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平面设计是通过对平面基础图形的组合与创造,形成整体平面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把艺术的形式美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的生活环境之中。近年来,平面设计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处可见的各种广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包装等等。平面设计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还有非常实用的功能性,这两种体现离不开设计本身的形式美感,因此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形式美法则对设计文化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自然之美往往会受到干扰和破坏,由于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然美感也将无法得以充分的展现,这时就需要采用一些修饰手段来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提取。因此,人们生活中所可以感受到的大多数形式美都来自于后天的设计和创造。通过对事物特性及美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设计人员在对事物有了独特理之后会迸发出不同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渴望使用线条、文字等来表达事物美感,渴望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表达的浓厚兴趣。这种创作是发自内心的,通过自己的设计与创造来充分展现事物的形式美,从而形成具有真正美感的设计作品。
一幅出色的平面设计作品,其作品内容一定是可以感染到观众的,并且形式上也必定会与众不同。平面设计作品中包含了文字、线条、色彩等多种元素,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图画。作品中的形式美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作品内容具有特色,二是其表现形式要具有独特美感,并且使两者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统一关系。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对形式美的研究和体现,陶艺家对黑陶和彩色陶艺的外形设计、表面花纹等进行探究,并通过使用对比、平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来进行陶艺创作。这些形式美法则有着古老的历史,对现如今的平面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把形式美运用到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就是为了把平面设计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给充分的展现出来,若是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就会显得异常苍白无力,没有意义。简单来说,人们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及对作品进行评价时,所评价的主题就是作品本身的形式美。形式美可以将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本质及更深层次的含义展示来来,把形式美与平面设计作品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作品呈现出较为和谐的美学效果。
平面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其主要核心就是各种色彩、文字、线条等多种要素的合理运用,经过各设计要素之间的配比、构图、色彩调整等设计操作,最终形成形式美感强烈的作品。只有这些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才赋予了设计作品超强的吸引力。我国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很多,例如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在1939年创作的《白求恩大夫》,这幅作品的绝妙之处就是作者对画面主体的处理,从构图、光线、环境等多方面对作品主题展开了精确的刻画,塑造出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形象。这样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直到如今都还拥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其作品内容富有深意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各种构成元素之间的合理把握,充分表达出了作品的形式美,使得作品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为了使用基本素材能够更充分、更合理地表现出形式美,就不能只是随性创作,还应当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便可以充分、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形式美,平面设计中常用到的形式美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色彩和谐不仅要使人们在视觉上感到舒适,更要在精神方面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让人们的精神能够得到放松和升华。在平面设计中,所用到的图片色彩、字体颜色等诸多设计要素都应考虑到色彩是否和谐的问题。特别是在选择字体颜色时,必须密切注意其与图片色彩在多个方面的匹配。
通常,有三种常见的和谐颜色匹配形式。一种是针对同色系中各颜色之间的匹配。即在平面布局中使用相同色系中的多个颜色,只在相应的亮度和饱和度上发生变化,同色系中的多种颜色合理搭配会更加和谐统一。第二个是匹配相邻的颜色。也就是说,使用色环中相邻的颜色进行相互搭配,或者使用亮度和纯度相似的颜色,例如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紫色,当这些相邻的颜色在搭配使用时,亮度和纯度相对较为接近,并且视觉体验上相对来说更为和谐统一。第三是互补色之间的合理搭配。在色相环中直径相对的两种颜色即为互补色,例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以及蓝色和橙色。把这些互补色配合使用可以让画面对比度更加鲜明,使布局更加完美。在平面布局中基于一种颜色,再添加其他色彩作为补助,可以让整个布局更富有灵气[1]。
调和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和色彩等多方面的调和,在平面设计中调和是塑造设计风格的重要手段。平面设计风格均是在颜色处理、平面布局等多方面进行调和后而形成的。设计者应该遵循这一设计原则,如若不经过思考就随意构造设计元素,就会让人在视觉上感到凌乱无规则。另外,如若过分强调设计元素之间的调和,则易产生单调的设计效果,所以在实践中也应当注意合理使用对比原则。
色彩运用上的对比,主要是针对颜色的亮度、饱和度、色相、色调等多方面的对比。亮度对比是由颜色的明亮度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对比。诸多颜色中,黄色具有最高的亮度,而紫色具则亮度最低。平面设计中的亮度对比是否清晰,决定了整个设计作品是否清晰、明快、光鲜。在平面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相的对比,当饱和度对比较为强烈时,整体版面色调生动明亮。反之,如果饱和度对比不够强烈,则布局僵硬、呆板、杂乱,缺少活力和生机。例如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对形式美中的色彩应用比较广泛。在此原则下,可以让包装设计更富有灵性,从视觉上对消费者形成较大的冲击,加深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平面设计中,各设计元素的对称性和平衡性也彰显出作品的形式美。对称性会给人以稳定的美感,并产生无法抗拒的视觉效果。将各种设计元素置于水平线之上,以将信息内容传达出去。这种对称布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对称法则在平面设计的LOGO设计中会有广泛应用,是表达形式美的一种普遍方式。
所谓均衡,是指在平面设计构图中重心相对稳定,但却没有明显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在平面设计中,使用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让整体构图效果生活活泼,更富有变化性。这一设计原则在海报设计中可以得到体现,如对海报进行三角形分割,把版面划分为五部分,让整体设计效果更加对称和稳定。
平面设计的节奏和韵律是塑造视觉设计美感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将文字图形、版面设计、颜色运用等设计元素连续且反复地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就会使设计作品产生节奏和韵律,设计人员对节奏和韵律的掌握及应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有条理,并且在形式上也更为统一。文字设计时可以利用字体的大小、明暗、粗细、疏密等有秩序地进行排列,形成设计作品的节奏和韵律。图形则可以通过其大小、方向、重叠、虚实、光影等不同变化来产生设计作品整体的节奏和韵律,让人视觉上产生运动的错觉。同样,利用点、线、面这些视觉设计元素进行相互交错、衬托与补充,可以达到节奏统一的画面风格效果[2]。
总而言之,形式美是艺术作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在平面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要将各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进行排列,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加深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设计版面中色彩的运用,图形的排列,各元素之间的明暗关系等等,都会涉及到调和与对比、均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这些法则。所以想要设计出具有形式美的优秀作品,需要设计人员对相关细分法则有足够的掌握,并在日常设计工作中合理运用,让平面设计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强烈的视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