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6 01:10刘雪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刘雪飞

(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对于病程超过半年或不确定发病日期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临床多表现为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已经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调查显示,我国近1.2亿人长时间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同时表面抗体携带在10%,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数量已经达到2000万人,且每年都在以不等的速度再增长[1]。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无特殊根治方法,主要实行行为、营养以及药物干预。但大部分患者治疗期间会出现多种不良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可为此类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分析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所取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通过单复数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2,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6.89±3.4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5.12±1.2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21,患者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48.12±3.7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4.41±1.52)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相同治疗方法前提下,对照组患者辅助展开常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结合医嘱提供常规性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人性化心理护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程普遍比较长,同时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很容易表现出多重负面情绪。患者一旦产生负性情绪,就会对其治疗产生影响,降低治疗依从性[2]。为预防不良情绪对患者构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赢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倾诉,促使患者能够掌握其心理变化。鼓励患者保持平和心态面对治疗。护理人员也可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存在会对自身治疗效果构成不良影响。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可向其介绍治疗成功、恢复良好的慢性乙肝病毒患者的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3]。②人性化基础护理。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方面,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病情、参考患者的意见为其制订饮食方案,使患者维持高蛋白质、低脂、清淡饮食。告知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强、生冷、辛辣食物,维持均衡营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锻炼,确保精力充沛,加快肝细胞修复与再生。③人性化用药指导[4]。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普遍采取的是药物治疗方式,患者用药依从性将会对其治疗产生直接影响,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医嘱指导患者用药。主动向患者介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用药方法,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其病情控制的重要作用。提醒患者长时间坚持用药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准确用药[5]。④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内容、治疗方法、用药、防治以及预后等各类情况。根据患者年龄层次、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及理解力的不同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采取多种方式展开宣教,如口头讲解、图片说明、视频播放以及PPT等,确保患者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6]。⑤人性化出院指导。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出院后的管理中,督促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确保患者健康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建议其播放喜爱的音乐或调整卧室,以便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睡眠,预防过度劳累。提醒患者定期来院复查。针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提前展开出院指导,经重复、多次讲解,促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7]。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主要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利用百分比(%)表示,并经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需经t检验,如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肝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78.72%(37/47),观察组为95.74%(45/47)(P<0.05);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与SAS指标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的指标都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分,)

3 讨 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经过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8]。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相对较长,病情容易反复,会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现状,可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9]。在此次研究活动展开中,将9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辅助展开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78.72%,观察组为95.74%)(P<0.05);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与SAS指标评分无差别(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的指标都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人性化护理方法临床效果更理想。人性化护理模式重视患者的护理体验,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际相符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各方面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能够在舒适、人性化的环境中接受治疗[10]。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辅助展开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还能够预防患者负性情绪产生,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