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助推乡村绿色扶贫研究

2021-06-15 02:28周晓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绿色发展

周晓丹

摘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部署,全国全面开展乡村扶贫工作,确保在2020年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一起迈入小康社会。对于广西隆林县德峨村来说,利用本地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遵循其中的绿色发展的属性规律,发展旅游产业,构建扶贫机制,不失为加快脱贫致富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绿色发展;乡村扶贫;德峨村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0-0028-04

引言

党中央实施精准脱贫方略以来,明确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乡村还有3 000多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短板。如何让“短板”振兴,消除这种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矛盾。贫困乡村的共同特点是发展不充分,那么贫困乡村要如何去发展呢?

各方学术调研与探讨提出中肯建议。如胡剑波和吕军(2019)认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更能进一步挖掘生态环境链和财富经济链,彰显农民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发展红利。尚清芳(2018)认为,乡村旅游扶贫就是要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实体形成乡村旅游产业支柱,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服务或经营管理中,实现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共乐山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组成员(2017)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村扶贫攻坚的突破口。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提高农民有效就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绿色+文化”模式让扶贫找到一种好方式、乡村成为一个好地方、乡居成为一种好生活。

这些建议如何与当地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呢?本文以广西隆林县德峨村旅游扶贫为例,做出具体探讨研究。

一、德峨村旅游资源与评价

(一)德峨村自然旅游资源与评价

德峨村海拔1 600米,属于高寒石山区,整体海拔较高,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少尘少菌,水质较好。德峨村生态环境较好,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负氧离子有“空气长寿素”之称,对促进人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具备发展康体养生、消夏避暑的优越的生态条件。“康养、避暑”作为此自然资源的旅游文化内核。德峨村周边较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汇总如表1所示。

(二)德峨村人文旅游资源与评价

德峨村属于苗、彝、仡佬族等多民族聚居区,享有“活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誉,民俗迷人、民风醉人。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各具特色。德峨圩场是隆林各族自治县最大的圩场,被誉为“天上的街市”,突出彰显着“赶圩文化”特色。脍炙人口的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就是在德峨圩日中获得启发和感染创作的。每次圩日聚集了约2万—3万人,正月跳坡期间可达5万多人。赶圩群众穿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民族服装在跳坡场上吹芦笙、爬坡杆,载歌载舞,让人目不暇接。同时,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锦、蜡染及各少数民族的挑花、刺绣、纺织等民族工艺品都可以在圩场上看到。此人文资源的旅游文化内核聚焦于“文艺创作氛围”“民族工艺品体验”。

二、德峨村致贫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峨村致贫的原因

1.受教育水平低。德峨村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35岁以上的農民基本是文盲半文盲状态,25~34岁之间基本接受小学教育,少部分接受初中教育,6~24岁年轻人已经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普及中高等教育,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2.内生动力不足。由于村里耕地少,村民大多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村里常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思想保守僵化,脱贫愿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

3.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种植业是德峨村主导产业,留守村内的村民以种植玉米、茶叶获得收入,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村民收益十分有限;畜牧业养殖有黑猪、牛、羊等,但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养殖;旅游业季节性较强,仅在少数民族节庆时期能够吸引一定的游客前来游玩,旅游收入有限。

(二)德峨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位偏远。德峨村所在的隆林县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德峨村位于高海拔的石山区,前往兴义、百色等大型城市需要3个多小时车程,前往南宁市需要6个小时车程,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较差。

2.道路和服务设施较差。村级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全村虽然作为德峨镇三大节庆活动主会场,但至今仍无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导览牌等旅游基础设施,游客体验较差。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以及旅游服务设施较差,建设困难,村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3.可进入性不强。德峨村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石山连绵不断,山高谷深,村屯整体海拔较高,地势高峻,山地道路蜿蜒曲折,可进入性不强,与外界交流不畅,形成恶性循环。

4.人才缺乏。德峨村村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35岁以上的农民基本是文盲半文盲状态,25~34岁之间基本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少部分接受初中教育,村民素质整体较低,思想较为僵化。此外,德峨村村民以往的生计方式以外出务工为主,并不具备旅游服务所需的技能,留守村内的老人虽然靠种植玉米、茶叶来获取收入,但是欠缺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人才短缺是阻碍德峨村各类产业发展壮大的不利因素。

