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方博弈的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主体行为研究

2021-06-17 23:42:52董郁涵丛海彬邹德玲
科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小镇补贴

董郁涵 丛海彬 邹德玲

摘 要: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涉及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因此,想要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关键是要做到政府、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将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作为利益相关的整体,通过构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绘制各主体的动态趋势相位图,分析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三方主体的互动行为以及影响各主体行为选择的因素有哪些,此外通过Matlab的数值仿真,研究了相关参数对三方行为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部门的策略选择主要受到政府自身和社会资本策略的影响,中央政府补贴和特色小镇收益的提升會加快政府部门向作为策略演化的速度;社会资本的策略选择会同时受自身、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居民策略的影响,政府补贴以及投资收益的增加会加快社会资本向投资策略演化的速度;当地居民的策略选择主要受到自身以及政府部门的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演化博弈;主体行为

DOI:10.16315/j.stm.2021.06.002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the main body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based on the tripartite Game

DONG Yu-han1, CONG Hai-bin1, ZOU De-ling2

(1.Business School,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Trade, Ningbo University of Finance,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volves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residents. Therefor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key is to achie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residents, to form a virtuous circulatory system.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residents are regarded as a whole of interest related, and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social capital-local resident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dynamic trend phase diagram of each subject is drawn,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 of the tripartite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oice of each subjects behavior. Throug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tlab, the influence of relevant parameters on the tripartite behavior strategy is studi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governments own and social capital strategies. The increase of central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he income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will speed up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 to act strategie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social capital will be affected by its own,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 residents strategies,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he increase of investment income will speed up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to invest strategies; the strategy choices of local resident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ir own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trategy choices. Based on the evolution path,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finally proposed.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Keywords:characteristic tow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e main body behavior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强首次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将特色小镇定位为浙江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自此以后,特色小镇的浪潮开始逐渐向全国蔓延。特色小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融合”,同时还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然而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特色产业塑造难、创新人才少等问题[2-3]。正是因为有这些基础性短板问题的存在,我国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仍然不容乐观。从特色小镇的微观主体构成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既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也不是社会资本简单的独立帮扶活动,而是涉及政府、社会资本以及当地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张蔚文等[4]将社会治理作为理论工具,对特色小镇的治理创新及参与主体的分工协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多主体共同参与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内涵之一,要探索各个主体之间的高效互动机制,推动行政、市场、社会三大力量的深入合作。王旭阳等[5]提出要学会利用现有的社会力量,将市场的活力和企业家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民众参与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与管理,探索公众参与治理的新渠道。郑胜华等[6]认为应该通过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高校科研等小镇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平台构建,促进小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参与主体: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他们对于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但由于不同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尽相同,所以其行动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如何设置合理的机制从而形成三方之间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局面是非常关键的一环[7]。

演化博弈起源于生物进化论,Hamilton[8]在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将遗传学中的演化思维引入到博弈论的方法之中,首次提出了演化稳定策略的概念。在演化稳定策略提出后不久,Talor等[9]提出了演化博弈轮发展史中另一重要概念—复制动力学,目前演化博弈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刑青松等[10]从地方政府和特色产业从业企业双方的利益诉求异质性出发,构建了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特色乡镇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及收敛趋势。钟诚等[11]认为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动态的演化博弈过程,通过研究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提出了政企协同共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多元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晏永刚等[12]從公众参与行为主体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公众与投资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引导投资企业积极考虑公众利益两方面提出建议。曹昭煜等[13]基于城市房屋征收和补偿这个长期演化的博弈过程,研究了征收方和被征收方的策略调整以及局部稳定性,提出了改变以及增加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方式等建议。

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不断成长、演进与变化的过程[14],但是目前已有文献依旧主要运用经典的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特色小镇主体间的关系,在经典的博弈论假设中所有参与主体都是“完全理性”的[15],但在现实生活中各参与主体并不可能一直处于“完全理性”状态,因此本文则以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为基础,利用演化博弈的思想分析特色小镇的演进过程中多方主体的策略调整,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相关参数对于三方行为策略的影响,以期可以找到实现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长期演化路径。

