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影响分析
——以公共服务动机为中介变量

2021-06-16 06:10:50郑志龙
关键词:公务员动机公共服务

郑志龙 黄 旭

(郑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基层公务员作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为人民群众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人员,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努力造就一支忠诚担当的基层公务员队伍刻不容缓。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新时代如何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具体行政领域,受制于基层工作环境复杂性和服务对象多样性,基层公务员在执行任务中常常消极敷衍,展现出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的行为[1]。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激发基层公务员敢担当、善作为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也日益引起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尝试在对基层公务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组织与个体互动的视角考量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问题。

一、理论探讨与假设提出

当前,学者们基于自身关注点的不同对于公务员担当作为进行了简要概述与内容解读,现有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本研究认为,担当作为是主体自身基于工作职能要求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行为表现,主体不同决定了职能分工与担当作为表现的差异性。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同,基层公务员工作职能更多体现为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其核心目标在于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此,本研究认为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是指基层公职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过程中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行为。

(一)组织支持感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

组织支持感强调员工对组织重视其贡献和关注其幸福程度的知觉和看法。简言之,即员工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层面的支持。组织支持感概念自提出以来多以私人部门为背景展开,旨在揭示和指导私人部门组织管理和员工行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依据其感受到的组织管理实践和氛围来进行回馈[2]。已有实证研究发现,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感会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与留职意愿,使员工更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和支持组织发展,并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3]。有些学者尝试将组织支持感理论与实践运用到公共部门研究。组织支持感作为影响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外在组织环境因素,有助于提升对单位的认同感和责任义务,激励基层公务员做出有利于部门目标实现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担当作为。

(二)公共服务动机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

公共服务动机强调个人对公共机构重要或特有目标做出敏感反应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超越个体和部门利益的信仰和态度,其关注更为广泛的政治组织的利益,并且激发个人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相应的行为[4]。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服务动机更为强调促使利他或者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倾向。对于公务员群体来讲,公共服务动机是超越个体利益与组织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内在动机。张平等采用元分析研究方法验证了公共服务动机有利于提升工作绩效[5]。孙德超等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缓解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干事业的动力[6]。不难看出,作为个体内在动机,公共服务动机能够有效驱动公务员个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倾向。具有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公务员往往能够立足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角色定位,遵守工作岗位职责,更加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公共服务动机是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影响的中介变量

张树旺等基于珠三角地区236名基层公务员的调查数据证实了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敢于担当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7],但这一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东部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调研数据基础上,对于其他地区这一结论是否成立仍需进一步检验。此外,在公共部门情境下,组织支持感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也需进一步深入讨论。已有研究表明,公共服务动机的形成与家庭、社会背景、个体特征、组织环境密切相关[8]。组织支持感作为基层公务员感知到的外在支持,是影响和预测个体行为组织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获取部门支持和资源保障是确保其能够顺利执行工作任务要求的重要条件。

在基层政府部门中,获得更多组织关心和帮助的公职人员倾向于表达对组织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能够更加认同和支持组织工作,强化其内在工作动机,使其更有动力去支持和主动承担工作职责。而公共服务动机是基层公务员自身的内在自主性动机,也是连接外部组织环境与个体行为的重要纽带。有机整合理论认为,外在组织环境因素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最终影响和整合为个体内在动机[9]。可以说,外在组织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内在动机,并且促使个体内在动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在基层行政环境中,基层政府为公务员提供了执行任务所需的资源、手段和条件,是公务员能够有效行为的重要保障。良好、充足的单位支持能够引起公务员对本单位的支持和信任,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动力,并通过公共服务动机最终转化为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担当作为。

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具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

H2: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组织支持感通过影响公共服务动机进而间接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综合上述,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框架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搜集

本研究在正式调查之前,依托于课题组所在学院MPA在职公务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基层公务员对所在单位以及自身职业的实际看法,以确保问卷调查内容和表达方式符合基层工作实际情况。针对调研,一是选取河南省东部、中部以及西部9个街道、乡镇,到现场发放纸质问卷540份。二是依托于问卷星平台设计电子问卷,基于学院MPA在职公务员发放问卷,这些公务员大多就职于河南省基层岗位,涉及税务、公安、乡镇政府等部门,在严格识别和筛查学员目前工作单位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身份的学员并进行问卷发放325份。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65份,回收问卷806份,回收率93%。为了确保回收调研问卷数据质量,本研究剔除填表时间过短以及多个题项连续全部一致的纸质电子问卷,剔除有缺失值和多个题项连续全部一致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694份,问卷有效率为86%。正式调研的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对涉及的三个主要变量的测量借鉴和采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并经过国内学者实证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受访基层公务员基于李克特7级量表法对相关变量涉及题项内容进行自评,并选择对应题项(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一般;5=比较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具体如下:

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的测量借鉴Eisenberger开发的组织支持感量表[10],包括6个题项。如“所在单位重视我为它作出的贡献”“我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单位总能够提供帮助”等题项。

公共服务动机: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采用包元杰开发的公共服务动机简版量表[11],包含8个题项。如“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对我很重要”“我愿意为了社会公益而牺牲自身的利益”等题项。

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测量参照刘帮成等[12]的研究设计和Lance A.Bettencourt开发的公共服务导向的组织行为量表,结合基层公务员的半结构化访谈,形成了适合基层公务员群体的担当作为量表。具体来说,包括对组织忠诚、公共服务提供、战略性主动参与三个维度,共16个题项。如“我会为提升单位为人民服务的办事质量而主动努力”“我会认真对待和负责任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诉求和问题”“为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我会向单位提供建设性意见”等题项。

