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阳桥 王伟
[摘 要]依托“互联网+”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缓解当前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实施,为大学生尽早适应未来社会、尽早转变角色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新的背景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未必一帆风顺。了解和掌握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改进对策及改进方法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7.175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5G”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时代正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购买方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不断推动之下,接受新鲜事物最为敏感的在校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群体,无疑会成为商业信息时代的主力军。在国家推出大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引领下,无论是各地的政府部门以及各地方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一方面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构建、项目的资金配置,以及校内外创新创业实体经营项目上都向大学生倾斜;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都能够对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逐步进行合理的完善。在依托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基础之上,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总体看现行各种措施的推进能够提升本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实践方法。
然而,尽管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概念比较模糊、创业创新经费的管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成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义、范围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尽管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然而如何去界定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其真正的范围到底是什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定义。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义以及范围,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得收益的方式非常繁多,大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得社会资源的方式非常丰富,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获得收益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但是,是否所有的创收项目都归属创新创业项目,在这里应该有一个严格的限定。
3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研基金审批及使用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基金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來说非常的重要,其审批程序是否做到清晰、明确、简化,其使用得是否合理,直接关乎着此项目效果的好坏。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金审批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某些地方政府机构中还存在着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金审批太过严格、烦琐,要求提供的材料太多等问题。同时在某些高校中,在高校创新基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指导教师对项目资金“一把抓”的现象,经过学生手使用的项目资金非常的有限,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往往没有资金使用权。专项资金使用困难的结果是项目看似进行得轰轰烈烈,实则取得的效果非常的有限,对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激发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有限。
4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有待完善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通过对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大学生可以迅速地转变自身角色,快速地融入项目之中,这对于项目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社会以及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上看,大部分都能根据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些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然而从各个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上看,基本都是一些就业课程居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创业提出的要求更加苛刻。当今社会一个好的创业者必须要熟练地掌握思政、法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门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岗位之中做到有的放矢。所以,从目前课程设置的情况上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新途径
5.1 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范围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笔者认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当前创新创业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出台具有指导性的参考文件,对创新创业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对于什么样的经营或科研项目适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不是所有的经营项目都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互联网直播、代购等方式获得收入的方式是否属于创新创业项目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规范,使项目的计划、审批等工作更具有规范性,项目资金的使用也更具有针对性。
5.2 进一步简化政府审批流程,务必做到专款专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政府指导之下的商业银行贷款,第二种就是在校大学生项目使用基金。针对第一种银行贷款资金,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在基本政策上向大学生进行适度的倾斜,在贷款资格审批环节上应当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资格材料,例如公司流水证明项、个人财务流水项等对于新毕业大学生来说非常困难的呈报项目,同时加大力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贷款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管,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保证大学生项目资金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健康使用。针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应该务必做到基金专款专用。转变基金的管理方式,从指导教师专用转变为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项目基金体现“共同使用,互相监督”的原则。同时,各个学校纪检部门、科研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不定时对专项项目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的查询监督。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创新创业基金使用规范性,确保项目的进展取得实效。
5.3 加强“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业课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从教育内容以及要达到的效果上看,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存在必要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三观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思想上为大学生指明人生的目的和方向。而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业创新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实践训练,是对大学生现实价值的一种实践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教育目标方面,两者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尽管两者采用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然而从两者教育目的上看,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国家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能够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创业者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具有创业导向的积极价值观念。
5.4 增加其他辅助课程,提高创业大学生的知识储备
大学生创新项目不仅是创业+创新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对创新创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工具的使用、公司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公司企业营销策略、公司法律事务等都需要创业者牢牢掌握,因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仅一个领导者的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创新创业项目的失败。所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开设上,在开设就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从大学时期开始。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企业管理”“企业法”“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课程的開设模式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知识储备,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5 建立创新创业兼职教师体制,促进创新创业多元化发展
在当今高校教师体系中,兼职教师队伍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兼职教师队伍对于高校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一种对实践技能要求非常高的项目,这就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专职教师而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兼职教师在实践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指导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兼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实践原理等方面的指导,这样取得的实际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好,所以在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加强兼职教师体系建设,专职教师“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兼职教师“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这样分工明确的方式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6 结语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信息化快速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更多的挑战。无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还是仍在大学校园心怀创业梦的大学生,如何面对未来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挣到第一桶金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创新创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项目工程,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大鹏.“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外企业论坛,2020(19).
[2]李金.“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
[3]刘波.基于就业导向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2020 (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201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29047)。
[作者简介]曾阳桥,女,山西大同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及研究;通讯作者: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