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本科高校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研究

2021-06-17 08:00刘美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定员定额管理核定

刘美兰

(湖南工程学院 计划财务处,湖南 湘潭 411100)

随着本科高校财政拨款定额改革,原有的制度化、粗放式预算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省属本科高校加强预算管理,将预算管理逐渐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1]。我国本科高校预算核心部分是公用经费,它是保障高校教学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基础。定员定额是公用经费最为常用、合理的配置方法。实现高校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编制、执行,使高校预算管理紧紧围绕学校战略目标运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高校预算定额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1 省属本科高校推进公用经费预算定额管理的重要性

1.1 建立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是预算编制和分配的重要依据

定额是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和标准,缺少定额的预算将是无本之源[2]。省属本科高校为确保全面完成学校各项目标任务,势必将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到各部门、各教学院部,纵向到学校本部、二级学院,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个人。对于高校战略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并完成,必然与人员配备、资产配置、资源分派等紧密相关。为了保证高校战略目标任务的公平性、科学性、合理性,就需要核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消耗标准,这就是公用经费预算定额编制的基础[3]。预算定额的确定如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会导致预算管理偏离实际,无法实现事前控制、事后反馈及时科学调控的成效。

1.2 建立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是考核高校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尺度

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是高校重要业务和管理事项的各类量、价、金额和比率,是控制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消费和利用的尺度及标准,代表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水平,表示高校在一定时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应达到的目标。只有采用预算定额管理,并依据此定额对资金使用实施全流程控制,业务开展期间的资源耗用才能有效把控,教育资源的分配才能更科学合理,教学效益才能有所提高。预算定员定额管理为高校对目标管理指引了方向。有了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省属本科高校可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同自身比,与先进省份教育行业的高校比较,与省内优秀的高校对比。找准行业优秀标杆,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找出与优秀高校预算定额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积极改进预算管理模式,提升高校的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增强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1.3 建立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是实现高校预算公开、透明的重要保障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公信力及透明性需要预算定额标准来作为支撑。而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的形成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和配合。因此,建立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是实现高校预算公开、透明的重要保障。①促进高校预算公开、决算透明。由于全员参与,高校教职工对公用经费预算的项目、定额标准的形成非常了解,可以倒逼高校决策层对公用经费预算实时公开。②有利于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由于公用经费预算的公开、透明,使得预算资金在阳光下使用,便于高校下属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时相互对比、分析,促进了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提高。③有利于高校预算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形成。公用经费预算执行部门在资金使用时出现问题或偏差时,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有利于对预算定额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切合使用工作实际。这样既可以调动部门工作积极性,又可以提高高校预算管理力度。

2 省属本科高校建立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模式

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是编制、审核和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由于直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在经费标准,来源渠道上有明显不同,因此笔者以省属高校为例,以A高校18个费用为基础进行分析,初步制定出适合A高校教学院部的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编制方法,对完善预算定额编制工作的提出了建议。

2.1 编制原则

省属本科高校预算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公用经费预算编制以公平为最大的前提,兼顾实际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在于事后定额标准编制的绩效测评。在各类预算标准既定的情况下,当出现业务调整,该预算标准能否随具体情况变动适当修整,修正后的指标依然可以作为当前情况下的标准[3]。

2.1.1 适用性原则。在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模式形成时,根据省属本科高校的教学业务特点及组织结构模式,构建出满足于高校加强预算管理需求的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模式。

2.1.2 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模式的构建初期,应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首先从比较容易确定的指标开始,抓住重点项目确定预算定额,之后逐层完善,然后建立全面且系统的定额模式[5]。

2.1.3 综合平衡原则。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应该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在推进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制定过程中,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2.1.4 与时俱进原则。公用经费预算定员定额模式的制定随着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宏观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完善,以确保定额标准的预见性、可适应性和可执行性。

2.2 明确研究内容

笔者选择A高校16个科目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目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明细

2.3 本科高校公用经费定员定额的计算模式

根据本科高校公用经费各项目的特点和核算方式,结合上述预算定额的途径和方法,得出各项目适用的定额标准计算模式,具体如下。

2.3.1 以项目为基础进行定额。国家为开展工作和业务活动所需各项公用开支制定了统一规定,各本科高校也在国家制度下制定了一些适宜本校的规章制度。因此有些项目预算成本需要依据相关制度设定相关系数,如差旅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和因公出国(境)费用等项目。如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定额具体核定方法(见表2、表3)。

表2 差旅费的定员定额

表3 公务接待费的定员定额

2.3.2 以人员为基础进行定额。以人员级别类型为依据来核定预算定额,以省属本科高校人员所处的等级对公用经费定额进行分类,依次确立定额编制规则核定预算定额[5]。省属本科高校大概可以分为:省级(含院士)、厅局级(含教授)、其他人员(含处级)三大类。以邮电费中的电话补贴为例,领导干部的电话补贴可以根据这三大类并按其级别规定标准进行定额。

2.3.3 以平均值法为基础定额核定。将办公费、印刷费、电费、水费、物业管理费、其他交通费、专用材料费等其他公用支出,根据总耗用量和人员的数量,按平均法来核定[4]。

例如:办公费,其中包括日常工作所消耗的办公用品、报纸杂志订阅费等费用总额要在工作人员之间平均分摊。忽略工作人员级别差别,采用平均方法进行平摊。通过平均值法计算每个人应平摊的费用,便于预算定额标准的核定、预算执行分析。以平均值测定的人均办公费定额=∑办公用品费+书报杂志订阅费+工具及易耗品费用/总人数。

3 结束语

构建预算定额模式是一项烦琐、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它是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省属高校预算管理实践,根据预算、业务项目的特点及属性,在各预算项目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预算项目定额标准核定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预算定额管理研究指明了方向,必将在有助于完善省属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省属本科高校夯实预算管理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定员定额管理核定
企业定额管理全过程分析
烟草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建设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经济新常态下烟草企业定额管理的探讨
经济运行新常态下烟草企业定额管理的实践研究
“三定”探索与实践
浅谈煤矿采掘定额定员和计件形式
以扁平高效智能信息化流程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的劳动生产率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思考
门禁管理系统在民爆生产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核定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