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合创新人才知识模型和培养模式设计

2021-06-15 11:59周广澜费玉莲潘思蔚丁玲玲
高教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周广澜 费玉莲 潘思蔚 丁玲玲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研发的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释义,提出了一个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结合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和全程导师制度并设计了一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创新人才;知识模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4-0044-05

Abstract: As economy'sfast-developing, the talents are ac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ost rising industr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ch integrate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couple with applied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y. We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most current interdisciplinary cultivating schemes. We propose a general knowledge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model, a tutorial system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acquirerab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Integrated innova tiontalents; knowledge model; cultivation method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也非常重视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他强调“必须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这说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创新与创业知识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国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迫切需要深化改革现有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将成为将来高校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的交叉学科正在快速地拓展。所谓交叉学科,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新学科,并已具有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较为典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就融合了管理学、控制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目前交叉学科的专业越来越多,如:生物信息学专业、计算金融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都融合了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呈现出跨学科性、创造性、互补性和实用性等特征。交叉学科毕业的学生,也更多地适应产业的需求,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复合。企业对人才,特别是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交叉学科的专业更好地适应了产业需求,交叉学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了多学科的知识复合。但尽管如此,目前仍未形成一套完整实用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在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也面临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2.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模糊;3.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理论远多于实践。

二、文献回顾

近几年关于复合型人才方面的文章有99篇。如程晓红(2013)[1]定义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即那些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复合创新型人才能在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高磊(2011)[2]以博士生为例论述了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实践与有关探索的建议。陈洪捷(2010)[3]探讨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问题,如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跨学科培养、与工业界合作培养等。高磊(2011)[4]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高益民(2012)[5]重点揭示日本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实践取向,即对实践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李雪飛(2011)[6]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是一种发展趋势,需要专门成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建制是这种模式的基础。马廷奇(2011)[7]建议积极推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创新,整合促进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互动和协同。王玲(2012)[8]认为应该激发学生参与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基于美国案例建议完善治理与评价机制,促进复合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日本的创造型和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综合改革,张海(2013)[9]提出了我国全方位创新人才设计计划的一定参考内容。Campbell (2012)[10]通过质疑学习法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Simonson & Shadle(2013)[11]也通过类似的过程导向质疑学习法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Madhuri(2012)[12]认同启发性教学能够对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孔寒冰(2011)[13]强调了工程学科知识体集成各类科学元素以后实现复合知识体模型。

王志东(2011)[14]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邹晓东(2010)[15]分析了影响工程创新培养模型的缺陷,提出了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许士春(2018)[16]研究构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模式,以便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孙方红(2018)[17]探索“创意促进创新,创新助推创业,创业形成能力”新模式,解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卢彰诚(2018)[18]构建了“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复合”和“创新”之间整体的协同效应。刘金涛(2017)[19]分析了知识模型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形成耦合机制,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陈锋(2011)[20]基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马丽(2017)[21]通过SECI模型实现知识创造,以提高复合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在分析以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本文设计了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

三、创新型人才知識模型的设计

(一)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是以现有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开发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范式。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预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设计出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结构和素质内容的体系和方法。

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包括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的系统。通过对曾月征(2016)[22]、金一平(2015)[23]、赵宁(2014)[24]、赵伟(2013)[25]评价体系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得到复合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

在面向应用的交叉性学科中,人才培养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每个学科的知识又可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类。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在当前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授;实践技能通常包含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辅导等教学环节。

本文假设:

1. 一个学生用于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时间(或精力)是一定的。

2. 对于任何一个知识内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3. 不同类型知识及其接受程度与学生不同能力的表现成正比。例如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开展理论研究,或者说在理论研究领域更有潜力;而实践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在工程项目中具有更强的能力。

4. 全程导师的角色在辅助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接受程度上能够起正面作用。

5. 创新项目,创业竞赛的参与在辅助学生实践技能的接受程度上能够起正面作用。

按照上述假设,本文将复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定义为公式1:

公式1中,K表示理论知识,交叉学科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比例。a表示接受基础理论知识的占用的学习百分比,b表示接受交叉学科知识的占用的学习百分比,?兹表示学生知识接受程度,0?燮a?燮1,0?燮b?燮1。T表示基础理论知识的总量,C表示交叉学科知识的总量,G表示创新项目实践,创业竞赛技能的总量。理论上来说,T,C和G的量纲是时间,即,普通学生获取对应容量内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对于任一个专业,一般来说,培养计划确定了,方案中T,C和G都是可大致估算的,而a,b和?兹则可以通过学生与培养导师的协同努力动态调整。

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分别表示理论知识模型,交叉学科知识模型和创新创业实践技能模型, K=KT+KC+KG。可以分别表示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交叉学科和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结构比例。

