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是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对话。”传统的语文课堂精彩中也难免有局限性,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加入让这场“对话”增添了生机,能够更直观、高效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推动教师把握课堂的节奏,激发学生兴趣,整合知识内容,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供支持与提升,让语文课堂更有效地发挥其学科特点,让语文课堂更有“情”。《那个星期天》是统编版小学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的写作手法,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感受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整节课中适当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希沃白板的功能,达到课堂的深化,让情感流淌在学生的心田。
这节课从五个环节来落实教学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即通过“我”一天的心情变化,来初步教会学生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
一、预习检测,引“情”入文
课始,让学生写出表达情绪的词语。(教师用手机拍摄学生写的词语,展示在课件上。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多个同学写的词语,高效地整合了课堂。)而后,提问:你能否用一句或几句话,表达其中一个词语的感情而不出现这个词语?初步让学生体会要表达情感可以把这种情感融入到环境、人或事里面的方法,引入新课《那个星期天》。
二、追问寻路,入“情”那一天
1.追问一。
课题直指“那个星期天”对作者来说一定是深刻的体验,那么作者为何而写?要表达和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出你的看法。
预设:
我:想要母亲带“我”出去玩,最后失望的心路历程。
母亲:想带“我”出去玩又分身无术的无奈、焦急和惶恐。
体现了我和母亲之间相互体谅的母子深情。
2.作者是“怎樣写”出这种情感的呢?
自读课文:让文中的“我”带着同学们,随时间的推移去发现作者一天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时间 心情
早晨 兴奋 急切
上午 焦急
下午 焦急 惆怅
黄昏 失望 委屈
(此环节运用希沃技术制作了课堂活动,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移动和心情配对,点击检测按钮进行自动检测,错误可以重新答题。此设计让语文课堂有了互动,学生兴趣盎然,在游戏中更清晰准确地掌握了文章的发展脉络。)
三、探问追源 ,融“情”两个人
学会“怎样写”,以发现为问题导向,以母亲的言行为切入口,层层递进,总结写法,对比不同。在追问中激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1.追问二。
同桌互读:是什么推动“我”的情绪变化一波三折?画出相应的语句,你发现了什么?
(是母亲的态度,她的语言和动作让“我”的情绪不断往前推进。文中虽然笔墨不多,但却从侧面推动了文章。为作者多处的心理、语言、动作、环境描写做了铺垫。)
(此设计运用了“蒙层”的方法,边提问边展示,先后把母亲和“我”的对话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思考是怎样写的。学生发现自己所想和老师出示的相同时,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2.学以致用。
当心情不同时对事物的感受,可以从环境侧面表达。你也可以试一试。
走在小巷里
心情好:
心情不好:
3.师生共学,运用同桌互读发现主线,场景带入读,内化事例,分角色朗读感悟独白。
上午:焦急
“我”是怎样写“挨”的?
(此环节,先让学生“猜看”蒙层的事例画面,学生在新奇中,深入感知了四个具体事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孤独,为接下来的“追问”加入了情感的共鸣。)
4.追问三。
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我”平时是孤独的,如果能出去玩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所以我们更能理解作者焦急的心情了。
踏方砖 跳房子 看彩云 看画报
把这些具体场景带入句子里读一读:
我在( )等妈妈买菜回来,院子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此环节在“等”前的括号里,蒙层了四个事例,在没人和我玩后加入了环境描写的总结,对这一学法进行了有效的突破。)
四、合作共学,感“情”有方法
自学提示: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怎样读能读出“我”此刻的心情。找出你认为的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2.作者这段写法对比前几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呢?
母亲 我
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真奇怪 不是吗?一直在等
去吗?去吧,走吧,走吧,
不停的晃动 停不下来 怎么还不走啊?
(此设计通过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后,利用“蒙层”师生共读,总结写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下午“我”经历的惆怅和失望,看看作者是运用上面学习的哪些表达把“我”心情写得自然真实的?写好批注,再组内交流。
(此环节,教师拍摄各小组的批注成果,同时展示在课件上,让学生上前汇报,学生互相欣赏倾听,课堂合作成效凸显。)
4.总结写法师生共建:
独白加动作: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环境加独白: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侧面描写更体现悲伤失望: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动作语言描写: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在第1和第4的综合写作段落中采用了发起直播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分别化身为“我”和“母亲”的对比朗读,体会出母子之间的浓浓深情。)
5.对比《匆匆》与本课的相同和不同,内化所学。
五、学以致用,延“情”练笔中
运用你学过的《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中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一天,题目自拟。在写之前,想一想为何写?怎样写?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