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文献设计,本研究把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部门性质、职务级别等个体特征变量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将性别、最高学历、职务级别、部门性质采用虚拟变量处理。其中,性别(男=1,女=0)、学历(大专及以下=1,其他学历=0)、职务级别(科员及以下=1,其他职务级别=0)、部门性质(综合管理类=1,其他部门性质=0)。此外,将年龄、工作年限视为连续变量。

三、实证结果与讨论

(一)问卷信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基于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来测量调查问卷的信度水平,以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量和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并基于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来计算各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来反应问卷的建构信度和收敛效度。

组织支持感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07,问卷信度良好。KMO和Bartlett检验值为0.904***,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抽取了一个因子;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在0.753-0.829之间,组合信度为0.9075,平均方差抽取量AVE为0.6209。以上结果表明问卷结构合理,变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公共服务动机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69,问卷信度良好。KMO和Bartlett检验值为0.816***,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抽取了一个因子;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动机各测量指标因子载荷在0.522-0.91之间,组合信度为0.908,平均方差抽取量AVE为0.56。以上结果表明问卷结构合理,变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担当作为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4,问卷信度良好。KMO和Bartlett检验值为0.93***,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抽取了三个因子;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担当作为三维度的因子载荷在0.84-0.95之间,组合信度为0.927,平均方差抽取量AVE为0.81。以上结果表明问卷结构合理,变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此外,根据表2可以看出,上述三个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这三个变量间相互独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同源方差检验

本研究借鉴和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测量和检验数据的同源方差问题,基于未旋转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测量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共抽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其中,未旋转的第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6.74%,未超越40%的判断标准。以上结果表明,此次调查数据并不存在严重的同源方差问题。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 21.0对主要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表2结果显示,在此调研中,除了基层公务员组织支持感得分低于5之外,公共服务动机以及担当作为变量得分均值均大于5。整体而言,根据表中数据显示,各主要变量之间都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各研究假设得到了初步支持,适合进一步进行回归模型检验。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及AVE平方根(n=694)

(四)假设检验

在开始多元回归假设检验之前,本研究首先对回归模型涉及主要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自相关以及异方差检验,各主要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容差值Tolerance大于对应值标准,DW统计量均接近于2,并分析了模型残差项的散点图。证明了模型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一步做多元线性层级回归分析。

本研究借鉴Baron和Kenny[13]中介变量检验方法,考察公共服务动机在组织支持感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间是否具有中介效应。首先,验证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4)。其次,验证组织支持感对公共服务动机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2)。再次,验证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5)。最后,如果前三个模型检验结果成立,则继续验证组织支持感、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6)。此时,如果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作用减弱甚至不再显著,则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成立。具体实证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组织支持感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检验(n=694)

如模型4所示,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影响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β=0.57,P<0.001),在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前提下,组织支持感可以解释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31%的变异,该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模型2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对公共服务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4,P<0.001),在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前提下,组织支持感可以解释公共服务动机18.4%的变异,说明强有力的组织支持感,越有利增强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此外,根据模型5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64,P<0.001)。同样,在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公共服务动机可以解释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41%的变异,说明公共服务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该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2。最后,进一步分析公共服务动机和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影响,如模型6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服务动机(β=0.49,P<0.001)和组织支持感(β=0.35,P<0.001)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仍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回归系数由原来的0.57下降到0.35,说明其对基层公务员的担当作为的影响明显减弱,验证了公共服务动机在组织支持感和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研究假设3。为了进一步检验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我们运用SPSS宏PROCESS进行Bootstrap检验。重复抽样5000次,运行数据结果显示,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16,且在95%置信区间为[0.13,0.21],而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28,且在95%置信区间为[0.23,0.34]。由于两者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公共服务动机在组织支持感和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中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假设3得到进一步支持。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河南省694名基层公务员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来自部门单位的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一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基层公务员自身的公共服务动机作为中介变量来实现。具体来说:首先,本文检验了来自于部门的组织支持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积极影响,此结论验证了已有学者对组织支持感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关系的研究。其次,本研究对组织支持感与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的获得对于促进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补充与验证了个体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最后,本研究验证了公共服务动机在组织支持感与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组织支持感对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影响机制,补充和扩展了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发现的政策启示在于:(1)应营造敢于担当作为的基层政府部门组织环境。在任务繁重、执行资源有限的基层工作环境中,来自于单位的支持和关怀是基层公务员得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为此,应重视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支持、利益保障,为基层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基层组织环境。一方面,应加强基层行政文化建设以及公务员培训工作,为基层公务员创造良好、公平的工作与成长环境,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意义与价值,提高对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应确保基层减负和容错纠偏机制在基层落地生根,消除基层公务员干事业怕出错的后顾之忧,确保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履职尽责、服务人民。(2)公共服务动机是促使个体行为的重要内在因素,应重视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意识的发掘与培养。一方面,应以强化内在公共服务动机为出发点,统筹相关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基层公务员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为抓手,加强对基层公务员公仆意识的塑造和培养,从根本上激发敢于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3)持续强化基层公务员以主动性承担和执行工作职责、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担当行为的塑造。明确基层公务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强化责任意识,以对党和组织忠诚、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积极、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提供让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本文采用截面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样本尽管作了随机选择并在信效度检验上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但在全国不同区域下缺乏更大范围的经验事实和相关数据来支撑和检验。其次,本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担当作为变量各维度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在模型中进行讨论分析,担当作为不同维度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最后,本研究虽然从个体和组织层面考察了影响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要素机制,但除了组织支持感、公共服务动机要素外,个体层面的岗位胜任力因素、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等都可能是影响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的重要因素。为此,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猜你喜欢
公务员动机公共服务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公共服务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篮球公务员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动机不纯
公务员
艺术评鉴(2015年1期)2015-02-03 10:52:03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