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光
郭琳对拼布的爱是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式的大爱,她不满足于自己在拼布的小世界里欣喜、沉浸,而是像个武林高手一样,自己身怀绝技,还要趟出一条 “ 江湖路 ” 来,希望更多热爱拼布、热爱手工艺的人可以从容、自豪地走在这条路上。
从接触拼布开始,中国拼布究竟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就出现在了郭琳的脑海中,激发着郭琳一路前行、探索。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学习拼布的一批人,她和拼布的故事,映射着十几年来拼布在国内的发展轨迹。
2009年,日本手艺普及协会第一届课程在北京开班,郭琳和另外24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学习讲师课程。
“ 日本的老师非常严谨,教学的时候严格按照日式拼布的做法来要求学生。而这些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拼布,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做的都是日式风格的拼布,即便是布料都不太敢用其他的。我记得有一次做拼布作业,因为本来手里边布料也不太多,想用一块圣诞树图案的布料,老师说圣诞布料只能用在圣诞节这样的作品中,不能用在其他作业中。所以我当时为了过关,都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即使很多年后,我们去做手工的时候,都是拿日本的进口布料,或者跟它相近的纯棉平纹布料来做自己的作品,没有想过尝试着去拿一些其他的东西来结合。 ”
“ 就是说我们的思想会有一些禁锢,日本的布料配色非常好配,所以在我们以后的配色和设计中就怎么也脱离不了日本的这种风格。说实话,我整整被禁锢了大概有十年的时间,慢慢的我才开始能够去思考、去做其他的东西。 ”
毕业后,郭琳做起了拼布教学的工作,很多人慕名而来,直接找到郭琳跟她学习。
但如何摆脱日式拼布的影响,是萦绕在郭琳心头的一大问题。当时,她想的是:当然只有去做中国风格的作品。
“ 毕业后我开始尝试做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尝试着做中国风的东西,其实当时技法上面都会了,想表现一个画面的话,只需要从学过的技法里拿出来几种互相穿插着应用,就能把想表达的图案做出来。但是当时,我们几乎就是图案与图案之间的堆砌,并没有很多想法。 ”
“ 我自己是设计专业的,虽说我的设计水平并不是很高,但在当时,还是会经常登在杂志上,大赛只要参加就能得奖。但我并不是很多产的设计师。 ”
2013年,郭琳做了她的第二个大作品,获得 “ 我爱拼布我爱胜家 ” 拼布大赛一等奖。
“ 当时考虑,我所有的技法里,到底能怎样和中国传统的东西结合,后来看到了皮影,就用了拼布里面MOLA的技法,边剪边挖洞边缝,有好几层不同的色彩,这个技法稍微难点,但我特别喜欢,就用这样的方式做了一个皮影作品。刚好那个时候有一个比赛,我就参加了,得了一等奖。有可能是我的设计更讨巧一些,因为当时没有多少人去做这样的尝试。 ”
《皮影》
2013年,郭琳加入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郑州做了拼布的展会。
“ 去了这个机构之后,我们就做了第一届的拼布展会,我是策划,因为我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一直做的是会展,然后我也懂手工。 ”
展会火了,连着办了五年,郭琳参与了三年。一边办展会她一边观察和思考着拼布的发展。
“ 没想到第一届展会竟然火了,超多人来郑州,我们邀请了很多好的作品以及国内外的老师来讲课。过去郑州没做过这样的展会,所以我那个时候觉得,这个展会是我一年中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
“ 做展会同时,我接触到了很多手工人。那几年应该说是中国拼布比较欣欣向荣的几年,教室开得越来越多,当时北京开了十几家,每个区都有。但是每个教室都有各自的问题,因为只要开教室,就没有精力做手工,毕竟这个行业是要一直出新、求新地去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但因为有店面、要经营,就没有时间精心去做自己的东西,因此开教室的老师就会一直困在这些事情里。 ”
“ 拼布在日本和美国发展得最好,特别是日本的书在国内很流行,大家都会学习和制作这些很漂亮的作品,也就是这时我们还处在发展和借鉴的阶段。几年下来,老师们培养出了很多学生,学生也成了老师。中国拼布发展得很快,但手工作品却出的很慢,如果一直去抄日本、美国的东西,自己的东西却十分枯竭的话,这个市场也会枯竭。 ”
《月夜》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郭琳去了日本和美国,去了解他们是怎样做拼布的。
