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常山猴头”品尝会轶事

2021-06-18 02:31黄良水
食药用菌 2021年3期
关键词:常山县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山

黄良水

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常山猴头”品尝会轶事

黄良水

(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常山 324200)

20世纪80年代,“常山猴头”作为一个新兴的农副产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品尝会,在我国菌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通过走访这次活动的亲历者,梳理介绍该事件的背景及发生始末。

猴头菇;常山猴头;北京人民大会堂;品尝会;轶事

猴头菇作为昔日皇帝贡品,如今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1984年,“常山猴头”作为一个新兴的农副产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品尝会(图1),可以说史无前例!这段历史在我国菌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弥足珍贵。笔者走访了这次活动的几位亲历者,听完他们用那平实的语言讲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后,难掩心潮澎湃。

图1 1984年10月15日北京人大会堂常山猴头品尝会,严济慈致辞

1 事件背景

1979年,浙江省常山县微生物厂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培育猴头菇获得成功,而后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了‘常山99号’猴头菇菌株,并改进了栽培技术,形成了商品化生产。从此,常山县西门城外三米多高、四米来宽、一百多米长的白龙洞,就一直被众多的形如“猴头”的猴头菇所占据。

1981年,由于坐落在枇杷坞的厂房是县二轻局的,需要8万元买下来,从厂区出来修路还要4万元,常山县微生物厂处于非常困难时期。在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业务处曾长华的努力下,省供销社业务处以贸易公司的名义与常山县微生物厂联营,出资12万元签订合作合同,利润二八分成,风险倒二八承担,并委派曾长华兼任副厂长。1982年,企业扭亏为盈。1983年开始,转由浙江省副食品公司与常山县微生物厂联营,仍然委派曾长华兼任副厂长。

1984年9月24日,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成立。原中共浙江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铁瑛任协会名誉会长,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段凤亭任会长,浙江省副食品公司食用菌科科长曾长华任秘书长,常山县微生物厂是副会长单位,厂长徐序坤任副会长。

2 过程回眸

1984年9月底,商业部情报研究所所长关励告知曾长华,联合国有一个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项目,有兴趣可以到部里争取一下。曾长华首先想到可以让常山县微生物厂去争取这个项目,由于要向部长汇报,所以他就想带些常山猴头去给部长推介和品尝一下,让部长知道:盛产于东北大兴安岭深山老林里的猴头菇——昔日的皇帝贡品,已在常山县人工栽培成功了。

当时正值国庆节,且即将召开全国性重要会议,因此进北京要省政府批准。浙江省供销社主任宋少祥认为,事情紧急还是去一趟。在去北京之前,曾长华和徐序坤一起到铁瑛家里汇报了这个想法,铁书记说:“那个时候我正好在北京开会,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我去做做工作。”

常山县微生物厂提前把猴头罐头、干品发到北京的京浙联营公司。这家公司是浙江省供销社与北京市供销社联合办的一家茶叶公司。

10月10日,曾长华、徐序坤以及省供销社科技处副处长郭德芳、常山县供销社副主任吴梦云等一起启程去北京。到了北京,他们就直接去找关励,希望他向部长推介带来的常山猴头,并让部长品尝一下。

关励说:“你们准备把猴头菇放在哪里品尝,如果是吃个饭嘛,我给你们找个饭庄好啦!如果要大搞,就到人民大会堂去。”

“人民大会堂?怎么进得去呀!”大家都很疑惑。关励说没问题,他来想办法。

那就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请哪些贵宾参加呢?大家又犯难了。关励说:“如果要请领导的话,叫王涤寰去。”王涤寰是《中国烹饪》杂志的一名摄影记者,兼任中国烹饪协会的副秘书长,在北京摄影圈小有名气,和北京文化圈的不少大咖有交情。与王涤寰一起来的还有新华社记者戴纪明,他是摄影部主任,又是中国烹饪协会的顾问。

大家一起排了排贵宾名单,主要考虑浙江籍寓京领导和知名人士,有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领导,商业部部长以及经济界、科技界、新闻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于是,曾长华和徐序坤立即到铁瑛下榻的宾馆找他汇报。铁书记听说邀请了中央首长和部长,他觉得浙江省正在北京开会的省委书记、省长等七位主要领导也应该邀请参加。他对秘书冯泉林说:“小冯,以我的名义把他们都请去。”

