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三举措打造绿美乡村全国样板

2021-06-15 15:11徐文俊
浙江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树名林农公益林

徐文俊

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事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衢州市坚持从“砍树林业”向“看树林业”、“山上造林”向“城乡造绿”、“单纯消耗森林资源”向“综合利用森林资源”转变,开展了“森林衢州”“一村万树”等一系列绿化美化行动,有效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全市实现村庄林木绿化率30.8%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6.45%,林业增收对林农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5%。2019年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和系列宣传活动部署会2个国家级重要会议在衢州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高度肯定衢州市乡村绿化美化工作,乡村绿化美化“衢州样板”在全国推广。

护好绿水青山 夯实绿色本底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实现“身边增绿”。对村庄房前屋后、进村道路、环村道路等薄弱环节,围绕“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重点实施美丽乡村“四级联创”“珍贵树种进万村”等生态工程,鼓励和引导林农发展珍贵树、经济林以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做到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硬造绿,综合提升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十三五”期间,共建成国家森林乡村44个、省级森林村庄30个、市级森林村庄284个,全市47%的村建成森林村庄。

创新公益林建管模式,实现“扩面提质”。加强更新造林、低效林改造和封山育林,通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管控和强化护林员职责等多种举措,提升生态公益林抵抗能力,巩固质量,完成生态公益林年度变化更新。根据省新一轮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全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40元/亩。通过几次较大面积的扩面,现有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76.6万亩,较2015年增加30%,目前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9.77%,2019年被评为全省公益林建设突出贡献集体。

繁荣森林生态文化,实现“共建共享”。每年开展市领导“3·12”义务植树活动、古树认养、中小学校认种认养等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5%以上,累计义务植树299.6万株、参与83.9万人次。充分挖掘古树文化,2017年对全市古树名木开展资源普查,共有古树名木1.72万株,所有古树登记造册、设立标识。“十三五”期间,采取复壮、生境修复等措施,保护一级古树846株,打造完成古树名木公园18个。

做大金山银山 增进百姓福祉

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藏“富”于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出台扶持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政策,重点推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油茶和香榧等高效生态栽培以及笋竹覆盖等“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出台并落实扶持林业股份合作、国乡合作组织和家庭林场的政策,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十三五”期间共建成示范基地6.6万亩、辐射推广17余万亩、参与林农2.45万,累计培育林业股份合作社44个、家庭林场65个。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藏“乐”于民。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用好古村落民居、古树名木、乡村绿道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观光、森林康养、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項目,柯城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获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称号,衢江区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截至2020年,全市建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个、全国生态文化村4个、省级森林康养名镇3个、省级森林人家59个、浙江森林氧吧22处。

推进“一村万树”建设,藏“贵”于民。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和庭院地,种植珍贵树、经济树、彩色树,增加珍贵树种战略储备量;鼓励采取自种、流转、入股、合作等方式,探索民办公助、股份合作、村企联合和“公司+农户”等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一村万树”省级示范村113个、推进村719个,种植珍贵树1000多万株,盘活闲置土地3万余亩。

践行生态理念 实现价值转换

高效管理,深化林地地役权改革。在不改变林地林木现有权属的基础上,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当地村之间签订地役权委托管理协议,将集体林地交由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管理局给予林农每年每亩48.2元的地役权生态补偿资金,实现占比80.7%的集体林地的统一管理,公园内原住民每年可增收近2000万元。2020年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加强合作,探索开展公益治理“地役权改革”,签订江山雪岭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地役权合同,颁发首本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役权证,直接纳入保护并支付补偿资金的林地面积为6.18万亩,涉及7个乡镇、22个行政村、1200余户,年度补偿资金50.71万元。

盘活资产,深化林业金融改革。抓住“衢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利用森林资源可评估、抵押、融资特性,深入推进林业绿色金融改革,推广“林业+金融”模式,出台一系列绿色信贷、林权抵押贷款等创新举措,鼓励村级或个人将公益林年补偿收益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大至年度公益林补偿金收入的15倍,将油茶、香榧等经济性强但种植风险较高的林木全部纳入抵押贷款范围。“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8.2亿元、林权抵押贷款6.33亿元,惠及11.9万林农。推广油茶低温指数保险、珍贵树保险、古树名木保险等11个地方特色品种保险,投保珍贵彩叶树4.66万株,绿色保险金额达668.2万元。2020年政策性林木保险保费收入240万元、赔款55万元。

创新品牌,推广绿色生态产品。为盘活乡村绿化这座“绿色银行”,2019年首创“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模式,由投资主体向村集体进行天使投资,出资认购珍贵树“资产包”并签订协议,购买林木未来收益,约定时限期满后认购方将获得每份珍贵树“资产包”50%的所有权,两年来认购金额累计1700多万元,成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被评为2019年浙江省改革最佳实践案例,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批示推广。202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和《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均提出要推广“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模式。

猜你喜欢
古树名林农公益林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宁海县完成2020年度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保护古树名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