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琪
徐世海
“看过心电图吧,人生就像那条线一样,起起伏伏才是生,一马平川就完了……”自从儿子自杀后,徐世海便潜伏在少年“约死群”,劝导有自杀倾向的孩子,试图挽救那些年轻生命。
徐世海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一个村庄,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了。后来,他逐渐在郑州站稳了脚跟。
“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两个儿子出生后,做装修工程的徐世海给了他们富足的生活。妻子勤俭持家,两个儿子健康成长,他感觉从未有过的知足。工作之余,他成为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
然而,让徐世海没想到的是,2020年5月12日一大早,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有个孩子从顶楼跳下来了,你快去看看是不是你家孩子。”小区保安说这些话时,徐世海仿佛在做梦,他感觉不可能,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为什么呀?徐世海悲痛欲绝,却始终想不通儿子自杀的原因。大儿子徐浩宇身高1.86米,皮肤白皙,样貌帅气,所有亲戚朋友都认为他阳光开朗。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的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会拉着对方一起吃饭;他爱和家人开玩笑,还说以后要学服装设计……这么开朗的孩子怎么会自杀呢?
徐世海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大儿子去世后,徐世海活得像是悬浮的空气,心里无着无落。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儿子自杀的原因。
一天,徐世海登上了儿子的QQ号,进入儿子常去的聊天群。群里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即使聊一些以游戏、动漫为主的话题,也总有人发和死亡有关的内容。
有学生在群里说,想掐死某人。有人称“真的活得够够的”,群友便详细介绍自杀的方法。还有人说,“你选对了,只有死才能解脱”。有孩子说完“我走了”,又问“你们来不来”。
在群里潜伏越久,徐世海越觉得后怕。他感觉这些隐秘的角落就像黑洞,年轻人涉世不深,很容易被裹挟进去。渐渐地,他有了一种劝说年轻人的使命感。
通常在晚上11点,这些群开始活跃起来,徐世海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条消息,当有人发表与死有关的信息后,他便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准备私聊。
有一次,徐世海看见有人在QQ群发了“不想活了”之类的话后,便有人跟了几十条怂恿和鼓励的信息。徐世海在群里模仿孩子的语气说道:“你真傻,有什么比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更有意义呢?自杀就是胆小鬼。”结果他被移出群聊。徐世海曾被同一个群“踢”过六次。为了再进群,他就申请了多个QQ号,再找人拉自己入群。
徐世海走路攥着手机,睡觉把手机放在枕边,从不关机。有时候,他费了半天劲,让那些孩子想通了一点,但没多久对方的情绪又不好了,他只好继续劝导。“他们压抑太久了,”徐世海说,“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引爆。”
一天深夜,一个男孩在QQ群里说了一句“再见”后,便爬上了宿舍楼顶。徐世海陪他聊了五个小时。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学校要出早操了,放心,我已经想开了。”
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徐世海,自己不开心,但很少向人袒露心迹,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为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他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在半年时间里不断找徐世海倾诉。
和这些孩子聊天时,徐世海觉得自己和大儿子离得更近了。他体会到,那些说着“不想活”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善良懂事。
“别管遇到什么事,不方便跟家人说的都可以和我聊。”徐世海对孩子们说。他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自认为成了孩子的朋友,但孩子并不认可。聊天时,徐世海从不反驳孩子们,他会顺着对方说,给他们发段子,帮他们出招解压,比如把讨厌的人画成乌龟。
不到一年时间,徐世海劝导挽救成功的孩子有几十个。迈过人生的难关后,一些孩子还会找他。一个短发女生性格爽朗,她告诉徐世海:“以后可以把我当半个女儿。”徐世海想,如果当初有人拉儿子一把,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2021年高考前,徐世海写了一篇《给高三孩子们的一封信》,发在了社交网站,劝孩子们别把人生押在高考这一关,他说:“就好比我们到了电影院,不管去了哪个放映厅,都能看到精彩的故事。”
徐浩宇生前画的抗疫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