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录
摘 要: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三年级习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的作文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写作能力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三年级的作文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为日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迈进写作的门槛,他们的知识储存有限,思考能力有限。因此,在小学写作中普遍存在学生畏惧写作、厌烦写作、写作无从下手等现象。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如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一直是教师深究的问题。笔者主要针对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应对策略,为广大教师教学提供指导。
一、当前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习作教学模式不当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习作教学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下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从这个要求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作文学习只是让学生进行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是在实际习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当,他们要求学生习作的字数、结构,经常给定题目,圈定习作范围。这样的写作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想象的发展。
2.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不少教师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写作水平。很多教师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给学生布置进行抄写、背诵优秀作文等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减轻了课堂习作教学的压力,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极其不利。
二、推动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课堂发展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语文课程上就多了一项活动,即习作。三年级是学生刚刚学习写作的时期,教师必须加倍重视,精心设计习作教学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师板书作文题目、讲解作文要求和写作方法之后,学生开始写作,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习作课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描写“春天的校园”这一题目时,教师的教学场所可以由教室拓展到室外,带着学生一起到校园里观察春天的景象,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景象,为之后的写作提供素材,也可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再如描写《我的朋友》时,可以让学生写人物、写动物、植物以及想象中的事物和梦境等,表达方式自由,让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通过写作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成就大事。因此,教师在三年级习作课堂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为写作不断地提供素材支撑。
(1)观察生活,创造写作源泉
在新課标要求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体验,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写作环境。在家庭中,让学生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秘。这样学生对社会和生活都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习作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2)博览群书,积累优秀语言
写作的过程主要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范围较小,他们掌握的词汇也不够丰富,因此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用词不当、语言不够优美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另外一种积累语言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诵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在晨读和日常的写作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唐宋诗词等,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总而言之,三年级习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注重三年级习作教学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习作方法,为日后的高年级写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志俊.播洒汗水,收获喜悦:如何指导农村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99.
[2]饶亚茹.问题 原因 对策[D].深圳:深圳大学,2017.
[3]陆晶晶.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刘晓慧.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