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玲 许文静 王静
摘 要: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思辨能力两大维度之一的情感因素,对学习者运用和发展个体的思辨能力起到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隐性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二语习得乃至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导向,探讨充分调动积极情感因素以促进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3-0046-04
Abstract: The critical thinking is part of basic task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the premis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wo dimensional factors, affect help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ffect is also an implicit part in the students'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effective ways to stimulate positive affects in English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not only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lasses in college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s well as language skills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ffective teaching
思辨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永恒命题。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近年来,国内外对思辨能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培养,对情感特质这一重要维度的关注不够,忽略了积极情感因素对培养思辨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虽然经历数次改革,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思辨能力不强、思想被动僵化,知情分离、片面强调认知而忽视情感对语言教学的作用等。本文将以培养学习者思辨能力为导向,从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师三个维度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情感教学,以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认知和情感相统一,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的培养
当代社会,思辨能力培养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终极核心目标之一。剑桥大学把“鼓励怀疑精神”纳入其根本追求,哈佛大学也把培养学生“乐于发现和思辨”作为其最高使命之一。彼得·法乔恩则指出“教育,不折不扣就是学会思考”。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命题之一,思辨能力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思辨,也叫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人们在强大的评价标准下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运用理性思维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是通过对个人行为或者他人行为进行反思、自我调节以及逻辑分析之后最终得到正确结论的思维过程[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不仅包括思考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还应包括其不同的外在表现,比如采取相关的行动、口头或者书面表达等。
在教育领域影响较大的《德尔斐报告》于1990年提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其最大贡献在于指出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两个维度。文秋芳等[2]提出层级模型(表1),将思辨能力进一步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指自我调控能力,位于第一层次)和思辨能力(第二层次,指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相关的情感特质)。
这一层级模型“突出思辨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辨能力中的主导作用”[2],表明思辨能力是可以通过情感特质表现出来的。思辨能力强的人通常会具有某些情感特质,例如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而相关性格情感特质的培养则是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并恰当运用情感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从情感维度体现出来,两者互为影响,相辅相成。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感与情感教学
情感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持有不同态度并产生相应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3]。有研究者指出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有两大类:内部因素,主要指学习者的个别因素,比如动机、态度、兴趣、自信心、抑制和焦虑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大学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性格与冒险意识、自尊心与自信心、意志力与合作意识、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意识、焦虑情感等。有些学者提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控制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积极情感因素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趣味性、审美性、成功性以及创造性的特点[4]。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等。大学英语情感教学以人为本,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尊重和关怀,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沟通,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调动和激发有利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英语课堂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全人发展。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状况不容乐观。首先,当代大学生情感需求多元化,情感体验矛盾化,情感取向浅显,负面情感面临危机。其次,长期以来的“唯理智教育”造成知情分離,出现缺情乃至逆情现象,学习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毫无学习动机和生命活力。另外,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情感教学研究不足,仅限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而忽视情感在促进个性、优化情感品质、提高思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再有,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知,制约了学生发现认识自我、全面发展自我的能力。
三、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情感教学
思辨能力是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的统一体,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情感培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生命体验,激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全人发展。基于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作者将以思辨能力为导向,从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师三个维度就大学英语情感教学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以思辨为导向,关注学生情感,有效激发调动积极情感因素
学生是情感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营造轻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强化积极情感体验,弱化焦虑等消极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自信。同时,倡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中认识、发现、发展自我,培养团队意识,在实践、体验和思考中成长。
1. 关注学生情感,强化积极情感体验,弱化消极情感体验
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尊重、关心每位学生的性格差异,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接纳其焦虑、害羞、害怕、沮丧等消极情感体验,并转化消极情绪发挥积极作用,对消极情绪保持觉知力,关注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并强化其积极情感体验,比如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5]。积极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思维扩展作用,改变大脑的运行机制,增加创造力。例如在新生入学实施两个“must”:Free talk & Portfolio。Free talk,即完成简短自我介绍演讲,涉及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与方法等,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减少心理抑制,激发兴趣与热情;Portfolio即“成长档案袋”,要求学生制定个性化英语学习成长档案袋、学习目标卡、学习任务卡,记录课后回顾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收获,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教学实践表明,此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发现自身进步与提升,提升获得感与自信心,更加开放与包容,在情感维度的思辨能力得以培养与提升。
