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仿制品的辨伪

2021-06-15 04:26张文建
理财·收藏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钧窑窑变真品

张文建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翊钧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禹州市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卢天恩、卢天福、卢天增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在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立志恢复钧瓷,此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钧瓷的烧制开始有了初步的成果,并由此开始恢复生产,烧制出了色彩单调的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宋钧“雨过天青”器,此后又在“天青”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抹红、飞红等新工艺,虽然这窑变彩斑红暗,较宋钧呆板,但毕竟大大前进了一步。1907年,卢氏第二代艺人卢光东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钧瓷工匠,其作品《折沿盘》《乳钉罐》等,被误为“宋窑”而被大英博物馆珍藏,《两个桃子》钧品青绿挂红,形象逼真,玉润晶莹,致使开封“群古斋”古玩铺以四百块银圆重金买去,误为出土宋钧珍藏。卢氏家族烧制的钧瓷精品与宋钧相比,几能乱真,因此有“卢钧”之称,在当时古玩商中间还流传有“谨防卢瓷,小心上当”之说。

卢氏仿宋钧是近代最早也是较为成功的仿伪之作,对恢复钧瓷的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其精品之作虽已达到真假难分的程度,但还是有较为明显的破绽。如仿宋钧釉面绝无“蚯蚓走泥纹,窑变红斑必暗”,且内外各半,自成片段,不及宋钧自然。这与当时人们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对钧瓷窑变釉的呈色机理和烧制过程中釉面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还不能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

钧窑瓷器仿制品的大量出现应该是近几年来的事,这是受到收藏之风日盛,古玩市场日趋活跃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钧窑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纹装饰,帮其作伪者主要是伪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1.鉴定钧窑瓷器的真伪,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科学技术手段。如“热释光”和“火化种子分析”,这两种方法误差较小,测定古瓷的烧造年代准确率较高,但在测试时均需在器物上钻孔,取出少量的样本,会对器物产生损害。

(2)凭借经验。这种方法虽然带有主观因素,但其简便易行,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所以目前鉴定瓷器的真伪大多采用这种办法,更要了解钧窑瓷器在不同时期的造型、釉色的变化及烧造情况,有时还需要用“推理”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辨别真伪。例如,现在我们在古董市场及某些私人的藏品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北宋钧窑的“官钧”产品,有盆托、鼓钉洗之类的,其制作还说得过去,并且底部还刻有证实其官钧“身份”的数字号码,这对于一些连钧瓷真品都很少有机会上手的陶瓷收藏者来讲,无疑是个机会。但买到手后,经专家鉴定,才知又交了学费。其实鉴定北宋钧瓷官窑产品的真伪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它只是一个常识问题:北宋朝廷设立官窑生产钧瓷是专供御用的,严禁民间使用,凡是烧坏的一律砸碎深埋。20世纪70年代禹州钧台窑全面发掘时,钧瓷官窑产品一件完整的都未得到,由此可知,官钧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它不可能流散于民间。所以现在我们在市面上接触到的宋官钧瓷器基本上都是假的。

现代仿钧和产地一般还是源于禹州的神垕镇,这里不仅有烧制钧瓷的优良传统,而且还集中了一批当今最优秀的钧瓷制作高手。神垕镇的钧瓷制作近几年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釉色的变化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它也面临着产品的销路问题。笔者所熟识的几位钧瓷艺人就曾抱怨:现在的收藏者不喜欢新货,有些厚古薄今。在这种情况下,神垕钧瓷也开始生产仿古瓷,如尊、瓶、炉、钵、碗、盘等,其造型一般是仿宋金元时期的民窑器形,制作工艺和斑彩装饰也力求与之相似。仿古瓷的制作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人为地将之做旧,充斥于古玩市场,不仅对古钧瓷的形象有所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古玩市场产生混乱。

2.辨别钧窑瓷器的真伪,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看其制作工艺。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现代仿钧瓷器有些是批量生产,它采用某种材料做成模具,然后用“注浆法”灌注成型。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瓷器胎壁厚薄均匀,分量较轻,更有粗制滥造者,由于修坯不精细,在器物的两侧可以触摸到模具的接缝痕,这是作伪者最拙劣的一种做法,聪明一些的则在器物的内部,如瓶类的瓶体内,人们不易察觉的部位,人为地粘些其他物质(如水泥)以达到古钧瓷厚重的感觉。或者在“注浆法”成型的器物内壁故意做出轮指痕,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与真正“手拉坯”均匀的轮指痕不同,仿造出的轮指痕不仅粗糙,而且每一圈与每一圈的轮指痕分布极不均匀。

其次,看其釉色和釉质。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虽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中原地区地下水含量较少,土壤中的含碱量适中,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大块土锈黏结的现象,其釉质往往产生出类翠似玉的效果,令人赏心悦目。现代仿钧器不管是仿宋钧的造型,还是仿金元时期钧瓷的特征,其釉色多为天蓝,很少有天青、月白釉。而且为了达到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刻意伪造土锈或做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不够自然,看上去极不舒服。其做旧及辨别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用兽皮等工具在钧瓷表面反复摩擦,以达到去其浮光的效果。虽然釉面平整光滑,但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会看到无数平行的摩擦痕。

(2)将新仿的钧瓷放入带有腐蚀性的溶液中浸泡,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达到做旧的效果,但是釉面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伤痕。

(3)作伪者有时也意识到上述方法给钧瓷釉面带来的损害,所以也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打,同样可以使其釉面产生柔润的效果,但是与真品釉面光滑细腻的手感明显不同,作伪处理过的钧瓷釉面触摸时有油质感。

(4)在酸性溶液中浸泡之后,马上以土覆之,作出人为的土锈,且这种土锈渗入釉中,很容易使收藏者受骗上当。其实根据近几年来北方出土的钧瓷,以及在钧台窑发掘所获得的大量钧瓷标本来看,钧窑瓷器釉面上的土锈很少,出现大块土锈黏结的现象更为少见,大都呈现出一种光洁细腻的效果。有些作伪者以黏合剂做出的土锈黏结假象,实为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之举。

(5)人为剥釉现象。作伪者有时故意在钧瓷的底足部分剥去一部分釉层,露出胎质,以期达到给人以时代久远之感。由于现代仿钧与古代钧瓷真品的自然剥釉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伪品的破绽: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伪品的剥釉断面则是斜茬。

对于钧窑瓷器真伪的辨别,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钧瓷真品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为紫红色,仿品的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仿品的胎色较之真品稍浅,同时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繁复,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的胎泥淘练较为简单,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据观察,現代仿钧瓷器大部分都达不到宋钧制作工整、釉色玉润晶莹的工艺效果,大多仿品只是比较接近于金元时期的钧瓷风格,但胎、釉与金元时期相比又显得较单薄。

总之,钧瓷真伪的辨别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掌握的学问,它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学习、观察和揣摩,更需要经常了解现代钧瓷的发展状况及仿钧生产工艺变化的新动向。

猜你喜欢
钧窑窑变真品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译者素质和翻译主体间性再谈
爷爷教孙写“人”字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画错的恶龙
画错的捕猎图
浅谈建水紫陶工艺之窑变 紫陶“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