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专业双语教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2021-06-20 13:04赵欣
教育传媒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性专业英语启示

赵欣

【内容摘要】本文以展江等人编著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和赵树旺等人编著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两部同类教材为例,对其编著目标、内容体系、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生词和术语及其释义呈现方式展开研究,通过检视两部教材的共性和差异,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共性;差异;启示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将双语教学作为评估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而言,促进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既精通英语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00年开始,学界不断探索推出符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特点和需求的双语教材,有代表性的有严怡宁《新闻传播专业英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展江、李青藜、李欣人《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展江、李青藜、李欣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英语》(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展江、李青藜、李欣人《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第2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赵树旺、栗文达、白杨《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其中,展江等人2010年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以下简称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等人2015年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以下简称赵树旺2015年版本)目前被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所普遍采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新闻传播学专业双语教材不仅体现了学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理念,而且反映出与之相关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但尚未有专门研究和比较分析。本研究对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同类教材的编著目标、内容体系、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生词和术语及其释义呈现方式展开研究,以期从相关比较研究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二、编著目标的比较分析

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在编著目标具有一致化趋向,其编著目标体现了编著者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共同理念和在新闻传播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共识。

首先,两部教材均为了回应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要求,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视角、能够参与全球媒介竞争的国际化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其次,两部教材的编著目标反映出编著者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共同理念,即尝试通过梳理国外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将该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以第一手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或将该专业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关联性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以此揭示国外学界、业界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实务等方面的进展。第三,两部教材的编著目标反映出编著者在新闻传播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共识。具体而言,展江2010年版本旨在引导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词汇、语汇、表达方法、句型、经典论述与名人名言”,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直接阅读并有效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赵树旺2015年版本为了满足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阅读与学习英美等国家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需要,旨在“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新闻传播学领域内的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语言熟练地进行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为其全球化视野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体系的比较分析

就选文的标准和数量来说,两部教材具有较多的共性。展江2010年版本共分为18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由4篇选文组成,每一个单元的选文通常包括经典文献、个案研究、综合性概述。赵树旺2015年版本共分为12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由3篇选文组成,每一单元的选文一般包括经典文献和前沿发展。新闻学知识、传播学知识、新闻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知识在两部教材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体而言,两部教材的选文均侧重于呈现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和有影响力的论述,集中展现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有代表性、核心性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编著者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观照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前期习得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①与当前英文文獻的知识勾连在一起,旨在加强学习者英语基础技能与新闻采、写、编、评等多种技能,以及史、论和实践三大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和深度结合,使学习者通过英语的学习提高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能力,并通过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就选文的汉语对应翻译而言,展江2010年版本每一个单元的4篇选文提供两篇参考译文,赵树旺2015年版本每一个单元的3篇选文均提供相应参考译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这两部教材编著的目的之一,往往在深入理解和系统化阐释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新闻传播学学术文献进行翻译,而翻译的过程也是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研究和拓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教材不仅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还应在更广泛意义适应社会的需求。参考译文能够为那些英语水平尚达不到两部教材选文原文相应阅读能力的学生以及大众读者提供参考,引导这些人群以专业学科内容为依托提升英语能力。

四、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的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既包含相同的知识模块,也拥有各具特色的差异化知识模块。展江2010年版本包含新闻学知识、传播学知识、新闻传播学领域与教育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知识3个宏观知识模块。赵树旺2015年版本包含新闻学知识和传播学知识两个宏观知识模块。

就具体的知识单元而言,首先,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包含相同的知识单元,均包含 “Book”(图书)、“Magazine”(杂志)、“Newspaper”(报纸)、“Radio”(广播)、“Television”(电视)、“Film”(电影)、“Internet and Media Convergence”(互联网与媒介融合)几个主要知识单元。但对于这些共同的知识单元而言,两部教材的细微差别在于,展江2010年版本将“Internet and Media Convergence”(互联网与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知识单元,而赵树旺2015年版本则将二者拆分为两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分别进行阐述。

其次,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拥有各具特色的差异化知识单元。展江2010年版本沿着导论、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单元展开,其中穿插了体现新闻传播学领域与其他学科关联知识的知识单元。开篇为“Introduction”(导论),旨在对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几个核心概念、理论进行介绍,如什么是传播、冷媒介、热媒介和媒介规范理论,之后呈现“Book”(图书)、“Magazine”(杂志)、“Newspaper”(报纸)、“Radio”(广播)、“Television”(电视)、“Film”(电影)、“Internet and Media Convergence”(互联网与媒介融合)7个新闻学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介绍“Advertising”(广告)、“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Process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过程)、“Effects and Audi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的效果与受众)4个传播学知识单元,同时穿插了体现新闻传播学与教育学内在联系的“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Literary”(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与经济学相联系的“Media Economy”(媒介经济)、与文化学相联系的“Culture Industry and Culture Studies”(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相联系的“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大众传播与社会)和“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ntrol”(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与法学相联系的“Laws and Eth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法规与伦理)。

赵树旺2015年版本则依照新闻学和传播学两条主线展开,按照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文献、传播学导论、传播学文献4个知识单元展开。其开篇为“Journalism”(新闻学导论),主要介绍新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和媒介规范理论,随后专门对“Newspaper”(报纸)、“Magazine”(杂志)、“Book”(图书)、“Radio”(广播)、“Television”(电视)、“Movie”(电影)、“Internet”(互联网)、“Media Convergence”(媒介融合)8个新闻学知识单元进行观照。在此基础上,引入“Communication”(传播学导论),介绍传播、人类传播和大众传播几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之后对“Communication Models”(传播模式)和“Communication Effects”(传播效果)两个知识单元展开具体的论述和分析。

