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教授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链球菌感染经验

2021-06-16 15:19丁香方妍妍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4期
关键词:刘健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丁香 方妍妍

【摘 要】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复杂,病情缠绵,内伤之证合并外感邪毒病情易复发加重,其中链球菌感染为外感重要环节。强直性脊柱炎以脾肾亏虚为本,外感六淫为标。刘健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伴链球菌感染发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致气血亏虚,痰瘀痹阻,加之后天受湿热邪毒(链球菌)或由外伤及劳累过度而诱发。临床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等,疗效明显。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链球菌感染;清热解毒;经验;刘健

刘健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他从事临床多年,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认识。

AS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炎性脊柱关节病,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或可累及脊柱旁软组织和周围关节。临床呈现青壮年男性群体患病率较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特点[1],属中医学“大偻”范畴。刘健教授强调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病情稳定期以扶正为主[2]。本文重点讨论刘健教授治疗AS伴链球菌感染的经验。

1 中医病因病机

A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及机体的免疫应答等有关[3]。刘健教授坚持中医诊疗思路,以四诊合参、八纲辨证为临床处方用药的核心依据,在临证中首辨标本虚实;再辨寒热之属性。基本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为本,后天感受外邪为标[4]。

其中外邪以链球菌感染为主要表现。

1.1 脾肾亏虚为本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髓,以封藏为主。督脉与肾受损,肾虚督空,则脊柱关节僵硬疼痛,屈伸不利,兼可累及其他关节。肾虚督空则人体难以鼓舞卫阳之气以抵御链球菌乘虚侵入机体。刘健教授认为,气血不畅、脾胃失调是诱发大偻的主因。脾乃气血生化之本,脾胃调和,则气血顺畅;脾胃失调,则气血不畅;因此,脾胃失调乃大偻发病及疾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5]。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致人体虚弱,虚弱更易感受外邪,链球菌侵袭人体,容易导致血脉瘀阻,进一步导致脾虚,生化之源更加亏虚,则病体更虚,病情愈发缠绵难愈。

1.2 外感六淫为标 外邪中风寒湿最易侵袭,形成各具特色的痹证。行痹具有风游走不定的特点,患者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游走不定,遇风则重的特点。痛痹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夜晚痛增,遇寒加重。着痹表现以肢体困重为主。湿性黏滞趋下,患者以下肢关节肿胀疼痛明显为特点。链球菌感染为六淫中的特殊湿热外邪,若伴随链球菌感染,则湿邪内蕴易热化,患者多伴有湿热证候。

1.3 痰浊瘀血互结为主要病理因素 津液的异常形态为痰液,血液的异常形态为瘀血。津液、血液皆为脾胃化生。朱丹溪倡“窠囊”之说,认为“痰和瘀均为阴邪,同气相求,既可因痰生瘀,亦可因瘀生痰,形成痰瘀同病”,采用痰瘀并治之法[6]。痰浊和瘀血互相搏结,瘀血日久会生痰浊,痰浊日久也会导致血脉瘀阻,瘀血痰浊既是大偻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相互搏结,病情更为复杂。痰瘀搏结,则病体更虚,易感外邪,导致病体遭受链球菌感染,出现红肿发热等炎症反应。

2 治 疗

目前,西医治疗尚无根治方法。依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S治疗指南[7],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AS临床证型多样,病情复杂,多见虚实兼夹。刘健教授依据大量临床实践,梳理总结出本病以脾肾虚弱为本,治疗时应注重补益脾肾;湿热痹阻为标,治疗时注重清热利湿通络。刘健教授治疗大偻特色: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健脾益肾,调护元气;贯穿始终,顺时制宜,综合治疗。

2.1 补益脾肾 《医学心悟》曰:“大抵腰痛,悉属肾虚,既挟邪气,必须祛邪,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刘健教授认为,AS病位主要在脾肾,脾肾为先后天之本,治病必求于本,故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脾肾,尤其是对于慢性患者,用药时着重用山药、茯苓、陈皮、薏苡仁、白术等健脾益气,辅以杜仲、牛膝、桑寄生等温肾壮督,同时不忘丹参、芍药、桃仁、红花等兼以活血化瘀,从而使补而不滞。

2.2 清热利湿 AS活动期患者多见湿热症状,《症因脉治》曰:“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此湿热腰痛之症或湿火之年,湿热行令,人病腰痛,长幼皆发,此因岁气而成病者。或形役阳亢,外冒湿热之邪,此人自感冒而成病者。”患者体质虚弱时易感染,其中以链球菌感染比较典型。以往临床中,人们多认为链球菌感染患者多表現为风湿热症状,多存在关节游走性疼痛、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8]。质温热,五行属火,温热致病多并有火炎向上的特性,故常伴有上焦肺系病变,多见咽喉红肿、咳嗽,此时用药以清热消肿为主,刘健教授善用蒲公英、黄芩等清热解毒,同时配以牡丹皮、地骨皮、赤芍等凉血活血之药;外周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泽泻、薏苡仁、茯苓等以防病情变化迅速。

