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立体诗与中国宝塔诗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效果,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在陌生化的理论视角下二者在外在形式构建上打破了传统的诗歌形式。此外,宝塔诗与立体诗在陌生化的视角下本质是相同的,其表现形式不同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
关键词:陌生化;立体诗;宝塔诗;形式构建
作者简介:马春蕾(1997.2-),女,汉族,山东省威海市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2019级法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区域国别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8-0-02
引言:
诗歌起源较早,在悠久的发展历史场合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诗体,例如西方的“十四行诗”、我国的“七言律诗”等。至今,诗歌仍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其理论、内容、韵律与情感表达的手法等,忽略了诗歌的外在形式也是构成诗歌整体的重要因素。关注诗歌发展史,不难发现起源于西方的立体诗和中国土生土长的宝塔诗就是形式上较为显眼的诗体之一。
一、陌生化理论介绍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陌生是相对于生活的本然样态,读者的前接受视野,一个时代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审美原则等。陌生化意味着对旧规范标准的超越、背反,它是对读者的审美心理定势、惯性和套板反应的公然挑战。所适应的、孰知的环境是惯常化的现实,在这个熟悉环境中,所有事物与事件都能够找到合理的存在性。而陌生化就是打破人所产生的惯常化思维,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变形或者异化。
由于经过陌生化处理的表现对象能给人以出乎意料、惊奇或陌生的感觉,有助于加深对表现对象的认识,因此陌生化也成为文学鉴赏与文学表达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陌生化作为艺术手法之所以必要,在于文学作品是以感受为其存在方式的基础的。离开感受,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所以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雕塑,感受是陌生化理论能够应用到文艺作品中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也能在俄国形式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什克罗夫斯基的著作中找到依据。
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長;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这一方法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
实现陌生化效果需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延长审美过程,通过制造某种类似于屏障的东西,来打破读者的惯性反应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及纬度,如外形、结构、意象等,做创造性变形,引发读者的感受兴趣或激发读者的感受能力,使读者更加关注审美对象。如狄更斯所言:“要抓住一个新的角度,使对象不像它自己。”
二、从文本对比看陌生化手段
诗意形象是诗歌语言的手段之一。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诗歌文本的外在形象最为直观,也是陌生化艺术手法最易植入的部分。
(一)体式建构
要注重艺术形式本身的陌生化,就必然要特别关注文学文本的形式特征,并将形式前置,使之成为接受主体注目的中心。因而在对比立体诗与宝塔诗的陌生化方式中,首先要考虑诗歌的外在构建系形式。
宝塔诗一般一字起句,逐句增加字数;由一组对仗构成,结构整齐;底宽上尖,呈等腰三角形;恰如一座宝塔,因而其整体形式为“塔”形或称为三角形。其结构细分为“一至七字”、“三五七字”、“单塔型”,打破常见的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诗体,且行数不受限制。
立体诗的外在结构没有约束,任由诗人发挥,例如领带、马匹、手表等图像。这突破了传统法国诗“十四行诗”、“亚历山大诗体”、“十行诗”、“八行诗”等格式的约束,同时满足视觉与听觉。
由此,两者都在构建诗歌的空间感与图像感,不局限于传统诗歌的文本叙述性,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形象,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
(二)语图关系
诗是动态的统一体,诗中的所有要素都处于相互关联形式之中,因而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必定存在着特定的联系。俄国形式派日尔蒙斯基也强调了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割性,指出了审美对象总是把二者水乳交融地连接在一起,统一为整体。
在宝塔诗中,首字,一般可作为题目来限定全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并不总是按照这一规则作诗。当描写山、塔等高耸入云的事物时,形式与内容就得到了统一,例如令狐楚的《一七令·赋山》,但多数宝塔诗只采用宝塔的形式而已,如白居易的《一七令·赋诗字》、元稹的《茶》形式与内容脱离。
立体诗的形式与内容一般都是统一的,诗人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形式上的创作。读者可实现以图画了解诗歌主题或主要内容,通过文字解读图画的审美过程,如阿波利奈尔的《被刺杀的鸽子》。
立体诗具有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满足了诗歌在语图关系上的协调性;而宝塔诗中仅有一部分符合语图一致。但二者仍都打破了传统诗的时间线性发展特点而主要通过空间发挥作用,调和了莱辛在《拉奥孔》中认为不可调和的诗和画的矛盾。
(三)造型书写
诗与画的相互融合和结合与文字的造型艺术分不开。诗诉诸几何安排,发挥文字象型作用,甚至空间观念,例如利用汉字的图形特性与建筑特性,将文字加以排列,以达到图形写貌的具体作用。这也是实现语图顺势关系的必要基础。
从外在形象上看,汉字虽存在多种书写体,但因其具有平面、规整,方正的特点,即图形特性与建筑特性,字体并不能实现大幅度变形。因此,宝塔诗只能在每行诗的字数上进行变动,也可改变字的摆放位置,但并不影响“宝塔”的整体样式。立体诗由于字母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大小写,弯曲,拉长,波纹等方式,进行大幅度的线条创作,勾勒出不同的画面,因而在形式相较于宝塔诗的形式而言更为多样。