“ 因为我是做展会的,所以首先研究日本怎么做展会,怎样布局、怎么分类、怎么做活动等,当然我更多的是去看他们的作品。但我发现,就在我们把日式拼布像神一样去供奉的时候,日本的拼布有点没落了。 ”
“ 我第一年去的时候,觉得哎呀好厉害,每一个作品都太震惊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那么棒,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么漂亮的作品!但第二年去的时候,怎么还是这些拼布?第三年去的时候还是没有变化。其实他们的经济已经不像八九十年代那么好了,虽然一些老的拼布老师每年的作品都还是惊艳的,但是新的手工人没有跟上来,所以我去了三次就不再去了。 ”
接下来,她去了美国,因为日本的拼布也是从美国学来,后来发扬光大,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又传到中国来,所以她要了解美式拼布。
这时候,郭琳意外地通过邮件和美籍华人姚昕老师有了很多交流。姚老师精通美式拼布,于是郭琳组织了一次赴美拼布交流。
“ 我集结了十个人一起去,当时是姚老师来接待我们的,带着我们在那么大的会场里走了一遍,把每个觉得有必要给我们讲的作品全讲了一遍,并且把拼布的奖项以及美国人是怎么评奖的都讲了。当时除了看展会,姚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在日式拼布里面学不到的东西。 ”
“ 目前来说,美国拼布应该是全世界里边做的特别棒的,其实是欧洲把拼布传到美国,但是现在欧洲即使是法国、英国也很少了,拼布店也没几家,美国还保留这些传统,而且每年的展会做得非常大。 ”
美国的展会要比日本大很多,郭琳用最快的速度看,还看了两天。这次的美国之旅,让郭琳深入了解了美式拼布是什么样的。后来她还专门请姚昕老师到上海做了一次美式拼布课程。
《梅花瓶》
接着,郭琳遇到了金媛善老师,在金老师的引荐下,郭琳接触了中国传统拼布,并在中国传统服饰和手工的学习中,意识到中国的东西原来这么好!
“ 金老师带我们研究传统拼布、学习传统手艺、拜访传统手艺人、参观博物馆、走访传统服饰收藏家,更与现代配色和设计相结合,多方面教我们各种知识,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是传统。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尘封多年的宝藏,在里面不能自拔。 ”
“ 中国传统拼布的精细度根本不亚于日本,而且更加精致和细腻,很多制作手法也是国外所没有的。传统手工中的色彩十分高级,植物染色虽没有化学染料那么亮,却有化学染料无法企及的美,这些颜色也是中国独有的,生活中不常见到。还有很多我不敢尝试的配色,却在传统服饰中交织融合,一点也不突兀,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很美的。 ”
“ 并且中国的手工门类太多了,拼布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块,拼布是归到绣里边的。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只把眼光看到拼布这么一小块是不是有点太小了?但又想想,拼布虽然小,但这么小一个东西就能做一辈子、能以小见大,而且即便我们学了那么多手工技法,有些人却能用一个技法做一辈子,可以无限地发展。 ”
“ 但是现在人们看到好的传统手工的机会太少了,虽然在博物馆中也能看到一些作品,但好的藏品不会常年展出,为了保存,一般都会珍藏起来。还有一些仿制品,从针脚和面料就能看出来比较粗糙。我在负责展会的时候,会邀请一些藏家,拿出他们特别好的藏品,让大众多了解些传统的东西。 ”
只是,郭琳的困惑依然在。现代人有着不同的审美和生活方式,照搬传统拼布并不适合中国的拼布市场。那么中国拼布该如何发展呢?郭琳说: “ 如何传承下去,我们这些拼布人,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手工的传播者,需要继续努力。 ”
拼布习作
深入了解中、日、美三国的拼布之后,郭琳做了比较和总结:
“ 中国的拼布跟国外的拼布的区别在于中国没有压线这一块。风格来说,日本人特别较真,拼布特别精细。美国的话,他们思想非常开放,很多艺术家做拼布,作品里边什么都有,什么材质都能用,什么风格都可以,会让你觉得这个拼布市场简直就是他们的。 ”
“ 在做拼布的人方面,因为日本的家庭主妇很多是不用上班的,还有很多退了休的女性,她们排解自己时间的方式就是找一个自己的爱好,当然日本的经济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所以很多人会考虑这一块。美国是退休之后去做这件事,有大把时间,有丰厚的退休金,又不用带孙子,她们就去玩这些东西。我们的社会情况不同,我们都是年轻力壮三十多岁来学拼布,面临着家庭、工作还有自己的爱好。所有这些做手工的人能坚持下来这么多年,如果还有开店的话,那完完全全是因为自己太爱拼布了才能坚持,虽然大家也是拼了命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其实拼布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不赚钱。 ”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用。在美国的时候,姚老师带着我们去了三个拼布爱好者的家里去看她们是怎么玩拼布的,当时非常震撼的一点是,她们每个人手里边光拼布被子就有三四十条,真的把拼布融入到了生活中,墙上会挂,每个季节也会拿出不同的拼布来装饰自己的家,而且她们传统里老人会给小孩做拼布被,她们都说自己就是从小盖着拼布被子长大的。日本也是这样,家里边会挂拼布,会穿拼布衣服,用拼布的东西。在中国这点不同,专业的拼布材料都很贵,做出来的成品就更贵。回头想想我自己做了那么多拼布,没有几件真正用起来的。特别是壁饰类的大作品,因为环境并不是很干净,我根本就不舍得挂起来,所以我的作品全都好好地放在柜子里。 ”
《无题》
回头再看中国拼布究竟要怎么做这个问题时,虽然依然伴随着困惑,但郭琳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 我们无法将传统拼布拿来就用,也做不到那种精细度。所以在设计上,需要融会贯通,将传统的东西与现代拼布相结合,融合再应用,做中国风格的现代拼布。另外在应用上,也需要与生活相结合,传统的女红本来就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除了服饰,还有家居用品,古人就连平时掉的头发,都会精心制作一个袋子收起来。大家都愿意用手工做的东西,才能有传播,才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
“ 另外就是拼布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走的是高端路线。首先在技法难度上就很高,课程很专业,费用也高,没有顾及到大众人群,这就屏蔽掉了一大部分消费者。而市场上的大众手工,技法简单、上手快,虽然样子并不出众,但受众广泛。特别是最近几年,基础手工市场发展得很快,仅在淘宝上就有一大批手工店铺。只是对于我们这些专业拼布老师来说,作品就有点过于简单,用我们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手艺从基础做起,会有些大材小用,所以也还是会困惑,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
《梦》,获2019年亚洲拼布节三等奖
困惑,但却没有放弃探索和尝试,对于之后的发展,郭琳决定尝试从最基础做起,继续在中国拼布市场中深耕,希望能摸索出一条路,让中国拼布为更多人所了解、喜爱。
“ 我后来创立妙果妈妈这个品牌,就是想从最基础做起,考虑零基础人群,就是得从从来没玩过手工的这些人的需求出发。 ”
“ 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做设计,不会做很大的,但有很多做完之后觉得不行、不能用的,就成了半成品。因为现在做的是市场,就要去遵循市场的规律。我准备从基础、中级,再慢慢到高级,依次去做。中国的拼布市场也要高、中、低端一同发展,才会是一个良性的市场。 ”
“ 希望之后我能用中国传统的东西,做一些基础玩家也能玩的产品出来。当然这需要时间,所以先做好基础的吧。然后布料方面也有一些限制,我超级想把中国风的东西用在产品上,但手里能用的布料实在很有限,也希望中国早日生产出中国风格的布料。 ”
“ 再有就是新的经营方式,大家都在摸索,一步步在做。但总归有一天,中国的拼布肯定会越做越好,毕竟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国际的影响力在提升,大家对中国传统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喜欢汉服,喜欢传统的、新鲜的事物,有可能这些年轻人就是即将爆发的一批手工爱好者。 ”
“ 我希望有一天,中国再开拼布展的时候,人家一看就是知道这是中国作品,中国拼布在世界上完完全全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我对中国拼布一直向往的市场。大家都在这条路上摸着石头过河,我想我是可以看到这一天的。 ”
最后,郭琳对自己的个人规划是这样: “ 个人的话,再过几年,我会再做一些大的作品,尝试一些更新的、中国式的拼布大作品,然后再去参赛,所以可能我需要再蛰伏几年吧。 ”
拼布小品
其实郭琳的拼布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对中国拼布究竟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饱含着郭琳对拼布的追求和热爱,也是很多拼布人和手艺人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的。在传统和创新上面,我们不仅有先行者,还有同行者和后继者。正是一代代手工艺者孜孜不倦的思索和匠心,才铸就了我们今天丰富灿烂的手工艺文化。
饱含深情,用心缝制,自然独特而长久。愿早日再见郭琳的大作品,更愿中国现代的拼布,早日开出夺目且独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