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铭潞 金晶晶 陈俞晓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能够将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比较枯燥的方式转变为立体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清晰地展示出室内设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室内设计知识有全面的学习和界定,提高了室内设计教学的效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探究了现阶段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策略。
高校教育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定位在人才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培养,重点是岗位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高素质不仅仅是指实操能力,更多的是学生自身的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信息化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现了各种资源的高度共享,更让信息化技术方便各类人群快捷掌握,这让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容易全面实现。
当代的教学模式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元,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需要资源的支撑,这就促使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用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短小精悍”的微课,从传统教学模式长时间“教”理论的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通过信息化手段刺激知识点的短时间学习,将“学”转化为学习的主体。室内设计专业的知识量庞大,所以信息化程度会更高,既服务课堂教学又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因此信息化内容需要不断创新,技术要不断进步,适应室内设计专业创新设计的教学需要。
目前,很多室内设计课程使用的依然是比较陈旧的教材,教学的内容也比较陈旧,包括素描、色彩、构成、软件学习、家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以及娱乐等空间设计等,在室内设计的学习中主要将3DMax绘图软件作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其功能相对较复杂,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绘图软件的各项功能与作用,在绘图指导、渲染以及材质等方面的处理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这就会导致在设计方案、思维、理念以及设计创新等方面的教学时间比较少,反而影响了室内设计教学效率的提高,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客户以及行业的要求不相符合,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就“互联网+”理念在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应用来说,教师是重要的实施者,所以他们的观念直接关系到应用成效。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而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盲目信任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做出太大的改变。还有部分年轻教师虽然愿意做一些尝试,不过因为害怕出错,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也不敢做出太大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理念很难有效落实,作用自然难以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
虽然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走进并广泛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的,但是毕竟所占比例有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在技术平台,抑或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互联网技的有效载体是有线网络,手机的4G或者是5G网络等,虽然绝大部分地区的智能手机网络基本能够达到4G,但是线上教学对手机流量需求极高,会产生极大的费用。在技术平台方面,如果说同时在线人数多,用户量剧增,很容易就超过平台系统所预设的最大承载用户量,平台出现运行缓慢甚至是崩溃等现象。这些都是线上教学所面临的难题。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源于工业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对接还不够紧密,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以及资源等方面还需要更好地衔接,这样才能够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最大作用和价值。首先,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应该结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分析室内设计市场的动态,结合信息思维,为学生搭建出清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消除在室内设计学习中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效果,展示出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还应该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引入更多的教学新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应该及时投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VR虚拟实训教室以及3D技术等,搭建出能够反复实践和操作的技术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环节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积极实践与创新,设计出具有个性化与创造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还应完成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促使学生亲身感受行业大师的职业意识,完成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运用“互联网+”理念,高校院校可以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平台上建立大师工作空间,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大师建立“师徒关系”的机会,调动学生加强室内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继而使行业宝贵经验和精神得到传承的同时,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高校院校可以对大师工作经历、专业成果等进行展示,通过言传身教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采取该种措施,也可以完成专业人文气息的营造,促使学生在加强室内设计技巧和风格学习的同时,能够加强传统人文知识的学习,将人文价值体现与室内设计结合在一起,得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教育”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是一种无中心、无边缘、超时空、去个性化和虚拟化特征的多边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实质交往的和谐互动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学习过程中,“互联网+教育”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区域学生的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全面、具体、适度、明确的教学模式是关键。“互联网+教育”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打破传统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时空限制,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资源院校共享,学生能够创造教学,师生能够共享教学,人人能够获取和使用教学,使得教学受众没有边界,教学随时随地,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共享成为可能。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们不断研究信息化教学特点,提升信息化制作的技术手段,丰富信息化的资源与素材。在5G时代,信息化教学还要继续整合优势资源,从室内设计的更多角度进行渗透研究,为我国室内设计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