无论是拉丁字母还是汉字,其自身具有的特点是诗人进行诗歌造型艺术的基础。进一步说,东西方文字与生俱来的特点是满足诗人对诗歌进行陌生化操作的重要前提。
(四)阅读方式
韵律感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声韵和谐、朗朗上口。在韵律感中,节奏是必要要求而非押韵。节奏是诗最重要的形式因素,具有形式化的意义。宝塔诗与立体诗都在阅读节奏上进行了创新,带给读者“陌生”的效果。
宝塔诗丰富的阅读顺序取决于诗人的设计。宝塔诗通常是按照排列顺序自上往下读,诗行依次组合成诗意。但有些构思奇特的宝塔诗,往往打破了宝塔诗的常规读法,如“弓”字形,“阶梯形”的阅读方式常令人一头雾水。
立体诗的阅读顺序一般为自上而下、从左至右,按照所构图像的绘画顺序进行阅读。阿波利奈尔创作的立体诗中没有出现标点符号,他力图以诗行的内在节奏来代替标点符号,这是其在诗歌形式上的大胆探索。
中国古典诗歌也并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宝塔诗和立体诗的阅读节奏、韵律并非通过标点符号确定,而由诗句本身的内在节奏来把控。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就需要细心分辨诗人的语气与构思,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满足了“陌生化”的条件。
三、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
经过宝塔诗与立体诗的文本对比,二者在对外在形式进行陌生化手段处理上有着众多的相同点:首先二者分别打破了东西方传统诗歌的外在结构;其次在语图关系的构建上,二者都存在语图一致性,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第三,在书写方式上,二者都充分发挥自身字体的特点完成外在造型上的创新;最后经过上述三种陌生化的操作方式,二者的阅读方式自然而然也有别于传统诗歌。由此看出,西方的立体诗与中国的宝塔诗在构建外在形式陌生化上的处理手段是如此的相似,那这两种诗体产生的背景或者社会条件是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什克罗夫斯基把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分析与社会历史相联系起来研究作家与作品。关注文本本身的同时也关注文本样式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初,西方文学流派诸多,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整个社会都处于反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艺术家想要在光怪陸离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突出自我,摆脱理性的过度桎梏。且在20世纪初,生物、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打破了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伴随着现代性的到来,文学上也必然会出现挑战古典与传统的思想与行为。
阿波利奈尔的立体诗作品集Calligrammes中大部分诗歌是在一战的战壕中创作的。因此,阿波利奈尔的立体诗所表现出的奇特和异想天开的创新性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分不开,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现代与传统的割离,即打破了传统的桎梏,为文学特别是诗歌带来了革新。
宝塔诗是我国唐朝十分盛行的一种诗歌类型。“塔”一般与佛教有关,而佛教在唐朝时甚为风行,目前国内保存的许多佛塔就于唐代所建,因此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使宝塔这种形体得以广泛传播。此外,隋唐佛学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佛教的“塔”就具有了高尚的意义,也被文人墨客所推崇。那诗歌突破原有的律诗绝句的固定格式,借用宝塔之形进行创作也不足为奇了。
无论是在20世纪初西方现代性环境下发展的立体诗,还是在我国盛唐时期流行的宝塔诗,二者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与文化符号的差异,使得二者采用了不同的陌生化手段来突破传统。虽然立体诗与宝塔诗带来了同样的陌生化效果,但是在近现代的诗歌发展中,宝塔诗逐渐淡出诗人的视野。记录在册的宝塔诗几乎全部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能够搜集到的寥寥几篇近现代宝塔诗作品,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成为了文字游戏诗体。
结语:
宝塔诗与立体诗通过打破原有惯常的诗歌格律模式,产生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带给欣赏者一种新奇的视觉体验,并由原来的图画想象释义文字转变成文字释义图画,改变了传统的鉴赏方式,延长了审美过程。因而其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由于中西方的符号形式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诗歌陌生化的手段途径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方珊.形式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侯爽.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图像诗歌发展动力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1期).
[3]卢婕.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图像诗歌发展动力研究[J].世界文学研究,2016,(第1期).
[4]罗大冈.阿波里奈简介[J].世界文学,1980(06):264-267.
[5]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沈谦.试论图像诗的体式结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52-55.
[7]谭捍卫.漫谈西方视觉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01):133-137.
[8]杨向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9]郑克鲁.传统与创新的统一——阿波利奈尔的诗歌创作经验[J].外国文学评论,1991(03):93-96.
[10]张冰著.陌生化诗学 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