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2021-06-17 11:26李翰东曾雷
参花(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图书管理乡村振兴

李翰东 曾雷

摘要: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来源。在过去十余年的建设中,农家书屋填补了农村文化的空白,使得农民有书可读,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家书屋存在着诸如使用程度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家书屋完全走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家书屋应当升级发展,肩负新的任务和使命再出发,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力量。

关键词:农家书屋 乡村振兴 图书管理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来源。十余年间,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填补了农村阅读场所的真空,在全国各地的行政村做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实现了农民有书读、农民有书看的伟大目标。农家书屋让亿万农民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红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而在实践中,农家书屋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文化效应不足,未能起到应有之用。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如何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独特作用,不仅仅满足农民阅读和知识学习的需要,还应当作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而开展工作。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

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应运而生的。最早的农家书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的农村图书室建设运动以及本世纪的“万村图书”“送书下乡”工程。[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农村、农民步入现代化。农民渴求更多的知识、文化,相比城镇而言,农村文化资源极度缺乏。农村虽有各种文化活动,但是缺少常态化、制度化,缺少一个作为文化传播的固定场所。农家书屋应运而生,农家书屋于2005年在一些地区试点,2007年在全国全面展开建设。

农家书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乡风文明的重要举措。农家书屋是农民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平台,在运营中取得了极大的成效。[2]60万个农家书屋在短短十几年间遍布中国的行政村,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填补了农村文化生活领域的空白,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文化平台。同时,农家书屋对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的桥头堡,为农家书屋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

二、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使用程度不高

农家书屋的初衷是激活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被动的文化输血走向文化造血。重新塑造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而目前农家书屋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使用程度仍然不高。许多地方的农家书屋门可罗雀,甚至关门谢客。

主要原因是因为农家书屋书籍并没有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长期以来,农家书屋图书自上而下,空降到农村。农民被动接受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甚至出现不符合地区实际情况,不符合地方文化风俗的书目。书籍在范围和内容上和村民实际生产生活有一定脱节。许多书籍并不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与农民生活的关联不大,在客观上农民对图书产生了一种疏远感。农家书屋的一些书籍对于文化水平有待提升的农民来讲枯燥乏味,缺少农民群体的特色。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图书对于农民吸引力远不如新媒体。农家书屋长期以来以纸质图书为主,以数字资源为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农家书屋传统的纸质图书为主的形式更是遇到挑战。所以,应当探寻新的发展方向,整合全国的数字资源,构建全国农家书屋数字平台,加强农家书屋数字化的程度,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面貌。

(二)农家书屋“等、靠、要”思想严重

农家书屋目前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目前的图书、设备来源也是如此。农家书屋的本质是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而农家书屋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虽然说明了可以接受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但是实际上寥寥无几。农家书屋从建设到运营,完全是独角戏,这使得农家书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作是空降到农村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的图书、设备也完全是单方面地由政府采购。农家书屋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多,而后续维护资金不足,很少有村民集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许多农家书屋的图书陈旧老化,报刊不具有时效性,基础设施缺乏维护和更换。如果不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图书采购,那么农家书屋就会一直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农家书屋要根植于乡村土地,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避免和群众脱节,在一定程度上自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三)农家书屋需要深入发展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旨在提升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但是目前农家书屋工作缺乏深入发展,未能起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用。大多数农家书屋仍在做表面文章,农家书屋停留在“书屋”二字,发展停滞不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农家书屋应当深入发展,在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村委员兼任,村部对农家书屋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大多认为农家书屋就是放置书籍的书屋。并且由于村委选举换届,使得农家书屋工作频频变化,缺少长远的计划。而在农家书屋的运行中,许多农家书屋都是由村干部兼任,甚至身兼数职。村务繁忙,没有精力用于农家书屋。同时,农家书屋缺少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缺少符合农家书屋实际情况的图书管理知识技能培训,缺少对农家书屋工作的认识和规划。有些地区即便有专职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也是薪资待遇过低,服务水平不高,使得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发展滞后。

三、农家书屋的完善路径

(一)加强农家书屋的使用程度

目前,农家书屋使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农家书屋的图书对农民群众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图书的构成上需要作出一定的改变。在图书选择上,农家书屋书目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民自发选择申报,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申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样由农民自主申报的图书会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此外,农家书屋图书应当切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顾及农民的实际文化水平,图书内容简明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了。适当增加农业生产、知识普及、技能培训、乡村文艺等,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的、农民能用得上的书籍。

在新媒体方面,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5G新技术,将信息资源引入农家书屋。新冠疫情为农家书屋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农家书屋应当转变发展模式,从传统的以纸质书本为主、以数字资源为辅的模式,走向数字、纸质资源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拓宽农家书屋的使用功能,使得农家书屋突破乡村地域限制,和全国各大图书馆达到数字资源共享。同时,利用新技术开展农民线上技能培训、农民文化活动、农民线上交易,使得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和外界链接的枢纽和平台。

(二)改变农家书屋“等、靠、要”的思想

农家书屋工作是整合农村零散的文化资源,把农村文化建设中类似的项目进行结合。政府组织建设,鼓励农民自主管理,鼓励社会多元力量参与。而由于种种原因,农家书屋在实际的运行中,仅有政府组织建设,农家书屋完全依靠政府的单方面供给发展至今。“等、靠、要”思想严重,农家书屋需要改变政府单方面投入的现状,在政府主导下联合社会力量一同发展。

一方面,农家书屋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图书捐赠,向农家书屋捐赠优质的图书,这样使得农家书屋更具有本地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同时也丰富了农家书屋的藏书,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管理书屋,发动群众,在政府的引导下动员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热情的村民,参与到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中。

(三)深化农家书屋发展

农家书屋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重视力度,对农家书屋应当有重要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家书屋发展维护的专项资金。加大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知晓农家书屋在农村的重要作用。更要转变农家书屋的管理观念,改进农家书屋的管理方式,产生应有的文化效益。对农家书屋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便可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村群众。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雇用专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提升薪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小小农家书屋在新时代大有可为。农家书屋可以作为乡村智慧培育中心,从农民的书屋升级为农民的智慧屋。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空间,在农家书屋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智慧。同时针对落后地区通过农家书屋开展文化精准扶贫,举办诸如切合农民生活的知识讲座、农民生产的相关技能培训等文化活动,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农家书屋也可以作为乡村文化孵化中心。我国的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农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乡村的特色文化可以通过农家書屋发扬光大,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技艺等总结和汇总,设立展览馆、体验馆、博物馆。

四、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亦在农村。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增强乡村的文化底蕴。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更应当肩负新职能。农家书屋更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升级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乡村文化振兴任重道远,积极探寻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含章.农家书屋工程十五年:追溯、历程与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20(11):5-14.

[2]蒋碧东.浅谈如何发挥农家书屋在基层的作用[J].南方企业家,2018,(1):52-54.

(作者简介:李翰东,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2019级,研究方向:资源政治学与基层治理;曾雷,女,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大阳岔政府文化站,研究方向:基层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图书管理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