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编排,反映了编著者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双语教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总体看法。第一,两部教材都遵循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的明确主线,建立起比较完整和逻辑清晰的内容和体系。教材是决定新闻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好的教材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②正像展江等人所言,英语的掌握与运用不仅限于日常对话与交流,更是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性的科学研究。③两部教材在此方面都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能够满足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第二,两部教材明确了研究对象和课程定位。就新闻学知识而言,两部教材均涵盖传统媒体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新媒体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涉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媒介融合问题。对于传播学知识来说,展江2010年版本主要讨论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广告和公共关系,赵树旺2015年版本集中探讨了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由此可见,两部教材均尝试以学科的主要内容为依托,覆蓋该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和要点,将学科知识和理论由以母语汉语为标识转变为以英语为标识,培养学习者对英语专业词汇术语的掌握能力,使用英语表述新闻传播学概念、范畴、理论的能力,阅读并翻译新闻传播学学术文章的能力,助力于培养既精通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又懂英语,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五、生词和术语及其释义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就两部教材对生词和术语释义的呈现方式而言,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展江2010年版本以“New Words”(生词)和“Terms and Expressions”(术语)两个类目分别呈现,赵树旺2015年版本则以通过“Words & amp; Expressions”(生词和术语)一个类目体现出来。

第二,展江2010年版本生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几个词类及其释义,术语则以动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专有名词为主,并提供释义。赵树旺2015年版本则将不同类别的词类和短语汇总在一起并提供释义,其中既包括不同词性的词汇,也包括不同类别的短语。

第三,展江2010年版本将此内容置于每一个单元之后,并未列出这些词汇和术语在该单元中的具体出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习者将词汇和术语与选文进行一一对应,而赵树旺2015年版本在每篇选文后即列出相关词汇、术语及其释义。

两部教材在此方面的共性在于:其一,两部教材的生词和术语的数量基本持平。其二,两部教材的生词和术语既包括普通词汇,也包含新闻传播学专业词汇和术语,均将两部分词汇汇总在一起。根据展江2010年版本的介绍,选文“生词的选择和释义以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中的四级词汇为起点”。这样编排的优势在于学习者既能够学习英语基础词汇,也能够接触到新闻传播学专业词汇和术语。而不足之处则在于,对于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来说,普通词汇与专业词汇、术语相比,并不是学习者学习的重點和要点。将以上两类词汇混杂在一起,不能有效地突出新闻传播学专业词汇和术语在两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六、基于新闻传播学两部双语教学教材比较的启示

基于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部教材在编著目标、内容体系、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生词和术语及其释义呈现方式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同时也存在差异。通过检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能够为探讨引进国外经典和前沿文献、编著本土化教材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教材以适应本土教学模式和学习者接受习惯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应兼顾具体知识的获取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双语教材在内容体系上一般都包含前言、章节、参考译文、参考文献几个组成部分。今后新闻传播学双语教材的编著和修订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增加整个教材的导读功能,呈现教材内容框架的主题索引、主要内容概述的内容索引,同时增加每一个章节的导学功能,如介绍章节主要内容的章节概要、学习目的和关键词,汇总选文中词汇和术语的词汇术语表,归纳总结选文内容的小结,介绍选文作者的作者索引以及标明选文出处的参考文献。通过呈现具体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获取和习得的方式方法,以引导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其次,新闻传播学知识、新闻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联知识应并重。与赵树旺2015年版本相比,展江2010年版本除了包括新闻学知识、传播学知识以外,还吸纳了新闻传播学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关联知识。就新闻传播学的外延来说,与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与这些学科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学缘关系。因此,今后教材的编修应考虑扩充和涵盖传媒教育学、媒介经济学、文化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播心理学、大众传播法学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满足新闻传播学不同专业双语教学的需要。

再次,兼顾考查记忆、理解水平的习题与考察应用水平的习题,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内容的比重。以展江2010年版本的教材的习题为例,考查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内容和英语基础知识的内容均占有重要比例。其中包括“Questions about Text”(问答题)和“Vocabulary”(词汇题)两个组成部分。问答题是基于选文内容而提出的开放式问题,词汇题则包括“Matching”(配对)、“Filling the Blanks”(填空)、“Word Building”(构词法)或“Polysemy”(多义词)和“Unfamiliar Words”(生词)几种题型,更多的是考查英语基础知识,而非新闻传播学专业词汇和术语。同时,总的来说,考查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习题所占比重较大,而考查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知识的习题比重较少。今后教材的修编可以考虑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比重,突出新闻传播学专业词汇术语的掌握以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辨析,同时增加习题的实践环节,例如提供实际案例,引发学习者思考这些案例与选文涉及的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让学习者讨论其与理论的结合度,以培养学习者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最后,重视相关网络教辅资源的开发。展江2010年版本和赵树旺2015年版本两部教材均是以传统的纸质版教材为主,较少涉及与之相配套的网络教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今后的修编可以考虑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习题库和文献资料库等电子资源,并对这些电子资源进行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拓展学习者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注释:

①展江等编著者建议,在本科阶段的第五学期以后开设此门课程。

②方汉奇:《总序》,选自展江、李青藜、李欣人主编:《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③展江、李青藜、李欣人:《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作者系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

猜你喜欢
共性专业英语启示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