5.产业支撑薄弱。农产品种植是德峨村目前的主导经济产业,留守村内的村民多数靠种植玉米、茶叶来获得收入。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十分适应于发展三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红色,即辣椒、车厘子;黄色,即柑果;绿色,即茶叶。但是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比较小,盈利能力有限。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苗族跳坡节和彝族火把节久负盛名,每年这两个节庆举办时都会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但是受时节限制明显,产业支撑较为薄弱。

三、德峨村绿色扶贫模式

(一)扶贫机构设置模式

由德峨村村委会牵头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相关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组建机构模式来实施扶贫如图1所示。

1.村委扶贫领导小组。扶贫领导小组负责德峨村旅游扶贫工作过程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和处理,对文化旅游扶贫发展战略、扶持政策、管理方式、管护制度、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等进行统筹和协调。

2.村委扶贫合作社。在德峨村村委的领导下,引导村民组织成立合作社,由村民自愿参加,再从村民当中推荐出社长和合作社委员会。合作社主要负责协助政府专项扶贫资金的发放,组织管理村民统一参与到文化旅游和“三色”农业的开发经营当中,参与产业发展决策,进行收益分红,与村委会、龙头企业对接,处理村民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3.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由县政府招商而来,在专门负责贫困村产业的经营管理,产品销售、村民的招聘与技能培训、工资发放等。

(二)贫困农户参与模式

1.贫困农户参与机制。贫困农户是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以“合作社+农户”为主要参与机制。在德峨村合作社统一、合理的调配和协调下,贫困村民以宅基地、闲置民居、“三色”农产品、劳务、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持股分红,享有土地等增值利益。接受合作社的安排,做到离土不离乡、离田不失权、离地不失利,加速农民非农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原则,创造更为优惠的政策,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业种植等绿色发展中,并成为绿色发展的真正受益者。

2.贫困农户收入分配。农民依托经营、就业、保障平台,将单一的种植农产品收入,转变为拥有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即土地流转、闲置民居出租按年收取租金;到龙头企业与文化旅游企业打工赚取薪金;参与村集体经济、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分享保底分红的股金;达到社会保障条件后,在保障平台可按月可领取养老金、低保金,还可报医疗费。以“四金”方式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贫困农户的“返贫”。

四、德峨村绿色扶贫策略

(一)绿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上文笔者提到的致贫原因的关键是该乡村的区位偏远,道路设施较差,可进入性不强。制约着德峨村的发展。所以“要想富,先通路”,道路通达,才能引来八方来客。其次就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旅游信息化系统),再有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物流工程),这些基础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保障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绿色扶贫产业策略

依据上述对于德峨村的资源分析及致贫原因的阐述,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闯出属于德峨村乡村扶贫之路、乡村振兴之路?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形象地称之为“五子”登科。在此战略方针指导下,“绿色发展”道路呼之欲出,以“绿色”为底色,描绘的产业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蓝图。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挖掘民族文化旅游潜力,使环境保护生态链与文化旅游价值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层级增长。在生态环境承载容量的基础上,用文化旅游的魅力吸引游客的到访、停留、体验与消费,在将文化旅游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让参与此项产业的农户、龙头企业、村屯合作社和村委会成为产业受益者,他们在受益的同时,回馈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从而形成绿色发展良性循环,贫困乡村得以脱贫直至致富。

遵循以上绿色发展思路,做出以下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构想。

1.形象定位。德峨村是苗、彝、壮、汉、仡佬五个民族的聚居地,以“赶圩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结合其民俗风情以及自然条件将其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为“苗乡美地阿哩哩”。

2.产业定位。以当地少数民族“赶圩”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打造以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创产品、康养避暑等为主要功能的特色民俗旅游区,本项目重点围绕民族文化展示与体验、民族文创产品体验与销售、避暑养生而展开。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旅游。借助于民俗旅游的推进,发展壮大民族文创产业,通过投资建设民族工艺作坊、民俗文化创意商品生产车间、民族文化创意创作馆的形式,带动民族文创产品如民族服饰、刺绣、蜡染等的销售。

3.产品定位。核心旅游产品定位为: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创产品、康养避暑、绿色有机农产品;次要旅游产品定位为:节庆体验、生态观光、科普研学等。