1 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主体行为界定

从西方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中可以知道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强大的推动者,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与传统文化等情况了解深入。尽管政府部门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需要避免的是政府在小镇建设中一家独大的角色错位[16]。政府部门的主要担负的职责是社会责任,而不是像一般企业那样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为了避免这样的行为发生,建立“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三方协同治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促进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

1.1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关,其主要职能在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提升供给效率,减轻当地财政负担,提升社会效益。一般来说,政府部门执行其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执法管理的权力与义务,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作为公民权利的委托行使人,在行使其权利时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然而,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说,政府部门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于本能制定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导向性政策,维护自己的利益。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更是为了提升当地政绩,选择那些利润回报率更高的项目而减少对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培育。

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部门在培育当地特色产业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小镇原有环境风貌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尊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立足于小镇原有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扩大小镇发展优势,促进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

1.2 社会资本

我国特色小镇基本建设在远离市中心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数量庞大,而乡镇级别的政府部门可用的财政支出比较少,资金供给与需求上的不匹配,使得特色小镇建设资金压力巨大。庞大的社会资本加持,能够有效保证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资金流通,有助于完善小镇内产业链,推动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一些金融机构也通过出资、提供资金贷款的形式广泛参与进来[17]。这些社会资本方单独或是组成联合体,通过提供资金与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特色小镇建设。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在古典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社会资本方作为特色小镇的参与主体,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兼顾公共利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要素,为特色小镇提供资金与技术服务,为特色小镇公共事业作出贡献。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特色小镇的监管力度仍然不足,社会资本方如果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出现不当的行为,甚至把特色小镇完全变为房地产开发,利用自身较强的资金优势,垄断小镇的建设,过度开发当地自然资源,最终会造成“公地悲剧”,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性原则。

1.3 当地居民

特色小镇的当地居民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用主体,也需要做小镇传统文化与当地环境的保护者。小镇居民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程度会直接影响居民自身的收入水平以及特色小镇的发展能否历久弥新。从长远的角度看,特色小镇的建设会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过度的开发与建设也会给小镇居民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居民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常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不能及时发现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可能已经脱离了居民的意愿,而居民又无法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与补偿,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由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充分参与至关重要。

2 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之间面临多种策略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参与主体只有选择某一特定的博弈策略才可以获得长期持续的收益,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从演化博弈的视角来分析特色小镇建设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

2.1 基本假设

假设1:参与主体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与当地居民并且均具有有限理性,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假设2:地方的政府部門可以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作为”代表着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政府补贴和公共服务等方式,致力于特色小镇的发展,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效益与政府社会效益的同时增长;“不作为”代表地方政府出于对于风险及其他因素的考虑不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而会影响当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影响度[18]。该模型下“作为”与“不作为”两种策略选择对应的概率分别为x和1-x,期望收益为UA1和UA2。

假设3:社会资本方可以选择“投资”或者“不投资”。“投资”代表着社会资本方受到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补贴等的吸引,从降低成本、人才吸引等各方面利好因素考虑,积极投资特色小镇的建设项目;“不投资”代表着社会资本方并不看好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愿意投入资本和精力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去[19]。该模型下“投资”与“不投资”两种策略对应的概率分别为y和1-y,期望收益为UB1和UB2。

假设4:当地居民可以选择“监督”或者“不监督”。“监督”代表着当地居民为了小镇的发展与自身利益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进行积极监督与反馈,其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满意程度不仅影响到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度,还会对社会资本方的行业声誉产生作用;“不监督”代表当地居民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对特色小镇项目进行监管。该模型下“监督”与“不监督”两种策略对应的概率分别为z和1-z,期望收益为UC1和UC2。

2.2 模型参数设置

在特色小镇兴起之前,社会资本方就已经对一些传统行业进行投资,此时可以获得的收益记为R2,政府部门的收益表示为R1。对于当地政府部门而言,如果积极作为,那么前期为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投入的土地、公共服务等成本记为C1,而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为V1,从特色小镇建设中获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记R3,如果地方政府不作为,会引起政府公信力损失L。

社会资本方如果对特色小镇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势必会有资金的投入成本C2,并且此时社会资本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优惠等福利,这些资金与福利加在一起记为V2,但只有在政府作为并且社会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投资特色小镇建设可以获得的经济收益为R4.

