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雲雲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羽毛球运动备受青少年及各年龄层次学生的喜爱,因此技术动作的规范性、竞争性就显得格外激烈。羽毛球运动中技术动作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但是由于传统羽毛球技术动作训练方法的影响,导致在先进技术动作的理解与教学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技术动作训练的效果差异性大。基于此,为创新羽毛球技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的发挥效果,研究中提出双球与单球相互结合的训练方法,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对比总结,得出多球与双球结合练习对提高羽毛球技术动作应用效果的方法,为提高羽毛球技术动作应用熟练度,提高羽毛球技术动作应用质量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1)可有利于开展差异化训练。由于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羽毛球训练的强度、密度等,同时对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关键的是,其可依据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及羽毛球技术掌握水平的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分层练习。
(2)根据初学羽毛球的训练节奏及效果,结合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利用多球练习,可大大减少因为捡球而导致的训练时间浪费的现象,进而加强在单位时间内击球次数,保证肌肉等器官能够保持兴奋,对帮助训练人员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也有助于训练人员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为实现技术定型、优化技术训练的效果等奠定坚实基础,促使训练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从羽毛球技术的认知阶段,快速的过渡到联系阶段。例如开展羽毛球操动作练习,如图1所示。
图1 羽毛球操动作练习
(3)在借助发球机开展多球练习的过程中,不必过多的考虑对手站位,只需要将全部的精力用于羽毛球的出球位置、出球方向,做好接球动作的训练即可,这样在规范和连续技术动作训练实施的过程中,便于训练人员找到球感,加强训练技术的初步定型。
(4)多球练习时间过长,会导致选手因为固定的出球方向、出球路线及力度等,产生接球技术及动作训练过程中的怠倦感,重复训练的模式,会引发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而结合单球练习,能够及时的克服这种枯燥乏味的训练感受,并对训练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验证。在单球练习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自身脚步的移动性、四肢的协调性及稳定性等,科学对来球的动作及方向进行合理预判,并且有针对性的改变不良的技术动作练习习惯。
此外,教师或者教练员要合理的安排多球与单球结合训练时间,并及时分析多球与单球单独练习过程中的优势,并将两者优势整合在一起,提高技术动作训练的强度,丰富日常训练及教学方法。
相关研究表明:结合文献资料法和教学训练实验法等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选取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方法,而对照组则单独使用多球或者单独使用单球训练模式进行教学,两组在研究的过程中,均选取同一名教学或者教练进行指导,并且教学内容、场地及器材等均保持一致。并借助数理统计,对两组羽毛球训练技术动作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比选分析。
从两组学生的训练成绩对比看,两组人员在正手发球和正手发下旋球的技术动作练习的过程中,练习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从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搓球等几项羽毛球技术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差异。此外,除了正手发球、正手发下旋球这两项技术动作略高于对照组外,其余的技术动作训练效果均大幅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多球与单球结合的练习训练方式比传统的单球或者单独多球的训练方式及教学效果要好。通过多球与单球结合训练模式的教学干预,不仅能够促进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同时能够提升羽毛球技术动作训练效果的进步空间。
其次,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技术动作应用的稳定性与规范性,同时能够在初练阶段,强化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次数,不仅能够高效提高训练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能够及时有效的纠正羽毛球训练中技术动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强化技术动作的应用优势。结合单球练习,能够有效的解决多球练习所带来的训练强度、训练密度过大的现象,避免由于多球联系导致的过于机械化的现象发生。训练的过程中,还可给予适当的语言评价,通过语言反馈及评价,让学生形成训练后的反思,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迅速、科学、合理的树立起动作表象,优化羽毛球训练技术动作,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应用。
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项运动的技术动作类型可充分划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即动作认知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和动作的完善阶段。从运动技术动作的练习与优化的过程看,是完全不能够分开的,需要逐步、逐层关联与过渡,体现出各自训练的优势,并将优势合并整合,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实现组合式训练,保障对羽毛球技术动作训练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初学羽毛球或者未接触过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来说,在认知阶段会面对不熟悉的技战术动作,往往要以技术动作的概念入手,用以了解和加深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认知。此阶段重点以多球练习为主,单球练习为辅,从两者搭配的练习时间上分析,以2:1的时间分配比例为宜,练习的顺序可设计为“多球单练和单球单练”,多球单练主要由供球者持续发球,练习人员在完成一次接球以后,继续接下一个来球,其中供球者主要依据练习人员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内容和自身的身体素质为准则,合理把控供球的角度、数量及供球时间,以实现固定学生的练习手法,及时准确的纠正错误动作,保证技术动作的科学定型。而单球单练主要围绕教学比赛展开,以赛促练,以赛促趣,真正在比赛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技术动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反馈、反思,不急能够提升比赛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技术动作练习的自主性。
其中,多球练习主要借助“定点、单线”练习方式为主,主要由供球者持续供球,落球区域固定,为保证球台内对应区域更加醒目,可划分不同落球区域,用不同颜色标识,如红色、白色,保证训练人员能够保持注意力。
此阶段采取的练习顺序为:先多球单练,然后单球单练,最后多球多练。其中,多球与单球联系的时间分配比例以2:1为佳,多球单练仍然以“定点、单线”模式为主,练习者在固定的区域接球,回击。要求接球、击球动作要连贯、稳定,击球位置要求精确化。多球多练主要是依据练习者所准备要掌握的基本战术、技术等,以练习回合为主,实现对练习者综合动作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实战模拟,促使训练环节更接近于实战比赛环境。例如正手快打如图2所示。
图2 正手快打示意图
在技术动作联系阶段中,多球多练可设计由2~3个人进行持续供球,球发至对方球台的不同区域,例如前中后、左右区域等,以“间歇性”训练方式为主,保障训练质量的不断提高。其中,定点击球,主要是锻炼练习人员对来球位置的判断,加强对基本技术动作、技战术适应能力;而移动式击球,主要锻炼学生自身的脚步移动灵活性,提升自身击球精确性。因此,在此环节中,多球练习的过程中,要适时穿插单球练习,避免由于固定练习方法,导致训练过程缺乏激情,无法科学调动练习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借助游戏训练的方法,为提高练习人员比赛中的成就感,加强技术动作的改进,促进和提升羽毛球技术动作的练习质量。
此阶段要以单球练习为主,多球练习为辅,遵循练习时间比例为2:1的原则,开展先单球单练、然后多球多练,最后单球单练的训练流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练习人员所应具备的技术动作流程、技战术的意识等。其中,在此环节中,多球练习的过程中,主要锻炼力量、旋转、球落点及击球速度的变化,并实现从小区域到大区域的练习,从单体技术到多体技术的组合练习,以实现羽毛球技术动作的规律性,保障和增强练习者各种运动信号的刺激,进而有效的提升运动技能,保证技术动作效果提升程度及空间的增大。可借助情境、实战等,制定一定练习目标,并多次给予强化,实现技术动作的逐步定型。
总体来看,多球与单球结合训练效果要好于单球训练,因为只应用多球或者单球训练无法达到技术动作效果的整体提升,同时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方法还能够大大降低训练者的运动损伤,在提升运动技术训练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缩短训练周期。此外,采取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模式,也符合羽毛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对提升训练人员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和比赛能力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总结出,多球与单球结合的训练模式是羽毛球训练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