于是,京浙联营公司派了一辆吉普车,一家一家去送请柬。期间,徐序坤和曾长华还去邀请了鲁迅先生的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曹靖华先生(图2)。89岁高龄的曹靖华先生抱恙住院,徐序坤、曾长华等来到医院看望曹老,畅谈了常山猴头的发展,曹老非常高兴,挥笔题词(图3):“喜见鲁迅先生愿望实现,祝常山猴头有更大发展”。

图2 合影留念,左起曹靖华、徐序坤、曾长华

图3 曹靖华先生为常山猴头题词

说起曹靖华,他与鲁迅先生还有一段关于猴头菇的趣事。1936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先生寄了四颗猴头菇给鲁迅。鲁迅在8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午后靖华寄赠猴头四枚,羊肚菌一盒,灵宝枣二升。”8月27日,鲁迅回信曹靖华:“猴头闻所未闻;诚为珍品,拟俟有客时食之。”9月7日,鲁迅品尝了猴头菇后又去信:“猴头已吃过一次,味确很好,但与一般蘑菇类颇不同,南边人简直不知道这名字……但我想,如经植物学或农学家研究,也许有法培养。”

一本文学杂志上刊登的散文《猴头寄情》记下了这一段历史趣事。而凑巧的是1982年的暮春时节徐序坤刚好看到该文,看后立即将他如何研究和人工栽培猴头的情况写信告诉远在北京大学的曹靖华,并寄去了猴头。七月,曹靖华复信徐序坤,并寄来了他连续二次发表在《河南日报》上的散文《话说猴头》和《再谈猴头》。徐序坤因此而结识了曹靖华先生。

1982年8月,曹靖华在《乡情小札》里记下了这件事:“鲁迅先生当年的愿望,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不久前,浙江常山微生物厂徐序坤,给我寄来了他们厂人工培养的‘猴头’罐头,它不仅能惠及全国,还能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支持‘四化’建设呢!”

贵宾请好以后,曾长华打电话给宋少祥主任,那时他正在杭州宝善宾馆主持全省供销社主任工作会议。曾长华说:“事情搞大了,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常山猴头品尝会,邀请了中央领导和浙江省主要领导,还有新闻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你一定要来。”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怕出事情。因此,这次品尝会初定以浙江省食用菌协会的名义举办。宋主任一听:“那不行,供销社要放上去。”就这样,后来的品尝会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浙江省食用菌协会联合举办。

10月15日晚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初上,常山猴头品尝会放在浙江厅举行,福建厅用来接待贵宾。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著名营养学家、陈云夫人于若木,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董寿平,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著名演员谢芳以及时任浙江省党政领导王芳、薛驹、吴敏达、袁芳烈、铁瑛、李丰平、陈作霖等参加了品尝会。

品尝会的每个菜都是以常山猴头为主要原料,由人民大会堂特一级厨师烹调。宋少祥主任主持会议并介绍常山县微生物厂猴头菇的科研、生产、销售情况。席间,严济慈副委员长高兴地说:“我是浙江人,我们浙江有金华火腿、龙井茶叶,现在又多了一宝!”会后他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图4)。王光美也说她是半个浙江人,她外婆是浙江金华的,三年后的1987年5月19日她还为常山题字“常山食用菌之乡”。著名书法家董寿平现场题字:“山珍猴头,海味燕窝”(图5)。

图4 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

会后,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次活动。1984年10月17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

常山猴头品尝会在京举行

不少知名人士和在京的我省领导同志出席

【本报讯】十五日晚上五时,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常山猴头品尝会。出席品尝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以及王光美、于若木、汪洋、艾青、董寿平等知名人士。

在北京的我省党政领导同志王芳、薛驹、吴敏达、袁芳烈、铁瑛、李丰平、陈作霖等也参加了品尝会。

与会者一致称赞常山猴头为美味佳肴。严济慈说:“浙江又增添了一宝。”鲁迅生前好友曹靖华回忆四十八年前寄给鲁迅四只猴头,鲁迅复信说:“猴头已吃过一次,味确很好,但与白蘑菇颇不同。南边人简直不知道名字。”“但我想,如果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研究,也许有法培养。”如今鲁迅的愿望实现了,曹靖华高兴地挥笔题词:“喜见鲁迅先生愿望实现,祝常山猴头有更大发展。”

从此,“常山猴头”声名鹊起,名扬四海。

图5 著名书法家董寿平题字

S646

B

2095-0934(2021)03-265-04

黄良水(1963—),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常山县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山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拔野葱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学生作品展
常山县档案馆举办老照片展
汉故博士常山太傅王君坐榻年代探讨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常山:科技引领融合发展 打造全国油茶产业新高地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