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021-06-17 14:55卢姗姗
参花(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的流程进行分析可知,群众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重视群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落实非遗传承工作做好铺垫。在现代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下,群众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关系愈发紧密。要想促进非遗传承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分析非遗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几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群众文化活动 新媒体平台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不断沉淀下来的,与群众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属于传统文化精华的表现形式,是见证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基于此,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人们提升了对精神文化的关注度,纷纷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意识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保护民间特色群众文化,完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非遗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博物馆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最核心的目标。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属于推动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础。非遗是我国经历几千年发展的文化结晶,被各个民族世代传承。[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以多元化的活动方式为基础,更好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根源上提升非遗传承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增添新的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存在于各民族群众中间,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体现出群众文化的魅力。例如舞龙舞狮表演、剪纸、剪影、捏面人、内画等非遗项目推动了一系列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大部分都是以非遗为核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更好的创作灵感,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

最后,以非遗传承为载体的区域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导致群众文化形式存在较大差异。[2]然而,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的群众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将各个地区的民族风情、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立足地方特色,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

对于各个地区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大部分都是以群众为本,真正确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体现于日常生活当中,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发展目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将本地区群众文化特点、民族特色作为切入点,推动文化娱乐项目的有效开展,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根据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习俗、节庆等情况,还可以借助大型庙会活动,真正体现出文化价值所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3]在对庙会资源进行挖掘的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升活动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激发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例如,庙会可以打造出良好的展示平台,对音乐类、戏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此外,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纷纷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通过科学利用庙会资源,推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以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打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平台。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阶段,要积极对群众进行宣传工作,并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此过程中,宣传的效果会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文化活动实施程度,所以,相关人员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以下几个层面的工作:(1)积极做好两微一端建设工作。在新时期传播背景下,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属于关键的宣传工具。采用现代化的新媒体宣传形式,可以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操作简便、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也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宣传活动的连接。[4](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发布要重视信息反馈,在宣传上要提供创新点,激发大众的关注度,重视与群众的互动。(3)相关人员应就当前新媒体发展形势、群众的信息浏览喜好等进行全局性分析。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平台,如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关注也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由于微视频、微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整体的传播速度较快、内容新颖,传播的覆盖面较大,群众的互动性、参与性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来说,如果以拍摄微视频的形式为主,要求内容更加精炼,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与故事,并符合当代的实际文化发展需求。以2015年布朗歌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的微电影举例,电影名为《笙声不息》。这部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电影在网络平台上流传,使大众了解了布朗舞,也使得布朗舞获得了许多企业的支持。由此不难得知,在开展非遗传播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时,要以宣传为基础,并科学地挖掘信息的反馈情况,听取大众提出的建议,丰富文化载体。只有鼓励群众不断更新思路,创新自我文化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有效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保持高度文化自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整体工作较为复杂。为了能科学地配置各项资源,在非遗保护阶段,就要秉承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发现文化活动的切入点,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的实际地位,并注重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与沟通。而针对不同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地域特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挖掘。这样一来,不仅能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还能搭建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后续的传承工作开展做好铺垫,凸显传统文化的效用。[5]另外,对相关人员来说,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确保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实现时代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明确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方向。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资料。相关部门要出台一定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本地区非遗传承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创新,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四)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进行非遗场地、场所、平台建设,逐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开展,为后续的非遗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条件。[6]对地方政府来说,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分析基本工作需求,完善工作平台,分析地域艺术、民间文化等,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互融合,以体现本土非遗文化的基本特色。此外,由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不单单要完善管理机制,还要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细化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合理设置人员岗位,提升其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较为珍贵的文化资源,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全社会都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相关文化部门要引导大众树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当中,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脚步,不断打造全新的群众文化宣传模式,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发展,建设基层文化阵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与群众文化有机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续武,刘云容.探索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J].人文天下,2020(18):64-66.

[2]赵燕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0(24):155-156.

[3]吴悠.非遗传承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相结合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12):16-17.

[4]张体洋.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2):217.

[5]杨程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02):60-61.

[6]孔雷.非遺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9(18):16-17.

(作者简介:卢姗姗,女,本科,深圳博物馆,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新媒体平台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时代下三、四线城市台如何打造品牌移动新闻客户端
关于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