震荡时代。

从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向欧洲展示了遥远富饶的东方之后,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与日俱增,他们的海上探险也日益频繁: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绕好望角到达印度洋,欧洲人发现可以通过这条航道直达远东;随后,欧洲商人沿这条路到达了印度、马六甲,然后到达中国;紧随其后沿着这条航线而来的是传教士。该时期的欧洲,在政治上,教权与王权结合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在文化上,则垄断了各类知识。印刷术刚刚兴起,尚未普及,许多文献是记载在羊皮纸上的手抄本,由于价格不菲,只有教会才有财力、人力抄书。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1501年警告世人:印刷术必须牢牢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阻断其他异端学说对天主教徒的影响。然,马丁·路德于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这是一篇针对天主教会的战斗檄文,文中痛斥教皇所谓“赎罪券”的荒谬,主张“与上帝直接对话”,因信称义,另立教派与天主教抗衡。作为天主教的支派,耶稣会于1534年创立,与马丁·路德新教对抗。新旧教派激烈交锋随之而来的宗教战争,影响整个欧洲近代历史。

1552年,利玛窦出生的当年,也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到了明朝中期,近邻日本正处于奈良时代,朝鲜是明的属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已经殖民美洲,葡萄牙人更是在亚非海岸建立了无数殖民据点,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地区,征服了马六甲海峡,并占据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岛屿,展开贸易和劫掠活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明朝水师尚有抵御外敌的能力。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地方官员等手段,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直至1557年,葡萄牙人最终在中国澳门占据了一个可靠基地,时隔14年后,又在日本长崎得到了另一个基地。澳门逐渐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不仅是晚明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而且是葡萄牙—印度—中国贸易航线的重要枢纽。利玛窦也正是沿着此贸易航线来华传教,从此踏上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葡萄牙人操控了以澳门为中心的几条远程贸易航线:澳门—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①以澳门为中心的海外贸易,其输出的大多是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优质廉价中国货,输入的除了少量各地土特产,大量的是为弥补贸易逆差的白银货币,中国卷入全球化贸易浪潮初见端倪。明末,葡萄牙脱离西班牙,澳门因而失去了利益攸关的马尼拉贸易。中国海商郑芝龙利用此形势,穿梭于明官军之间,操纵对日贸易。1581年,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随即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与西、葡争夺殖民地,同时介入东西方贸易。17世纪荷兰则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缔造了经济的“黄金世纪”。

无论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②该时期,即在西方工业革命完成之前,就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言,毋庸置喙,中国商品显然略胜一筹。

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经济带动了晚明的进出口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硬通货,为晚明社会的银本位货币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③由于外来力量介入中国对外贸易,把原先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生产,转化为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④除商贸之外,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又有哪番景象呢?其处于动荡、大变革之中。中国科技曾独领风骚,但到晚明之际,已夕阳西下。与此同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迅速发展。此外,晚明的中国,宋明理学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众多知识分子脱离实际,学风空疏。政治渐趋黑暗,阶级矛盾加剧,战争频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直至17世纪中后期才进入恢复时期。

明清之际,耶稣教会向世界各国派出传教士,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给耶稣会提供了来华传教的有利契机,在传教布道之时,客观上传播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科技文化,由此,在中国掀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在冥冥中似乎又看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契机。利玛窦来华,正值此国际大背景与晚明大变局之下。

當然如此讲明,教师既非简单地向学生强调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势力浮槎东来这一背景,也非笼统地将这一世界背景当成明清中国社会变化的唯一动因,而是要探析中国发生的变化和世界其他地区变化的共同点,大转型时空背景下,中外交流互动更具有整体性特征。当然,这些共同之处也包括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的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

通过对利玛窦历史时空的追问,经师生共同探讨,进而以小见大地理解明清之际的国内外形势变化。

余论:古地图类史料

连环追问的教学启示

基于古地图类史料相关信息了解早期西学东来的内容、影响;基于地图元素,解释中国人传统世界观的演进,挖掘历史空间要素中的文化思想意蕴,形成深层次的历史时空观念;通过对利玛窦时代的解读,进而以小见大地理解明清之际的国内外形势变化,理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滋生了一些与传统反向而动的进步因素,明了明末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老师可引导学生打通明清时代至近代发展的历史逻辑。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解读古地图史料呢?总体而言,解读古地图既要有一种“代入感”,即神入地图所处的时空,以时人的视角来观察;同时又要有他者的理性,跳出地图去审视该段历史的史事变迁。在研读古地图类史料过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可共同参与引入其他类型的相关史料相互印证,通过学生自主或小组观察对比进而提升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进而完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从制图信息、文本内容、衍生性问题三个方向,连环追问,多重研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挖掘古地图类史料的内在价值。

古地图因其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加之跨学科的障碍,图中种种信息,往往让师生疑窦丛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为探寻历史真相,其过程犹如法庭“断案”:师生要理性审视证据,追问哪些可靠,挑选哪些可用。其解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切不可断章取义;其推测,需要在史料甄别的基础上形成证据链,遵循孤证不立——证据之间要吻合,这样,方能有序地衔接组合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进程图。笔者略作古地图类史料追问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一:展示古地图(教师事先将古地图分段拍摄成照片,再用幻灯片的连续播放功能制造如画卷展开般的效果)。

教师通常只采取宏观整体展示的方式,由于相关版本清晰度问题,很难看清图中局部细节,反而影响学生欣赏作品的整体风貌。

教学环节二:“神入”古地图,其关键之一就在于细节的把握与相关历史情境的设置。教师可利用技术手段对该图史料进行活化,引领学生置于图中,观察细节学会追问并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和探究,进而形成建立在历史逻辑基础上的相对完整的证据链。

1.该图的主题是什么?如何解释该地图的主题?2.该地图的绘制者是谁?绘制者的动机是什么?3.绘制者在什么历史情境之下创制了该图?4.该图绘制于何时?绘制时间是否会影响古地图类史料的文本内容、意图与可信度?5.该图有几种版本?教材中又是哪一版本,该版本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6.谁是该地图目标读者?7.目标读者是私人还是公众?8.目的、读者、时间或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图的内容?

当学生利用文献完成了上述问题的编制后,可由小组设计类似清单,并对此进行深度挖掘解读和展示。

总之,连环追问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也是历史思维过程,更是历史批判性思维生成过程,后二者如影相随,在古地图类史料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让古老的地图走出故纸堆,重获新生;让新课标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真正落地;这需要教师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素养能力。

【作者简介】陶荣,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宏达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猜你喜欢
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
少说否定话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深度学习——以《“鼎卦”的历史智慧》一课为例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