当地居民若参与监督反馈,需要付出的成本记为C3,此时政府对与居民积极监督的奖励为V3,若居民参与监督反馈时,发现社会资本方积极投资参与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会引起社会资本方的声誉水平增加D。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列出三方演化博弈的具体行为参数,如表1所示。

2.3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在前文已经设定的演化博弈模型中,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三者之间共有8种博弈组合,8种策略组合下各自的收益,如表2所示。

1)政府部门。在“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的收益组合中,政府部门进行作为和不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期望收益如下:

dF(x)dx|x=1>0,故此时x=0为稳定点,即政府部门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不作为;当y0,

dF(x)dx|x=1<0,故此时x=1为稳定点,即政府部门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积极作为。从而可以绘制政府部门动态趋势相位图,如图1所示,其中P1=V1+R3-C1L-V3,Q1=V1+R3-C1V2。

由以上分析可知政府部门是否采取“作为”策略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补贴V1、政府部门建设特色小镇所获收益R3、政府部门建设特色小镇所需成本C1、政府部门对社会资本的补贴V2、政府部门对当地居民参与监督的奖励V3等因素相关。当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V1越大,政府部门建设特色小镇可以获取的收益R3越大,投入成本C1越小,以及对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的补助V2和V3越小,这时存在0

2)社会资本。在“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的收益组合中,社会资本投资和不投资特色小镇建设的期望收益如下: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dF(y)dy|y=1<0,故此时y=1为稳定点,即社会资本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投资;当x0,故此时y=0为稳定点,即社会资本的演化稳定战略为不投资。从而绘制的社会资本动态趋势相位图如图2所示,其中:P2=C2-R4V2;Q2=C2-R4D。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的演化策略会同时受到自身、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居民策略的影响。如果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获得的收益R4越大以及社会资本声誉水平D增加越多,且政府部门对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的优惠政策与补贴V2越大,企业的成本投入C2越小,这时存在B

3)当地居民。在“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当地居民”的收益组合中,当地居民监督和不监督特色小镇建设的期望收益如下:

令C=C3V3,当x=C,则F(z)≡0,此时所有的z均处于稳定状态;当x≠C时,令F(z)=0可得z=1和z=0为2个稳定点,此时对F(z)进行求导可以得到:dF(z)dz=(1-2z)(xV3-C3)。

当x>C时,dF(z)dz|z=0>0,dF(z)dz|z=1<0,此时z=1为稳定点,即当地居民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监督;当x0,此时z=0为稳定点,即当地居民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不监督。从而绘制的当地居民动态趋势相位图,如图3所示,其中P3=Q3=C3V3。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监督反馈的成本C3越低,获得的政府补贴V3越高,此时存在C

2.4 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策略稳定性分析

由于演化博弈中的复制动态方程反映的是群体的动态,由单个复制动态方程求出的均衡点不一定就是该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所以此时要进一步分析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构建雅可比矩阵如下:

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间接法:当雅可比矩阵中所有的特征值均小于0时,则该均衡点是渐进稳定点;当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至少有一个大于0时,则该均衡点为不稳定点[20]。8个均衡点的特征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影响特色小镇系统演化稳定性的因素较多,根据前文的内容设定可知C3>0,然后分以下3类情景,讨论相关参数对特色小镇系统演化稳定性的影响。

情景1:当C1+V2+V3

情景2:当V1+R3>C1+V3,且V2+D+R4

情景3:当V1+R3+L

3 数值仿真分析

本文运用Matlab对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不同情况下的行为选择的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首先设定初始参数取值C1=3,R1=2,V1=2,L=1,C2=7,V2=2,R2=3,R3=7,R4=10,D=2,C3=1,V3=1.5,政府部門、社会资本、当地居民的初始策略选择概率均设定为0.5,分析不同参数数值变化对系统演化轨迹的影响。

