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君
[摘 要] 由于高考发生了改革,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高中教学已经进入了新高考背景之下. 精确到日常教学微观的研究思路,对于新高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解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结合新高考的要求,结合高校课堂打造的需要,需要认识到只有满足新高考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认识到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应当包括面向新高考评价要求的学生认知研究. 对新高考的理解,要紧扣“新”和“高考”两个关键词,对新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旧的比较基础之上的,而无论是新与旧,都必须认识到“高考”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新高考;高效课堂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从这个时刻开始,全国各地分批次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 考试一直有着指挥棒的作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尤其明显,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由于高考发生了改革,包括數学学科在内的高中教学已经进入了新高考背景之下. 从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来看,考试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着内容的变化,原有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肯定不再适应新课程,肯定需要探究新的教学策略,力争使课堂效益最大化,也正因为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教师在日常选题、命制重大考卷,都需要精心考虑是否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哪些地方出小题目,哪些地方出大题目,这些都会加速教学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普适性. 这种精确到日常教学微观的研究思路,对于新高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解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本文就以人教版“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谈谈对这一课题的思考.
新高考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毫无疑问的是,新高考的来临,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也必将带有明显的新高考印迹.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高中数学高校课堂,应当具有这样的内涵: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能够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结合新高考的要求,结合高校课堂打造的需要,笔者有这样两点理解:
一是只有满足新高考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关系,也是一种宏观理解,只有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着明确的新高考指向时,课堂教学才能与新高考之间建立明确、直接的关系. 这里想重点阐述的是,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最关键的就是紧扣考试说明,力争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这里有一个新旧衔接的问题:在新高考之前有哪些基本题是必考的,哪些知识点的命题是用来加大区分度的;在新高考之后,基本知识的考查发生了哪些变化,新高考是如何实现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的……这些问题的思考,既可以加深对新高考的理解,同时可以对日常的教学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真正走向符合新高考需要的高效.
二是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应当包括面向新高考评价要求的学生认知研究.
在日常教学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一定是对学生认知规律尊重的产物,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一个基本的现实,那就是课堂教学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高考需要,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最基本的教学线索就是基于新高考的需要,去判断如何把握学生在新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规律,然后据此进行教学,这才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打造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就可以看出新高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打造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研究新高考的要求,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这两点奠基,那高效课堂便指日可待.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
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数学思想,二是知识要点,三是运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这三方面想方设法进行有效的兼顾与融合. 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高考复习课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磨学生的缜密思维,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考生的心理素质,以帮助考生在吸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决胜高考. 例如,在人教版“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到新高考对这一知识的要求是:基本知识的理解,主要是指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里涉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以及符号语言的具体运用. 从能力立意的角度来看,能够对生活事物进行抽象,在大脑中有比较清晰的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表象,能够顺利地用文字语言描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能够用数学符号表示平面与平面平行及其相关判定过程的逻辑关系,那就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高效的. 基于这些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并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思维之后,应当重视这样两个环节的设计(考虑到本文是对高效课堂的阐述,因此对于一些常规的设计就不再赘述).
环节一:引导学生对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形成多种方式的表征. 高中数学知识虽然高度抽象,但是表征方式却是多元的,同样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文字去表征,也可以用图像和符号去表征,多种方式的表征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用文字语言来表述是: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用图像来表征则见图1;用符号来表征,则是这样的一种逻辑关系:a?奂α,b?奂α,a∩b=P,a∥β,b∥β,则α∥β.
这三种关系在呈现给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学生的真正理解,是文字的,要让学生说出来、写出来;是图像的,要让学生画出来;是逻辑关系的,要让学生推理出来. 只有对这三种表征非常熟悉,那学生大脑中对平面与平面平行及其判定才算是深刻的认识.
环节二:学生对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的逻辑理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中的“相交”这一条件去除,那这个判定定理是否依然成立?这实际上类似于一个变式训练,学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并且与另一个面也是平行关系,那这两个面有可能是相交的.
如此类似的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这两个平面平行吗?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每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这两个平面平行吗?这样一些问题的提出,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多个思考问题的视角,而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与推理,就可以帮学生建构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正是高效课堂的基本体现,也符合新高考的要求.
事实证明有了以上两点设计,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因为多元表征而体现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学生在建立了对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理解的基础上,即使在变式训练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推理与判断. 这对于新高考而言,自然是知识的稳扎稳打与评价的能力指向,即使对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也能够很好地实现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及数学建模的培养.
基于新高考要求的高效课堂的解析
解析高效课堂,离不开对具体背景的把握,毫无疑问,当前高中数学最大的背景就是新高考,对新高考的理解,要紧扣“新”和“高考”两个关键词,对新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旧的比较基础之上的,而无论是新与旧,都必须认识到“高考”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只有充分认识到新高考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才能让日常的教学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时间维度来看,高效课堂概念的提出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过程,高中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对于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符合新高考要求的高效课堂. 将考试与教学联系起来,实际上也就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有了这样的联系,过程与目标之间就能形成一个比较融洽的关系. 而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完美契合,则可以让数学课堂的高效得到体现与保证,实现了这一点,师生就可以共同沐浴在新高考与高效课堂的背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