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延 司舒璠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渊源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值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对应、历史实践等要素进行赋值,再用SPSS客观解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建构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1.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2.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3.规范教材的编著和榜样教师的示范;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SPSS;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1)01-0001-06
作者简介:吕延(1971-),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教育学。
Abstract:Thereisacloseconnectionbetweenthecoresocialistvaluesand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sothecultivationandpromotionofthecoresocialistvaluesmustbebasedon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hepathofrealizingthecoresocialistvaluesofcollegestudentsisworthyofseriousandcompre-hensiveexplorationbytraditionalcultureeducator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yconductingaquestionnairesurveyon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andassigningvaluestoelementssuchascontentcorrespondenceandhistoricalpractice,andthenusingSPSStoobjectivelyinterpretstatisticaldata,thepathofcoresocialistval-uesrealizationin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neweracanbeconstructed:1.Seek"root"fromtraditionalculturetocast"soul";2.Createagoodsocialatmosphereof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3.Standardizethecompilationofteachingmaterialsandthedemonstrationofmodelteachers;4.Constructionofcoresocialistvaluesforcollegestudents.
Keywords: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coresocialistvalues;SPSS;realizationpath
一、問题的内在逻辑
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审美及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最根本价值追求,它“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
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并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详尽阐述,“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扎根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
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教育,其重点在于研究如何利用价值哲学在传统文化世界中实现核心价值观。文化和价值的有机结合,加深了高校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质的理解,也有益于课程思政化教育过程中形成大学生全面且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关系
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人在传统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和意识实现,是“传统文化世界建构起来的自我价值心理与观念”,也是“传统文化世界发展进程中出现并逐渐形成的一般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或历史精神。”[3]
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其在过去两千多年里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现在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倡导和追求的那些美好的价值品质。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国人的内心,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国人的道德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哲学的“最大公约数”,是几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二者存在渊源关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4],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价值追求,也是人格修养、个人品质和社会理想之精华,它凝练了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政化实践数据基于“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思政化教育实践调查问卷”的SPSS统计分析。田野调查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8份,有效回收率达97.6%,数据真实有效。问卷中对所设计问题的选项分别进行赋值,将选项“A”“B”“C”“D”“E”分别赋值为“1”“2”“3”“4”“5”,统计问卷时运用spss软件,用回归方程来研究两组不同数据X和Y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两组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思政化实践,我们可以论证文化哲学和价值哲学的实现逻辑。这种实践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助于高校教师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世界进行反思性创造,也可藉此探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逻辑,见表1。
表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显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人数有86.3%;从表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课时安排的相关性”中,我们看到学生对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的认知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时安排呈现负相关关系,∣r∣=0.36>0.3,即选择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的同学,认为目前的课时安排少,说明学生越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有必要,越想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相关学习。
表3“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正向作用”显示r=0.429>0.3,即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化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了正向作用。教育过程中,二者的结合程度越紧密,促进和推动作用就越强,越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从表4“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各要素中,儒家思想影响力最大,78.4%的人认为儒家文化最能滋养受教育者内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问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中每一层面的元素重要性进行了调查,从图1中可以得出,在国家层面上,48.75%的人认为以民为本的思想最重要,也就是民主最重要。图2中,在社会层面上,37.81%的人认为平等最重要。在图3中,从个人层面来看,50.80%的人认为诚信最重要。在图4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38.72%的人认为科技报国思想需要加强,比例最大;有35.54%的人认为儒家的“仁、义、理、智、信”思想需要加强,比例次之。
从表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促进作用”可以看出,83.8%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讨,有80.0%的人认为它提升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有正向促进作用。
表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中,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有非常大影响的人当中,95.2%的人认为后者促进了前者的学习和探讨,87.3%的人认为后者刺激了对前者的理解和认知;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影响一般的人中,80.5%的人认为后者促进了前者的学习和探讨,78.0%的人认为后者刺激了对前者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促进了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而核心价值观也促使人们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四、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的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解读文化和价值的理论渊源、教学实践等客观数据,以大学生教育的幸福接受为根本设计课堂思想文化互动和交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一)坚持从传统文化中寻根铸魂,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和信念
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和信念。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5]。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宣传教育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全社会都有义务帮助和支持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习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6]。
将完善学生守则、市民公约和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培育和弘扬它的社会氛围;重视网络环境的生态作用和保障网络环境风清气正,筑起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规范教材的编著和榜样教师的示范
1.规范教材编著,优化培养方案。“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又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7],足见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应该体现在教材和思政化课堂教学上。在要增加传统文化课时的同时,开展专题讲座、第二课堂网课、传统文化进校园艺术活动等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有渠道地自主选择更多的传统文化学习,在兴趣和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根植在学生的心中。优化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是长久而持续的过程,必须形成一种规范,这可以使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
2.榜样教师的示范,重视传统文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教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核心思想对学生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工具性实践作用。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认真学习、深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传统文化的思政化教育强调教师文化的示范作用,引发他们的“思”与“想”,触及灵魂,沉淀思想,转化为价值观和世界观。宏观上,高校教师文化对大学生的引领表现为精神家园的重建;微观上,高校教师应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三全育人”,把优秀傳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
从表7“教师、教材对学生价值观影响”可知,授课老师知识水平和教材质量与对学生价值观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27和0.413,都大于0.3,即授课老师知识水平越高,教材质量越好,越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老师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价值观影响也有正相关关系,但是r=0.252<0.3,说明该因素影响不大,那么在今后对于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养成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授课老师知识水平和授课教材质量方面的问题,加以改善。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习总书记强调良好家风、家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奠基性作用。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及耕读传家、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这些重要精神资源涵养着中华民族[8]。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基本路径值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全面的探究,应对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整体性进行针对性地传统文化世界的构建。习总书記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取决于高校传统文化世界的品质。高校文化如果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有所缺失,那它不可能实现核心价值观目标,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操作。
1.从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内涵分析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世界的构建方式。首先,要构建公共文化,形成文化共识。宏观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分享;微观上,学校要大力推动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可以为他们价值世界的建构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其次,文化性是人的本质。文化上的创造是人核心价值观实现的条件,也是人核心价值观实现的表现。大学生只有在公共文化世界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创造,才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价值。
2.从传统文化世界的特点分析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世界的构建方略。首先,要体现高校传统文化世界的整体性。传承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全方位、多领域地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唯如此,核心价值观才有坚实的载体,才能获得师生理解和认同,并转化为各自的价值世界。其次,要体现文化构建的现实针对性。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传承的内容不是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圣人文化,而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平凡人也可朗朗上口的“古良史也”。[10]
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背景具有多元化特点。大学校园中,往往是多种文化相互竞争、不可通约。一旦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盛行,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势必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迷失。因此,必须加强高校传统文化的思政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这个狭小范围内,而要将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延伸到城乡各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9-02-24(01).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18(01).
[3]司马云杰.公民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公民价值实现的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
[4]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0.
[5]赵正永.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5-08-04(07).
[6]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7]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_3.htm.
[8]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29.
[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10]陈壁生.“孔子”形象的现代转折——章太炎的孔子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