学校的培养计划方案只确定了大致T,C和G的时间分布,但是在实际中,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增加学习时间,例如利用课余时间的网络学习,课外讲座,自主创业等方法。本文把这部分的时间定义为:?驻t,即?驻t=tT+tC+tG。其中tT表示用于基础理论学习的课余时间,tC用于交叉学科知识的课余时间,tG用于创新创业竞赛实践的课余时间。因此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模型进化为公式5、6、7、8:

公式5给出的是复合创新型人才一般性知识模型,由公式6,7和8则可计算人才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模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如何提高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兹和?驻t。人才的培养方向(理论型或创业型)则取决与培养方案中T,C,G的比例,以及基础理论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锻炼之间的时间分配参数a,b。a,b的取值则由学生自主决定。

因此,在培养计划确定之后,如何使?兹和?驻t提高,并且如何引导学生确定a,b值是当前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依据上述理论模型,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程全员”导师制度,通过导师制优化参数a,b,提高?兹和?驻t,从而使学生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优化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四、基于“全程全员”导师制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本文提出的“全程全员”科技导师制中,“全程”是指导师的指导贯穿学生四年的学习期,“全员”是导师制覆盖全系的师生。浙江工商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系)从2005开始建立“全程全员”科技导师制度,目前已累计实施了13年,直接参与的学生达到1000多人次,教师60多人次。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年级不同工作有所侧重,具体如下:

(1)大一年级:重点在于适用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兴趣。科技导师对一年级学生重点开展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协助学生了解专业、自身兴趣和能力对照。

(2)大二年级:重点在于确定学习目标。科技导师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背景的了解,确定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架构,合理安排时间。

(3)大三年级:重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导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发,协助学生申报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校级创新项目,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4)大四年级:重点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分类培养学生,辅助KT值较高的学生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对KC值较高的学生则鼓励其参与综合性工程项目的研发,或者直接就业、服务社会;对KG值较高的学生则鼓励其自主创业或者参与综合性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

除此之外,在此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方案中T,C,G的比值,从2005年的T:C:G=7:2:1逐步提升到2017年的T:C:G=5:3:2。通过“全程全员”科技导师制的实施,平均?兹值五年提高了约20%,提高了40%。理论模型中关键参数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结论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培养复合创新人才亦是学校的使命,需要的是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并具备创新管理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充分理解交叉学科培养模式,满足了复合知识与创新创业管理能力融合的深度要求。

可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成果的相互结合。一方面,将教师的科研內容与最新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编纂为讲义教材或者作为课堂讨论素材,这样可以保证学科新颖前沿的进展能够展现给学生,使得交叉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点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通过探索优化现有人才培养设计思路,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理实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目前学校所应重视的工作。通过制定创新能力课程、公司实习和创业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更加牢固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构筑复合创新人才知识体系,为现有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程晓红,徐娟,张利,等.基于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108-112.

[2]高磊,吴小芬.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34-38.

[3]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01):57-63.

[4]高磊,彭大银,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3):26-30.

[5]高益民.日本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实践取向——以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2,34(12):81-85.

[6]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8):10-15.

[7]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6):73-77.

[8]王玲.美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策略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10):113-120.

[9]张海,李哲,王以宁.日本研究生教育超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动向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08):120-128.

[10]Jackie Campbell, (2012) “Inquiry-based learning case studies for Computing and Computing Forensic students”,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Smart Education, Vol. 9 Issue: 1, pp.4-15.

[11]Simonson, S. R., & Shadle, S. E. (2013). Implementing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POGIL) in Undergraduate Biomechanics: Lessons Learned by A Novice.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nnovations & Research, 14(1),56-63.

[12]Madhuri, G. V., Kantamreddi, V. S., & Prakash Goteti, L. N. (2012). Promoting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us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37(2),117-123.

[13]孔寒冰.工程学科知识体的演进与转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4):27-34.

[14]王志东,蒋志勇,朱仁庆,等.加强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1):87-88+167.

[15]邹晓东,王沛民,孔寒冰,等.关于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的思考[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S1):52-54.

[16]许士春,高畅.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181-183.

[17]孙方红,王金莲,刘伟,等.“赛场市场”相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8,5(05):47-49.

[18]卢彰诚.“互联网+”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8(3):95-97.

[19]刘金涛.知识管理、人才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耦合模型分析[J].软科学,2017,31(09):97-100.

[20]陈锋,吴明晖.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师发展项目“新政策红利下跨境电商发展战略研究”(编号:FX2019016);浙江工商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大众创业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Xgy20051,Xgy13081);浙江工商大学校级科研课题“混合所有制科研机构视阈下人才生态圈构建研究”(编号:XJP-43)

作者简介:周广澜(1983-),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费玉莲(1970-),女,汉族,浙江海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潘思蔚(1985-),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电商;丁玲玲(1981-),女,汉族,浙江舟山人,学士,经济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