3.1 政府补贴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1)中央政府对于当地政府的补贴变化。以初始参数取值为基础,对V1分别取值0.5,2,3.5,研究其对地方政府演化趋势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随着中央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趋向于1 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地方政府选择积极作为策略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央政府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前期投入的财政压力,提倡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色小镇建设,就应当适当提高对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地方政府有了中央的财政支持,会更愿意更快地选择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但同时中央补贴的力度不可过大,当中央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对地方政府的补贴太大时,反而会形成一种负面效应,此时无论特色小镇建设能否成功,地方政府都会选择参与特色小镇建设,这其实违背了中央精神,导致特色小镇沦为“花瓶工程”。

2)当地政府对于社会资本投资的补贴变化。以初始参数取值为基础,对V2分别取值2,5,8,研究其对博弈系统内各主体演化趋势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没有改变社会资本的选择概率演化趋势,社会资本对于合作策略的选择概率一直趋向于1,但是政府补贴力度越大时,社会资本趋向于1的速度越快。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随着补贴力度的增大,先是其趋向于1的速度明显变小,当补贴力度过大时,政府部门会不堪重负,最终趋向于0。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当政府部门选择不参与的策略时,其最终也会趋向于0的趋势。仿真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加大对与社会资本的补贴力度,以此降低社会资本的前期投入成本,这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本选择参与投资的策略,但应该注意补贴力度不可过大,这会给政府自身带来过重的财务压力,最终导致其选择不作为的策略。而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严格设置社会资本获取政府补贴的门槛,并对获取补贴的社会资本后续的行为进行跟踪,保证补贴的质量,防止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恶意获取补贴却没有用在特色小镇项目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3.2 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所获收益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1)当地政府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收益的变化。以初始参数取值為基础,对R3分别取值7,8,9, 研究其对地方政府演化趋势的影响,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随着当地政府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获的收益越来越高,其趋于1的速度越来越快,即地方政府选择积极作为策略的速度越来越快。仿真结果表明:当政府部门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以获得的收益越大时,它会更快地选择积极作为策略。如果从长远战略来看,R3除了包括建设特色小镇所带来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收益,还会带来生态环保、文化传承、旅游休闲、当地居民生活幸福感增加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社会效益[21]。而当地政府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社会效益的增长也是其应该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综合来看,当地政府会较快的选择积极作为策略。

2)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收益的变化。以初始参数取值为基础,对R4分别取值2,6,10, 研究其对社会资本演化趋势的影响,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当社会资本投资特色小镇可以获得的收益较小时,社会资本的选择概率会趋向于0,而随着收益越来越大,社会资本趋向于1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资本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它比较看重的因素依旧以经济收益为主,因此在投资特色小镇可以带来的经济收益过低时,它会趋向于选择不投资的行为策略。

3.3 参与特色小镇监督成本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以初始参数取值为基础,对C3分别取值1,2,3, 研究其对当地居民演化趋势的影响,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当当地居民参与特色小镇监督所需付出的成本较小时,他们的选择策略会趋向于1,随着所需成本越来越高,当地居民的选择策略会越来越快的趋向于0,即选择不参与。在现实情况中,当地居民选择不参与监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承担过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越发便捷,当地居民想要参与监督反馈的成本也日益降低,从前居民想要参与反馈可能需要写信、电话、现场监督,而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直播监督等众多方式,大大降低了所需付出的时间、经济成本,这也会导致居民们的选择趋向于1。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三方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了特色小镇的演进过程中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当地居民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相关参数对于三方行为策略选择的影响。

研究结论:政府部门的策略选择主要受到政府自身和社会资本策略的影响。如果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补贴以及政府部门建设特色小镇可以获得的收益越大,这样会促使政府部门的参与意愿趋于1的速度更快。但当地方政府对于社会资本的补贴过大时,地方政府会背负较重的财政负担,最终不堪重负而逐渐趋向于0;社会资本的策略选择会同时受自身、政府部门以及当地居民策略的影响。如果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获得的收益越大,政府部门给予的补贴越多,这样会让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趋于1的速度更快;当地居民的策略选择主要受到自身以及政府部门的策略选择的影响,与社会资本的策略选择关系不大。当当地居民参与监督反馈的成本越来越高时,这会导致当地居民的参与意愿由趋于1向趋于0转变,成本越高,当地居民的参与意愿趋于0的速度越快;通过对演化博弈模型的求解可以发现,当满足适当的条件时,所构建的博弈模型会收敛于点(1,1,1)。这也证明了,在长期演化博弈的过程中,三方可以达到“政府部门作为、社会资本投资、当地居民监督”的理想模式,从而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

