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莹
苏州大学
诗意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概念,起源于文人墨客对意境的一种提炼,诗意充满了浪漫含蓄、意境玄妙、奇幻瑰丽、人文注意情怀这些特点,恰好与环境设计中运用的概念不谋而合。结合环境设计中的概念和案例,阐述两者的艺术通感。
设计的目的在于“诗意的栖居。”设计师王澍 也说“设计师,首先得是个文人,诗意是应有的情趣。”诗意 可以激发一个人所有认知的可能性,在意识中留下痕迹,与人发生互动,被人所感知,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共鸣。优秀的创作艺术都可以成为一首优美的诗,不从诗歌入手,谈艺术的根基就缺少厚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和提高,人们开始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诗性设计也表现了清且灵的东方美学、高而雅的文士精神。恰好是现代人回归雅士生活的寄托和方式之一。
诗性设计的产生源自空间中的时间,因为有向死而生的坐标,也才有了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西方建筑学源自宗教,诗性产生于对永恒的追问;东方建筑学源自庭园,诗性产生于对深远的表达。
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诗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技术总和的表意象征。对于诗性设计而言,宏观意义的时间,是历史,是记忆,是衰老的宫殿和砖石磨损的痕迹中所展现的过往文明的物化形态;而微观意义的时间,是空间形成的每个具体场所和时刻共同作用下的系统,是此时、此地。有了时间作为参照和要素,才能把空间的秩序叠合于宇宙的秩序和场地的长卷之中,形成一个富有诗意的系统,空间也才有了意义。诗性设计让我们对精神审美的追求完美呈现。
诗性设计,就是在刻意中制造自然,在自然中寻觅张力,最终回归于人心灵的感知。漫步其中,宁静的氛围萦绕身旁,幽微的感受,艺术的气息,交织出空间的体验深度,让人自然沉浸其中。
“叙事空间”是诗性设计表现的一个具体的形式,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产品,是以技术协调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方法与过程。诗性设计是逐渐浮出水面的一种转型方式,这类设计可以超越即有的设计类型,主动服务于社会并“赋联”于更大范围民众的生活感知为特征,呈现出一种不同的创新气质,由此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设计”本身就不能只单注重外表,最重要的是给予其“存在的意义。”老旧的事物、岁月的痕迹,虽然这些事物不具有功能的优势,但它本身就具有一种文化的美感,我们不一定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消除它,学会构想将其变成你设计的一部分,让作品充满细腻的文化质感,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理性与人性带给众人,通过诗性设计的感知将传统韵味传递。
环境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 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 形态、色彩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配置、使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求。好设计源自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打造诗性艺术生活。
环境设计中诗性的意境是营造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同时也作为民族特色影响着中国造园,通过对中国传统诗词的提炼,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把诗词本身拥有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含蓄的诗境融合到中国园林景观所追求的文化内涵中。创造了丰富生动的园林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本身就崇尚“师法自然”的原则,然而这一美学立场又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其设计提供了方向。中国古代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也是想要通过‘设计’把大自然美妙的自然景转化为园林景观。转观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亭台楼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对联,匾额上的题字,古代文人在石材上留存的刻字题诗,也都增添了园林景观整体的诗意化的体现。使得中国人的欣赏角度变得多样化,也不难从中得出结论,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环境设计中‘‘诗意化’’设计被广泛的运用在其中。
诗意的园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结,即是今天所说的生态设计理念。我国源于农耕社会,对自然有着崇拜及浓厚的感恩色彩,在积淀的民族文化中深深的烙 下了自然地印记。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往往潜在的影响着造园者的审美,诗文的意境都在中国传统园林布局中有着体现。“诗性设计”使带有园林景观的城市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场所,成为居民的心灵栖息地。
人类的感官系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诗性化设计使我们的所有感官无意识的受到更大的冲击,使人们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种感官上获取更多的满足感。诗性化设计通过色彩、气味、材质、纹理、空间、视错觉等刺激五种不同的感官,使我们对整个设计更加的富有记忆性,并且对整个空间产生新的印象。
现代科技对艺术以及设计的诗性化都是有发展促进的作用的,科技的发展对于设计来说可以说是质变量变的推动作用。改变了设计的视野,让现代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创新性、让设计更加的富有智能感,科技化。现代科技化的发展,让设计的材料更加的丰富,材料种类的增多给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设计师通过对科技对材料进行物理性的转变改造。架构起自己独特的诗性化设计。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装置艺术是近两年热门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能够让观众和作品本身互动的一个三维空间的呈现。恰逢科技的进步,让装置设计更加完美的展现。设计本身利用科技让设计者的视角与人有了互动。科技让人感知到了作品,为其赋予了生命力,让静态的艺术转变成动态,让设计拥有了时代性,科技感。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飞快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追求有明显的提高,优美的自然环境是现代城市的稀缺资源,这也让诗性化变成设计最大的特色,古人钟情山水,是借景抒情,寓情观景,促使着作为物质性构建要素的客体向审美主体生成的结果。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更适合人们生活,满足人各项生理及物质、精神需要的环境。从自发的、不自觉的设计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创作,尤其是在我们生活环境大为改善的情况下,诗性化设计更让你给我们认识到精神环境的重要性,个性和人文张扬其中,诗性化设计更丰富了设计的多种形态,产生了多元化、民族化、地域化、的设计状况。
当人文技术的兴起,让人们更加觉醒,从而认识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传统文化的特点,加强自身的个性化。使设计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然而、高技术的社会生活需要高情感的环境相平衡,“情感意境”成了诗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设计艺术已成为不必再依赖现成材料的固有特性,而是展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独特魅力。现代艺术中,科技与传统设计的结合,与绘画的结合,已有密不可分而同质相连的关系,将科技工具运用到艺术的表现中,是科技时代设计艺术变化的新理念。就计算机的发展而言,三维图形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设计当中,三维图形使表达的事物更加的立体化,让人有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这就是利用科技手段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设计的一个新的呈现方式。是诗性化设计创新的新思绪。随着高科技的使用和普及,艺术家们将会不断的去寻求变化与永恒的设计理念。给设计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先进的文化发展时代中,让科技设计艺术,得到更好的广泛的普及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