2.3 活血通络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AS患者日久会出现气血亏虚,运血无力,导致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脉,皮肤易出现瘀斑瘀点,夜间疼痛加重等特点,治疗时刘健教授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当归又调补气血;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久病痰瘀互结、经络不通者,可用虫类药物搜剔窜透,常加用全蝎、蜈蚣等,以使经络畅通、气通血和[9-10]。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17岁,2017年9月10日初诊。患者曾因持续腰痛就诊于安徽某医院,经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好转,遂就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自诉腰痛2年,201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的症状,以及当时根据患者活动受限,腰部疼痛,2017年9月至门诊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327 IU·mL-1,并结合患者颈部CT等影像学资料,初步诊断为AS。刻下:腰膝酸软,脘腹痞满,近日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症状明显。腰活动度受限,伴僵直感,椎旁肌肉压痛,伴见口干喜饮、疲劳乏力、关节肌肤紫黯,有瘀斑,大便溏泄,易醒,舌红苔厚腻,舌紫暗,脉弦数,脉弱尺脉沉。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伴链球菌感染。中医诊断:大偻(湿热痹阻证)。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处方:蒲公英15 g、黄芩15 g、薏苡仁20 g、陈皮10 g、茯苓15 g、川芎10 g、黄芪10 g、当归10 g、丹参15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15 g、甘草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12月17日五诊,患者自觉腰骶部及颈部疼痛稍减轻,活动稍受限。实验室检查ASO 246 IU·mL-1;小便可,大便黏腻;舌暗红,苔薄微黄腻,脉弦细滑;伴有咽痛,咳嗽,面红。故上方去黄芩、当归,加金银花10 g、连翘10 g、板蓝根10 g。14剂,煎服方法同前。以求解表清热、健脾化湿。

2018年4月1日十诊,实验室检查ASO

240 IU·mL-1;舌红苔黄,脉数,脘腹痞闷,大便不成形,混有不消化食物。上方加法半夏10 g、麦芽15 g、神曲15 g、威灵仙15 g。21剂,煎服方法同前。

2019年2月31日十三诊,患者腰骶部疼痛减轻,睡眠翻身困难改善,偶有腹胀,口苦,发热,无双手小关节肿痛,纳食、夜寐一般,二便正常。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134 g·L-1,红细胞沉降率18 mm·h-1,ASO 189 IU·mL-1。舌红苔腻,脉滑数。上方加大黄10 g、枳实10 g等,以从本论治。

2019年12月1日十六诊,患者口疮,鼻炎,舌红,颈痛,予重新拟方:蒲公英20 g、白花蛇舌草20 g、黄芩20 g、薏苡仁20 g、陈皮15 g、猪苓15 g、茯苓15 g、山药20 g、厚朴15 g、泽泻15 g、川芎15 g、桃仁15 g、红花15 g、鸡血藤25 g、枸杞子15 g、路路通15 g、甘草5 g。

按语:热毒为患常多变幻,易虚易实,本例患者湿热证表现尤为典型。首诊患者表现为脊柱、髋关节疼痛,且夜间加重,晨僵明显,或膝、踝等关节红肿热痛,具有明显湿热熏蒸表现,刘健教授在清热药中加入陈皮、薏苡仁等健脾之药;由于苔黄厚具有明显的湿热特征,故健脾清热化湿之药必不可少,且患者有明显血瘀症状,习以桃仁、红花为破瘀要药,故加入桃仁、红花。至4月复诊,因天气转热,患者饮食不加注意,食用肥甘厚腻食物,导致湿热结于脊柱关节及四肢,脘腹胀满,食积,故修改药方,加入从清热健脾论治之药,以法半夏、麦芽、谷芽、神曲、威灵仙等消食健脾,缓解患者腹胀症状,抑制病情的发展;且首诊后即有便溏现象,故未使用大黄。首诊时ASO等炎症指标升高,患者出现腰痛、鼻炎,舌苔厚腻、脉滑数等症状与体征,符合中医学湿热痹阻证候;复诊时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患者的热势也逐渐消退。针对不同证型,或从湿入手,或从热着眼,谨守脾虚病机,灵活用药,既不忘于指标,也不拘于指标,充分体现了刘健教授不拘成法的临床思维风格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 田好超,李哲,张宏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7):56-59.

[2] 王桂珍,黄传兵,汪元,等.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6):38-40.

[3] ANTONELLI M,KHAN MA,MAGREY MN.Differential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NF-α inhibitors and IL-17 axis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ondyloarthritis[J].Curr Treatm Opt Rheumatol,2015,1(2):239-254.

[4] 刘健,黄传兵,范海霞,等.风湿病中医临床实践[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82-297.

[5] 熊根飞,万磊,刘健,等.强直性脊柱炎从脾论治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0):52-53,67.

[6] 刘健,万磊,黄传兵.脾虚致痹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440-2444.

[7] WARD MM,DEODHAR A,AKL EA,et al.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spondylitis association of America/Spondyloarthritis Research and Treatment Network 2015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nonradiographic axial spondylo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atol,2016,68(2):282-298.

[8] 池继敏,张峰,张静.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血液及关节液中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类风湿因子含量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1):754-756.

[9] 董文哲,方妍妍,文建庭,等.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8):47-49.

[10]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精华:痹证卷[M].北京:中國中医药出版社,1998:122-243.

收稿日期:2020-11-10;修回日期:2020-12-15

猜你喜欢
刘健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录像作怪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