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学科的视角浅谈初高中贯通培养

2021-06-15 17:56孟媛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高中支架诗歌

孟媛

一直以来,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和培养都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思考这个问题的缘起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个困惑。工作七年以来,我先教过四年高中,后又教了三年初中。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两个曾经给我带来很大困惑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初中明明学得很好,可到了高中成绩急剧下滑?二是初中老师为什么老在给学生方法?

乍一看,这两个问题好像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其实细想之后,不尽然。然而,这两个问题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对一个高中老师来说,很多时候跟他谈方法是不被接受的。我在高中的那几年,从没给学生讲过什么固定的方法,哪种题该怎么作答,那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因此,我到了初中之后,曾经非常不适应。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教方法?语文学科难道可以像数学一样存在一个行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

其实,要理清楚这两个问题,要从初高中对学生要求达到的能力水平谈起。初中学段,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就是在区分各类文本的基础上读懂文本。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古典诗歌,只要求读懂就够了。高中不止于此。高中学段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欣赏和有思辨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高中学生的欣赏和思辨能力一定是建立在初中培养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如何能做到从“理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欣赏”、“思辨”,就应当是初高中贯通培养的核心问题。

再来谈我们的学习规律。在我们最初接触一个新鲜的事物时,一定无从做起,这时候,势必需要一个学习支架来帮助我们从无到有。而初中课堂中的“方法”,无非就是这种学习支架。从大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搭支架和去支架的过程。我们用搭建好的支架来完成了一个学习目的,久而久之,当我们对这种能力掌握通透之后,就不再需要之前搭建的支架了;从整个中学教学来看,或许可以说,初中阶段的教学就是在为学生高中的学习搭建支架;以初中的视角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方法”就是完成当下能力提升的支架。那么,高中有没有支架呢?有。只是不以固定的形式存在,不易察觉,千变万化。由此可见,初中与高中的教学是存在贯通的基础的——都在搭建学习支架,不过形式不同。以一节初中的诗歌教学为例。

这节课的课题是“诗歌的理解、欣赏与表达。”这是一节初三复习课。课堂内容共包括三个环节:首先以展示课标和近三年真题引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课标与真题在要求的能力点上是一致的,这才使得学习目标成为合理的;其次,引入“思乡怀人诗”,以王维的《相思》为例,要求学生完成三个任务——找到关键词来准确定位情感倾向,从意象、用典、画面、修辞、直接抒情这几个角度沉浸式体验诗歌的妙处,把这首诗表达情感的方式写成一段文字;最后,在学生把握了读诗和中考题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命题,并进行解答。教师在这节课的小结中要指出:读诗的思路是由信息的发散到聚焦来准确定位情感,再把聚焦的情感再次发散辐射到整首诗来沉浸式体验,最后再将情感有效表达出来。而中考的题目和课标也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的。

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通过将发散的信息聚焦,来准确定位诗歌的情感倾向,并帮助学生从意象、用典、画面、修辞、直接抒情等角度来读懂陌生的诗歌,这是初中的教学根本——如何读懂文本。由此,我想清楚了第二个问题:初中老师为什么老在给学生方法——没有方法,学生根本看不懂文本。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在初中成绩一直很好,到了高中却学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因为高中的支架形式变了。如果学生还是依赖初中老师教给他的支架去解决高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那一定是缘木求鱼。高中的支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答题模式,或者某种一定管用的技巧,高中的支架化身成为一个个理解文章的关键问题。《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为什么不和她的朋友说实话,告诉她项链丢了?如何理解《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怎么能体会到庄子文章中和谐又博大的美?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答题模式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变得无从下手。他们习惯了用一种模式去解决问题,毕竟那些办法可行、有效,又讨巧。而这,就是初高中断层的关键问题。如果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实现初高中的贯通培养。

回到学习支架的起点来看,如若初中教师能在搭建支架的同时想到学生如果有一天去掉了支架,是否能够完成阅读理解,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换句话说,初中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视角和长远的计划,要在搭建支架的同时消解学生对学习支架的依赖性。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我们明白:我们搭建学习支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因而,理解文本才是根本目标,而支架本身只是途径。学生通过学习支架所直达的目的地是对文本的深入透彻的理解,那么终有一天,扔掉那些“方法”也无妨。毕竟,大道至简。

还是以上面的那节初中诗歌教学课为例。在这节课中,如果教师把重点放在最后的结论上——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读懂诗歌的结论,那么学生记住的就是这些行之有效的“捷径”;如果换种上法,把这些方法的总结当成是体会、涵泳诗歌的工具,而最终的指向是帮助学生沉浸式地体会诗歌,那么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停留在方法上了。同样的一种教学设计,却可以上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如何取舍,就看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的价值衡量——是为了方法而教方法,还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情感而教方法。换句话说,如果学生有了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那些方法又有什么意义?能力或许从方法得来的,方法卻不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的初高中教学,存在实现贯通培养的可能性,贯通的应该是能力,而不是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贯通和提升才是关键,不忘初心才是根本。特别是对于初中教师来说,不被眼前的捷径迷住了思考就是实现语文学科初高中贯通培养的曙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孟 媛

猜你喜欢
初高中支架诗歌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