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群体的整体幸福感态势趋于良好,但在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需求、文化生活、健康状况、社交空间、家庭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传承乡村民俗文化中增强幸福感;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倡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0-0025-0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率高达13.22%,比城市地区高出3.27个百分点[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农村老年人是相对弱势群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提高这一群体的幸福感提供有效路径,不仅有利于满足农村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
一、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层次更高。农村老年人作为相对弱势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如何,应当引起社会关注。
1.物质生活条件仍显不足。步入老年本该坐享儿孙环绕之乐,然而,对部分农村老人而言,由于他们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不得已日复一日地进行农耕劳作。近年来随着种子、农药、化肥等种地成本的不断上涨,种地已成为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依靠土地获取的收入已难以满足日常开支,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与眷恋感,土地对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作用逐渐被弱化。此外,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具有单一性、脆弱性、低水平性的特征,他们大多没有退休金,日常开销主要来源于子女给予的赡养费以及前期的收入积累,农村养老金金额相对于日渐上涨的物价更显得杯水车薪。他们承受风险能力不强,生病时往往无力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因病致贫者大有人在,任何细微变故,都可能使其家庭陷入“灭顶之灾”的危险境地。
2.精神生活需进一步丰富。受传统小农经济和儒家孝道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人们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起来的亲人社会的信任度最高、依赖性最强。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有更多机会和子女进行交流沟通,这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年大多选擇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离农化”趋势愈演愈烈。“农民家庭普遍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即年轻的子代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年老的父代以在村务农为主。”[3]这使得传统家庭结构逐步瓦解,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老人空巢化现象日趋严峻。农村老人与子女在地理上长期处于隔离状态,缺少子女的细心呵护与关怀照料,这无形中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的无力感、孤独感、被“遗弃”感。
3.文化生活与设施仍需加强。“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4]近年来,中国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但城乡发展极为不平衡,城市老年人享有的上老年大学、打太极、旅游等文化活动,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就是奢望。尤其是处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文化生活设施匮乏、活动形式单一,看电视、玩纸牌、打麻将、街邻闲聊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选择,这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填补亲情的缺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场地迅速落成,但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使得他们对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学习场所的利用率不高。
4.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约为4 063万,占老年人口的18.3%[5]。这说明,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的健康现状更令人担忧。一方面,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身体各项指标功能不断下降,加之农村老年人长期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容易出现风湿关节肿痛、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另一方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否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农村老人防范风险、实现老有所医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其覆盖面有限、报销比例偏低、报销流程烦琐等原因,为了节省开支、不拖累家庭,老人们大多会选择“小病靠忍、大病靠拖”的方式,久而久之,只会加重自身病情,失去了更多享受幸福的机会。
5.社交朋友圈较小。首先,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社交对象主要包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人、亲戚和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邻居、老乡,“远亲不如近邻”的熟人村落文化,在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的同时,也使得老年人与外界陌生人的接触较少,进而逐渐形成相对封闭的亚文化群体。其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村居民中的青、中年群体逐渐加入网民大军的队伍之中,而老年人却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难民”,由于上网设备不足、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网络学习的指导等多种因素,老年人群体难以享受到网络数字化的红利,容易引发人际关系固化、代际鸿沟加大、社会参与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最后,为了照顾孙辈、与子女团聚,部分农村老人加入“老漂族”的行列,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而语言、习俗这堵无形的“文化墙”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与不适感,幸福感更不易提升。
6.家庭与社会地位仍显弱势。老年人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岁月的沉淀中,经验与智慧成为老年人特有的财产,“树老根多,人老智多”“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这些经验智慧不仅为后代提供了行为准则,也使老年人赢得了尊敬与权威。然而,随着社会变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地位与权威也逐渐衰落,年轻人认为老年人远离新潮流,他们的知识经验过时了。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村干部朝向年轻化、精英化、知识化发展,老年人社会权威走向没落;二是老年人的家庭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根据家庭权力的资源理论与文化规范理论,个体提供的资源越多,其所获得的权力就越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知识水平不足等原因,所控制的资源逐渐减少,致使家庭代际关系走向“失衡”与“倒置”。纵观当前,抚幼支出挤压养老支出、晚辈训斥长辈、虐待老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味顺从子女意愿的“保姆式”“讨好型”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农村老人的无奈之选。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满足农村老龄群体的生活所需、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经济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更多的农村青年留下来,实现“飞燕归巢”。另一方面,推动建设公平公正、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确保养老金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简化报销流程,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积极开展对农村老年人定期免费体检工作,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使其在积极健康的生活中安享幸福晚年。
2.在传承乡村民俗文化中增强幸福感。乡村民俗文化是村民在长期劳作过程中形成的、能反映其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村民幸福记忆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急需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力度,建立“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多元保护模式。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激发老人自觉传承乡村传统工艺、民间习俗、节日礼仪的乡土情怀,充分调动农村老龄群体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继承与弘扬乡村民俗文化过程中,唤醒老年人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找到精神依托、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终”“老有所乐”,让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充实感、价值感、归属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得以提升。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首先,各级政府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具体村落的位置优势与特色之处,打造一批具有人文气息的旅游小镇,切实提高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其次,完善农村老年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瞄准百姓对新时代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建设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与娱乐设施,鼓励相关企业人员、公益爱心人士以及高校师生等群体组织,定期对农村老人进行文化培训、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最后,推动农村地区网络化、信息化进程,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薄利多销、出村进城战略,尤其是针对农村贫困老人,政府要给予他们技术支持、进行一对一帮扶,协助他们利用电商平台足不出户完成对农产品的销售,提升农村老人致富能力与收入水平,进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4.提倡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细胞,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中仍是主流。因此,从家庭的角度讲,子女要持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敬老孝亲思想,在尽自己所能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更要对父母进行精神慰藉,通过“常回家看看”、与老人谈心的方式,洞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老人获得被重视感与幸福感。从社会角度讲,应以制定村规民约或完善立法的形式,塑造“以孝为荣、不孝可耻”的价值取向,提高村民赡养老人、敬老养老的责任意识,使农村家庭养老有法可依。此外,完善社会养老模式,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建设农村集中老养基地等措施,弥补家庭养老的缺位与不足。最后,国民个人需要培养自我养老意识,建立农村养老互助小组,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照顾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实现低龄老人老有所为与高龄老人老有所伴的双丰收。
5.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具有调节情绪、获取幸福的重要作用。从老年人的角度讲,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不可逆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渐适应角色转换给自身带来的心理落差感和被剥夺感;另一方面,要自觉树立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减轻子女的负担,促进家庭的和谐。从年轻人角度讲,老人碰瓷、倚老卖老等负面新闻的出现,使得部分年輕人对老龄群体产生了不好印象,认为他们是不守规矩、不讲信用、蛮横无理的群体。但年轻人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个老龄群体,我们必须克服对老年人的偏见,用理解、包容的心态接纳老年人,消除不同代际群体之间的鸿沟与误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借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当前农村老龄群体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也是促进共享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乡村人口老龄化与乡村空间演进——乡村微观空间视角下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探究[J].人口研究,2019,(5):66-80.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3] 李永萍.养老抑或“做老”:中国农村老龄化问题再认识[J].学习与实践,2019,(11):92-100.
[4]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EB/OL].中国政府网,2017-03-15.
[5] 钟长征.三部门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J].中国社会工作,2016,(29):6.
[责任编辑 毛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