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1-06-17 03:44黄双燕邱吓花陈柳茵王历刚
医学信息 2021年11期

黄双燕,杨 柳,薛 辉,邱吓花,陈柳茵,王历刚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根据JAMA Oncology 发布的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胃癌高居中国癌症发病率第3 位。调查显示,胃癌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伴有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高达91.6%[1],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活动量不符,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并且妨碍日常生活,常常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2],是影响治疗与康复的重要因素[3,4]。近年来,由胃癌引起的癌因性疲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5-7]。本研究旨在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了解我国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现状,以及我国胃癌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方向及热点,以便为今后胃癌癌因性疲乏的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以“胃癌”和“癌因性疲乏”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 年10 月15 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已在线出版的中文期刊;②研究对象为胃癌化疗患者;③研究内容与癌因性疲乏相关。排除标准:①重复性文献选取质量较好的1 篇,其他予以排除;②媒体报道、征文通知、信件、专利、不能获取全文、学位论文。

1.3 文献管理与数据分析 将所检索文献的题录全部导入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 3.2,由2 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如遇分歧则共同讨论并咨询指导老师意见。最后将所纳入文献通过该软件的“文件夹信息统计”功能及Microsoft Excel 2007 软件统计文献发文量、文献研究类型及主要研究内容、关键词、期刊来源、被引量、基金赞助情况、第一作者单位及地区,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年发文量趋势 本研究共检索出文献285篇,筛选后最终纳入43 篇,2008 年发表了第1 篇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文献,2016 年~2019 年发文量明显增多,共发表32 篇(74.42%),2020 年目前发文6 篇(13.95%)。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趋势见图1。

图1 文献年发文量趋势

2.2 研究类型及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类型共2 种:调查法7 篇(16.28%)、实验法36 篇(83.72%),实验法中明确指出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25 篇(58.14%)。43 篇文献中,研究关于胃癌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措施的文献共36 篇(83.72%),其中有关药物干预对胃癌癌因性疲乏影响的文献8 篇(18.60%),护理干预对胃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的文献最多,共28 篇(65.12%),探讨胃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发生现状的文献有3 篇(6.98%),探讨胃癌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相关性各1 篇,与缓解方式相关性的文献2 篇,共4 篇(9.30%)。

2.3 关键词分析 43 篇文献共有102 个关键词,关键词数量最少为3 个,最多为10 个。排名前10 的关键词及频次见表1。

表1 高频关键词及使用频次(n)

2.4 文献来源期刊 43 篇文献涉及国内40 种期刊。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共5 篇,分别发表于《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收录2 篇及以上的期刊分别是《医药前沿》(3 篇),《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 篇)。

2.5 文献被引情况 43 篇文献中有33 篇被引用,总被引量为298 次,平均每篇被引6.93 次。被引次数排名前3 位的单位包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38次)、中山大学护理学院(38 次)、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29 次);被引次数前3 位的期刊为《河北医药》(29 次)、《现代医院》(27 次)、《护理学报》(25 次)。

2.6 文献的资金资助情况 43 篇文献中,共有12 篇(27.91%)文献受到资助,其中受到国家级资助文献2 篇(4.65%),受到省市级资助的10 篇(23.26%),受到医院及医学院校资助者3 篇(6.98%),其中受到2个基金资助的共3 篇(6.98%)。

2.7 文献第一作者、单位及地区 43 篇文献共有作者141 名,其中30 篇为合著论文(合著率69.77%)。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Nmax)1/2][8]计算核心作者发现,本研究中核心作者共5 名,总发文量为2 篇(4.65%),均属于该2 篇文献中的作者,核心作者情况见表2。43 篇文献中涉及52 家单位,高产单位主要为高校、医院;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表文献数量以医院为主共42 篇(97.67%),高校仅1 篇(2.33%),高校与医院合作完成5 篇(11.63%),其中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发文2 篇(4.65%)。地区发文情况详见表3。

表2 核心作者及论文发表情况

表3 不同地区发表情况(n,%)

3 讨论

3.1 我国对于胃癌癌因性疲乏的研究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在2017 年《成人癌因性疲乏临床护理指南》的构建研究[9]、2018 年、2019 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癌因性疲乏相关指南的陆续推出,使得人们对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度增多,发文量也逐渐增多。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且胃癌癌因性疲乏发病率高[7],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对胃癌癌因性疲乏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晚,2008 年才开始,而后呈总体增长趋势,2016 年开始迅速增长,至2019 年达到高峰。此外,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有文献发表,说明胃癌癌因性疲乏相关的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

3.2 研究热点突显患者急需解决问题 因本研究以“胃癌”和“癌因性疲乏”为检索词,并限定为化疗患者,故去除这三个词后,发现该领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程分期护理、依从性较为重视。文献研究方法多为随机对照实验,表明现阶段多采用干预措施解决患者急需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自信心,延长寿命,恢复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已成为治疗肿瘤患者的重要问题[10,11]。全程分期护理可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实际需求开展工作,为其提供延续性指导[12],有利于改善护理治疗效果而得到一定关注。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刺激,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增加患者不适感,导致很多患者依从性不佳,提高患者依从性也成为科研人员关注重点。但对于相关机制、基础性研究、质性研究缺乏,系统评价、工具构建、循证护理类文献缺乏。将来研究可以多采用研究方法或综合方法及适当扩展内容,提高科研证据的真实性、严谨性,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3.3 本领域研究力度还不够,学术影响力较小 43 篇文献发表于国内的40 种期刊,分布太散,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有5 篇,尚未构建出核心期刊群。仅有12 篇(27.91%)文献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本研究43 篇文献中发表论文数≥2 篇的核心作者共5名,文献被引次也不高,均说明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较低,应加强高校需加强与医院合作,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以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力。

3.4 发文地区分布不均 本研究发现,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分布地区广泛,涉及我国7 大区域,说明我国各地区都有在关注胃癌癌因性疲乏。然而,各地域间文献分布存在明显不均。发文量最多的是以江苏省为首的华东地区,远超过其他地域。其次是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地区,发文量第二;而西北、东北地区发文量最少,各仅有2 篇相关文献。与地域经济发展、东部沿海胃癌患病率更高的国情[13]有关,也与科研实力有关,所以应加强跨地域科研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偏远地区的科研人员科研水平提升与科研发展,从而改善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分布于多地区与多期刊中,且已关注患者急需解决问题,如生活质量、依从性等。但是仍存在当前研究力度不够,学术影响力小等问题,后续研究可增加研究方法,多机构联合研究,扩大研究范围,加强研究深度,为临床提供更好科学依据。另外,本研究纳入文献仅来源于中文数据库,文献覆盖面小,且未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因此,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建议今后在文献质量评价的同时扩大范围,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