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琳,杨 傲
(1.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2.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近年来,中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有了显著提升,建设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发展的旋律之一.由此,传统文化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文化包含的不仅是形而上的文化理念,还包含大量经过几千年历史检验的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是东方建筑的代表之一,我国的传统村落更是民居建筑瑰宝的博物馆,党的十九大制定了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战略,并且美丽乡村、历史村镇等政策的相继实施,新农村、古村落建设迎来高潮,但现阶段我国对传统村落的街道研究甚少,使得很多区域的街道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地域及文化特色.
街道景观是徽州村落的必要组成.传统徽民居发展已有近两千年,在徽文化中有着等级森严的文化体系.在古徽州,盛行程朱理学、风水理念及宗法制度,并融合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徽商文化.根据考证,古徽州人是为躲避战患,由北方迁入黄山及周边地区.出于安全性考虑,徽州村落具有聚族而居的特点且经商之风盛行[1],经济繁荣,故徽州民居村落是以经济为基础创建村落聚居地的重要代表[2].传统徽州建筑有着鲜明风格,徽文化气息浓厚,村落街巷空间较为丰富.传统徽民居的私家宅院一般较为闭塞,村落中邻里公共活动多发生于街道中[3].古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是构成东方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街道景观将建筑、景观、地域文化融合为一体,表现出丰富的建筑文化,对建设新农村、古村落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传统徽民居中,街道是村落交通和居民公共活动的主体.街道中由于交流、休憩行为的产生,使得街道中充盈生活气息,例如在传统徽民居村落的街道中,往往设有沿街座椅,供居民休憩聊天,在很多村落水街中,居民沿溪洗衣洗菜,街道与居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街道景观包含街道中动态和静态的内容物,具有多样形态.
街道景观即街道中包含的景观.街道景观类型较为丰富,不仅包括街道中的铺装、设施、两侧界面,还包括对人视觉产生刺激作用的物体[4],例如绿化植物、艺术设施等,如图1所示.街道景观与道路景观的不同主要在于:道路景观主要内容为绿化设计;街道景观除绿化设计外,还将街道建筑界面、街道构筑物、铺装等考虑在内,与当地的建筑文化紧密相关,更能表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内涵.
图1 不同的街道景观构成
传统徽民居村落街道景观秉承于徽派建筑文化.街道的存在,依附于建筑构成的空间界面,在古徽州村落中,街道景观同样存在鲜明的地域特色,白色的墙体、高耸的马头墙、细腻的民居入口雕饰等构成了徽州街道的景观界面.传统徽派建筑营造多使用本地材料,从建筑材料的选取、街道中的铺装,再到街道设施材料,多取自本土,这样既减少建造成本,又增加街道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
传统徽民居村落得益于“美丽乡村”等政策,旅游开发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进一步发展.徽民居村落街道景观现状中除徽派民居建筑、街道自然景观外,还包括服务于旅游的现代设施.通过调研分类总结,可分为:铺装、自然景观、建筑界面及服务设施.
铺装,即使用人工材料、天然材料对道路进行铺饰[5].铺装材料较为多样,可选择天然木材、石材,也可选择人工性质的混凝土、塑胶等.传统徽州聚落,街道铺装的材料选取和街道的尺度、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地建造能力和审美趣味.古徽州村落多被群山环绕,石材资源丰富,这样就使石材成为主体建造材料,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石材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古徽州地区商业发达,徽商更是遍布全国,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村落的建设,在街道重要位置,铺装常用造价稍高、渗水性良好的砖,依据砖的色泽、排列肌理的不同可以达到美化街道景观的作用.
街道自然景观:主要指街道中的自然元素,不仅包含街道中的绿化、水系,还将街道视域中的村落外自然景观囊括在内.传统徽州村落注重枕山、环水、面屏等要素[6],形成了丰富的村落自然环境.
中国传统园林常利用借景的手法将景观视域扩大,将园外的景观巧妙借用,在徽州街道中也常利用此手法,增强街道景观的空间层次.例如安徽黟县屏山村,以屏山十景而著名,其中有四景直接坐落于村落主街中,另有四景利用借景的方式渗透到主街中,如图2所示.