2. 倡导学生自主体验,培养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在体验与思考中成长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可降低焦虑、减少抑制,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意识,可及时调整学习目标策略,有利于开发自我潜能,将“情感”与“认知”结合,做到以情带行、发展能力、完善个性。采用产出导向法,任务型驱动方式,小组合作的模式,培养其共情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观点和视角促成学生们打开思路,从而形成更深刻、多元化的理解,在提高认知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多种思辨技能,“如思考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均有显著提高。
(二)以思辨为导向,选用时代性、交互性和体验性教学资源,挖掘并运用积极情感因子
选用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交互性、体验性的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和网络资源加上趣味性、时事性、启发性的补充材料,优化教学资源,寓教于乐,挖掘情感因子,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分析判断能力,提升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例如《新世界交互英语2》第四单元的课文Educating Kenya's Girls,让学生梳理以时间线为轴心的思维导图,去体会主人公的经历,去发现主人公的努力、勇气和决心,吃苦耐劳、不畏世俗、坚持不懈、积极乐观等优秀品质,使其从内心深处生出欣赏与敬佩之情,并反观自身的处境,如何在比主人公优越很多的客观条件下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课堂中结合当下生活和时事介绍并讨论相关英语报道和“逆行者”们平凡而又感人的英雄事迹,学生看到病毒的残忍、生命脆弱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与温暖、英雄的平凡与伟大;由衷称赞钟南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等命题。学生个性得到彰显,情感品质得到优化,同时思维得到拓展与深化,进而思辨能力得以提高。
(三)以思辨为导向,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一名理智与情感兼备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辨性教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大学英语教师更要从自我做起,加强学习,健全自身能力结构,提高自我情感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个人魅力。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关注学生情感,给予人文性关怀,进行人性化沟通,做一名理智与情感兼备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辨性教师。
1. 提升自我,健全自身能力结构,提高自我情感能力和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我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第一,学习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拥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游刃有余。第二,拥有开朗的性格、充沛的情感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活泼开朗、幽默、具有感染力的老师无疑是受学生欢迎的。大学英语教师要有实施情感教学充沛的情感能力,主要包括移情、情绪辨认、情感调控、体验理解和自我愿望能力等。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则是课内外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第三,思辨能力。理性、谨慎,尊重事实,勤学好问,公平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勤于反思并调节个人以及教学中的思维过程,为学生树立榜样。总之,要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终身成长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实践,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总结,在反思实践中不断进步。
2. 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愉悦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发问
为了有效降低学生情感过滤,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愉悦的课堂情感氛围,尊重理解学生并真诚接受是前提和基础,而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关键。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交流,在英语课堂中有安全感与归属感。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灵感,使其头脑鲜活,每节课都有获得感。激发学生灵感,让每个成员都“活”起来,每次课堂都有全新的收获。第三,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发问,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有效运用分析判断的能力。再者,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给予及时、准确、鼓励性的回馈,减少负面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感与价值感,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辨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力使教学设计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启发性和反思性
优化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增强大学英语课堂的趣味性。避免一言堂,从学生角度出发、多方位进行启发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例如,《新世界交互英语》第一册Unit 3 课文Celebrating a Fifteenth Birthday介绍的是一些国家女孩15岁的成人礼,作者就“coming-of-age ceremony”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邀请学生畅想一下为将来的子女何时举办一个“成人礼”,有着怎样的愿望和期待。进而讨论人生中重要的“milestones”有哪些,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分享,积极思考辩论,老师抓住时机给与贴切且真挚的祝福。这次活动中,不仅练习语言,同时也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流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激烈辩论,情感体验与思辨能力均得以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提倡人性化、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形式多样,比如前文提到的“成长档案袋”,也可以是课后反思对每次英语课学习的总结回顾,还有在老师引导下自主阅读课文之余续写故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发展。学生也会自主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课堂内外的分工与合作中获得彼此情感的交流与支持,学会多视角、多方位地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个体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生活阅历和价值观念进行独立思考、理智分析和准确判断”[6]。
4. 改善教学评价方式,确立全面性、发展性、多样性的教学评价观
考核测评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师生双方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轻过程重结果,学生被动受测,無法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自我反思能力”[6]。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把静态的“师生”单向评价转换为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全面的、动态的、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除了传统的纸质测试还可以有课堂笔记、课后反思、个人成长档案、口语活动等,增强考核方式的描述性、动态性、多元性和个性化。关注学生独特的心理世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彰显个体兴趣、需要、爱好、气质、性格、动机和特长等能力。测评时不一味地要求其准确性、流畅性,还要兼顾学生内容的丰富性和原创性、多样化与差异性,增加开放度和包容度。通过给予人文情感关怀,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及时反馈、引以为戒,提高思辨能力。
四、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然而教育不仅局限于学习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以达到全人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7]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到,在积极开展基础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核心,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给予人文关怀,注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做到“以情带行,发展能力,完善个性”,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创造宽松融洽的环境,唤起学生积极情感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发展、自我实现,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思辨型、创新型、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栓,李迎新.美国高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4(11):14-20.
[2]文秋芳,王建倾,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3]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23-26.
[4]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55-60.
[5][美]Barbara Fredrickson.积极情绪的力量[M].王珺,阳志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8.
[6]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59-66.
[7]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J].外语教学,2005(2):68-7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研究”(编号:2018GJJG3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永玲(198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许文静(1980-),女,汉族,河北南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心理与发展心理学;王静(1981-)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