政策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政府补贴质量。中央政府要适当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但必须保证资金的去向是用于特色小镇的建设,防止地方政府为了获得中央补贴而申报毫无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针对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应该制定合适的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参与,政府部门要适当降低税率,提高项目补贴,让政府补贴可以适当的弥补一些社会资本前期的投入成本。但同时,政府部门要严格控制获取政府补贴的门槛条件,严格限制信用程度较低的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并对获取补贴的社会资本后续行动进行持续的跟踪,保障补贴的质量,防止一些社会资本利用政策漏洞,骗取政府补贴,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二是建立民众监督反馈机制,拓宽反馈渠道。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一般处于优势地位,为了防止两者官商勾结,导致当地居民的利益受到侵害,建立公开透明的民众监督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及时的反馈与监督可以让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降低了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社会资本方声誉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对其他项目进行投资。除此之外,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反馈渠道的多样化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反馈的效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民众普及度高的载体大大拓宽了反馈的渠道,降低了监督反馈成本。三是完善社会资本收益保障,优化特色产业的发展环境[22]。社会资本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是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如果想要提升那些有能力、有资本、有技术的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政府部门应当将特色小镇定位为产业、文化、生态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特色小镇自身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优化特色产业的发展环境,为社会资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陆佩,章锦河,王昶,等.中国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与空间分布特征[J].经济地理,2020,40(3):52.

[2]王竞一.新时代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8):64.

[3]李涛.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6):61.

[4]张蔚文,麻玉琦.社会治理导向下的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J].治理研究,2018,34(5):113.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5]王旭阳,黄征学.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5):124.

[6]鄭胜华,陈觉,梅红玲,等.基于核心企业合作能力的科创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1):143.

[7]林艳丽,杨童舒.产业精准扶贫中企业、贫困户和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40.

[8]HAMILTON W.D.Extraordinary sex ratios[J].Science,1967,156(3774):447.

[9]TAYLOR P D,JONKER L B.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game dynamics[J].Econometrica,1979,47(2):263.

[10]邢青松,彭鑫,邓富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乡镇治理演化博弈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4):89.

[11]钟诚,尹金,毛小明.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中政企演化博弈分析[J].企业经济,2019(5):140.

[12]晏永刚,姚秋霞,刘蓉,等.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2):91.

[13]曹昭煜,洪开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演化博弈模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4):127.

[14]付晓东,蒋雅伟.基于根植性视角的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7(8):102.

[15]PEYTON Y H.Individual learning and social rationality[J].1998,42(35):651.

[16]何春刚.体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推进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23.

[17]刘泉钧,CHEN X W.基于博弈论的特色小镇金融支持分析:基于49份案例的实证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8(4):42.

[18]方兴林.博弈论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主体行为采纳及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37(5):123.

[19]宋凌川,杨杰.基于三方博弈的医养结合PPP项目主体行为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3):79.

[20]郝家芹,赵道致.分享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产能分享的三群体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21,30(2):1.

[21]赵云鹏.上海市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博弈分析[J].工业经济论坛,2018,5(4):82.

[22]陈琳,张琳,辛意如.特色小镇PPP项目公私合作行为演化机制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4):100.

[编辑:刘琳琳]

收稿日期: 2021-08-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常规年度项目(19BJL034);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9NDJC275YB);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YJC790210);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21SRIP0139)。

作者简介: 董郁涵(1997—),女,硕士研究生;

丛海彬(1978—),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邹德玲(1980—),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A636CD05-F3BB-4D7F-830D-328A56D78017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小镇补贴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7年22期)2017-04-09 06:45:57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