图2 屏山十景分布
徽州村落街道中种植有大量绿化植物,并引入溪流.古徽州气候湿润,利于植物种植,徽州村落因此常遍布绿化.水是徽州村落选址的重要方面,除村落外的溪水外,还常将水系引入村落,穿街走巷,形成水街,水上架桥利于交通,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观.
街道的建筑界面:建筑界面是构成街道的基础,由于建筑界面的围合,形成具有连通性的空间.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斑驳错落的马头墙、白墙黑瓦的建筑风格、曲折有致的街道空间,形成独特的景观文化.在徽州民居营造中,由于建造者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各民居建筑在基本风貌统一的前提下,建筑尺度、户宅走势、门的形制、大小等各不相同,增加了街道界面的丰富及可观赏性,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的街道界面形成不同的街道景观
街道服务设施:指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街道设施,传统聚落中主要包含照明、休息、卫生设施,受到村落开展旅游的影响,调研中发现现状街道服务设施还包含街道指引设施,例如显示牌、指引牌等.街道服务设施同样是街道景观的构成元素.
通过统计,街道设施根据类别的分类归纳见表1.传统徽州村落中街道设备种类多样,且大多与徽派建筑风格相适应,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表1 徽民居街道景观构成分类
受村落地理环境、建造理念影响,传统徽民居村落街道空间具有丰富形态.在很多传统徽民居聚落中,村落交通网络由主街和背街小巷构成,受到民居朝向及村落规划的影响,街道空间形成不规则的形态.通过调研黄山及浙江地区的古徽州村落,总结不同的街道空间类型见表2.
表2 不同的街道空间类别及特点
从表2中可以体现出徽民居村落街道形态各异,根据街道的尺度、与村落的整体关系,街道主要分为:街道空间、巷弄空间、节点空间.街道主要特点是尺度较大、贯穿村落,联络巷弄与节点空间;巷弄是除去街道外,村落中的其他街道,尺度较小,作为通向其他区域及各户的重要联络通道;节点空间包含种类较多,既有街道间的交汇空间,也含有在村中具有较大尺度、一定特色,且可满足村民休闲的场所.
现状徽民居街道的主要形式、分类如图4所示.图4(a)表示村落中尺度较大街道,是联络村落其他巷弄的主体街道,且其中包含有多种景观元素,比如溪水、绿植等.街道中的溪水起到改善人居环境,以及美化街道的作用;街道作为贯连村落的交通网络,与村落公共活动空间紧密连通.在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中,除建筑外,还包含大量人文景观,可为人工构筑物,也可为自然环境,其共同营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民居街道景观.
图4 不同的街道空间
巷弄在民居村落中布置灵活,联络各家各户,与主体街道共同构成村落交通网.巷弄尺寸通常不足2 m,甚至有45 cm宽巷弄存在.受到尺寸限制,其景观较为单一,两侧沿建筑墙体设排水沟,与水圳相连,起到排泄雨水作用.徽州文化昌盛,巷弄中常有题匾造刻,下为街道门洞,题匾内容较为宽泛,多教人喻世之理.巷弄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虽尺度较小,但具有风格鲜明的人文特色,如图4(b)所示.
古徽州地区,商业贸易繁荣,文化教育发达,衍生出村落特有的山水文化、宗族文化,以及独特的徽商文化,共同构成体系庞大的徽文化体系.徽派建筑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浓厚,街道景观受到徽文化的滋养,有着鲜明的徽文化特色.
街道景观中的山水文化融合在古徽州村落规划之中.传统徽民居注重村落外在环境,村落周围的山体可有效减小外来风力,村落得以维持较稳定的环境;水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而古代技术受限,为方便取水,村落选址与水密不可分.中国传统建筑历来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并将其视作村落的理想选址环境,在山水理念中最为理想的格局如图5所示.山体除却提供了一个稳定局域环境外,还为街道景观“借景”提供了素材,通过街道布局与走向可将村落外的山体囊括到街道景观中,扩大景观视域.