4.各功能区策划。一是民族工艺作坊区。依托德峨村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以隆林各民族文化为基线,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提取各民族文化中的不同特色,打造极具创意性的民族文化旅游功能区,建设集苗族、彝族、仡佬族文化为一体的非遗陈列展销馆、民族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生产车间、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创作馆,展示隆林苗族、彝族、仡佬族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等,特别是芦笙文化的展示。还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的工艺品作坊,主要为游客提供参与制作苗族、彝族、仡佬族工艺品的场所,丰富游客的民族文化体验。二是民族文创基地。德峨村具有“活的民族博物馆”之称,现有苗、彝、仡佬三个少数民族,区域内“圩文化”色彩鲜明,跳坡节、火把节以及尝新节等三大民族节庆特色明显。经过多年政府组织和引导后,“跳坡节”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已经将近失传的“三锅桩”舞蹈重新回到了“跳坡节”的活动内容中,丰富了“跳坡节”活动的项目,增添了活动的惊险性、刺激性和观赏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和区内外的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影视记者、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商贾投资者。当地的地形地貌高低错落,是进行“跳坡节”活动项目的绝佳场地,以“跳坡节”为展示内容和市场引爆点,融合特色民居、民族美食、民族特色工艺品等为一体,打造民族文创基地。设置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文学、民族书画、摄影等研创室,吸引众多文创爱好者的加入,促进当地民族文创的创新和发展。三是民宿康养区。德峨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留有大量闲置民居,空置房屋如何产生经济效益呢?根据这个现状,由政府招商引进的龙头企业选择条件适合的贫困户空置房进行内部装修和升级改造,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居住功能的养生民宿群。此区内合理配置康养所需设施设备、活动场所和产品服务等,打造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民宿康养服务区。让有康养需求的游客真正喜欢上德峨村的空气、水源、有机农产品和友好人文氛围,认为乡村是一个好地方,乡居是一种好生活方式。能促使这些康养目标客户群不断扩大与不断重复消费。四是苗族客栈区。苗家客栈是为游客居住提供的居住服务设施,按照苗族建筑风格特色进行修建和室内装修。根据具体的地形分布走向,客栈可设独栋苗屋和联体苗楼屋两种形式,以满足游客不同的居住需求。看到傍山而建的苗族客栈,让“赶圩”的客人有种“留下来”的冲动,在此歇脚一晚,参加体验当地民族文化的“心动”活动。五是“三色”有機农产品种植区。“三色”有机农产品(即红色:辣椒、车厘子;黄色:柑果;绿色:茶叶)依当地的地势规划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备经济效益。通过旅游活动及民俗文化的带动,使原先单纯的有机农产品赋予了“文化”附加值,提升当地“三色”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竞争力。

(三)绿色扶贫培训策略

乡村帮扶的同时,要扶农户的“志”与“智”,让其产生内生动力。消除“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现象。通过各项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贫困村在“输血”的情况下,逐渐自身具备“造血功能”的目的。

结合德峨村的具体情况,建议采用“政府+学校+合作社+农业研究机构+农户”的多样化培训模式,相互交叉补充,提高村民旅游服务技能、民族工艺品制作技术和农产品种植技术。

1.政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提供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和有针对性地通过培训班、送教上门、一对一帮扶等方式,促进村民具备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旅游服务技能、民族工艺品制作技术和“三色”农产品种植技术。

2.学校。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对农民的培训不是正规学历教育所能够解决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乡镇现有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当地政府提供资金,由当地的旅游职业教育院校提供培训资源对村屯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这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加强了“教”与“學”目的性,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一个“产学研”实验基地。

3.合作社。合作社将分散的农产品种植村民与乡村旅游经营者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改变以往农民个体型的粗放式生产与经营状态,建立经济合作体,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与“三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保护农民自身利益,使德峨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农业研究机构。这类培训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农民对“三色”农产品种植高新科技的需求特别大,通过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对他们进行种植知识的培训,以解决农民在“三色”农产品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保障。

总之,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内涵,开发蕴涵其中的财富,不失为乡村振兴、脱贫致富的绿色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开拓与创新,超常规的跨界溶合、整合资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朵朵“绿色产业”之花一定会在中国乡村广袤的大地上绽放、盛开。

参考文献:

[1]  胡剑波,吕军.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N].贵州日报,2019-06-06.

[2]  尚清芳.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的扶贫开发模式与策略——以秦巴山区陇南市为例[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3]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组.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乐山市为例[J].经济研究,2017,(9).

[4]  郑涛,姜云艳.长江三峡文化旅游“绿色发展”路径探讨[J].生态环境保护,2019,(2).

[责任编辑 毛 羽]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绿色发展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