图5 传统徽民居村落的理想选址格局
街道中的水圳是山水理念在徽州村落中最为直观的体现.传统徽民居村落与水密不可分,街道中除水街,还有贯穿巷弄、连通各户的“水圳”.水圳是古代用以排洪、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7],徽州村落除了利用水圳排泄雨水外,还将溪水用水圳引入街道中,用以连通各户的池塘,既改善村落环境,还便于居民日常用水需求,遍布村落的水圳形成动态的声景街道景观.在宏村,水圳的特色是其村落建筑文化重要组成,水圳将溪水引入民宅,人们通过水圳就可解决日常用水.街道内的水圳与村落内的月沼及村外的南湖相连,共同构成宏村的水系统.月沼是宏村内部最为开阔的街道交汇处,也是村落的“文化中心”,开阔的水面与徽派建筑交辉相映,并倒映着远处的山体,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
古徽州拥有孕育程朱理学的土壤,文化风气盛行.传统徽文化的核心为孝悌礼仪、遵儒重道、谦逊、与人为善等,这些文化内核深植于日常思想,并反映在街道景观中.在徽州村落的街道拐角处,民居常会将墙角切去抹平,以方便行人;古徽州村落常在村口设有牌坊,如棠樾牌坊群,其以7座形式相似的牌坊以表达“忠孝节义”,教育后人.在徽民居街道上方,还常设有形式各异的匾额,与两侧建筑结合,丰富街道景观的文化性.
徽派建筑等级森严,徽文化讲求尊卑有别.徽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尊卑、长幼、伦理等观念在街道中同样存在.古徽州村落街道两侧有众多民居门楼,等级不一且形制各异,常见的有:牌楼式、字匾式、八字式等,等级高者如屏山村的御前侍卫门楼,形制为八字式九檐,门楼满覆彩画与砖雕[8],如图6所示.门楼面向街道开设,形制各异的门楼及雕饰,形成街道空间中独特的景观节点.
图6 徽民居中不同门的形制
徽商文化是传统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古徽州地区大多位于山地,耕作土地偏少,徽州人为谋求生计多外出经商,南北方繁密的贸易往来,使得景观及建筑文化的南北融合.商文化在徽州聚落具有多重表达,例如商字门、“四水归堂”天井等[9].徽商的快速发展反哺了地区繁荣的经济,由于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徽州遍布各类学堂,而古语有云“学而优则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儒家文化与商文化的结合,并共同构成培育程朱理学的土壤.
徽商文化深刻影响村落建筑与街道景观.北方讲究建筑座北朝南,但在徽州,民居的朝向较为自由,而院门颇为讲究.“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五行法讲:商为金,南向为火,而火克金,此不吉;征为火,北向为水,而水克火,视不吉[10],但当徽民居院门只能朝南向时,则将门扭转方向设置.传统徽民居开向街道两侧的门是避免相对的,同样受到商文化的影响,商文化中门的对向,意味着自家“财气”流向对家,虽无科学道理,但适当保护了各户隐私,加强了徽民居宅院私密性.由于各家各户房屋建筑的错位与偏转,使街道空间蜿蜒曲折,也造就了徽州村落街道景观的多种层次.
传统徽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而传统徽民居村落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更是独树一帜.中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而在我国传统城市营造中讲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但由于城市规模庞大,自然环境条件会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限制,由此很多城市因势就形.村落较城市规模微小,形态更为自由,依托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构成多样性的村落肌理.山水文化的昌盛,其影响大到村落的格局,小到宅第的布置,严格遵守着“道法自然”理念.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建筑技艺高超,包含对自然环境勘测、风环境、水环境的精准判断,街道中还包括大量雕饰艺术,是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瑰宝.而街道景观作为村落景观的主体,构成徽州村落重要风景线.
传统徽州村落的街道景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徽州文化以“程朱理学”“徽商文化”为核心,在村落建筑、景观上还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山水文化”的要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居村落代表之一,且伴随徽州商人,从古徽州地区走向了世界,在现今,古徽州建筑价值愈加突出.在街道景观中,其蕴含的建筑技术、文化内涵,是现今街道建设所缺乏的.徽民居村落街道景观以自然为背景,以民居为画卷,为人们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又极富美感的传统景致.在“美丽乡村”的政策实施下,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地方建筑技术相结合,传统徽民居村落给予我们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