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俐慧张 伟孙 静朱向东*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2.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 西安710021; 3.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46)
《伤寒杂病论》 创立了理法方药圆融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所载丹方均有周密精巧的用量与配伍,成为后代医家临床实践的根本指南。《别录》 言:黄芩“大寒,无毒”,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中品,为泄热之要药[1],当代医者在临床上大多运用其清泻肺火之功。本研究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 中含黄芩的方剂,探析该药材量效关系及用药规律,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1 资料来源 宋本《伤寒杂病论》(113 首)、《金匮要略》(145 首)[2⁃3]中含黄芩的方剂。
1.2 数据处理 根据东汉官制,一斤折合为220 g,一两(等于24 铢)折合为13.80 g,一升折合为200 mL[4]。排除《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重复出现的方剂及无法进行剂量换算的丸剂和散剂,最终纳入23 首方剂进行研究。
1.3 指标检测 (1)黄芩方归经分类,依据冯世纶[5]对六经分布的解读;(2)仲景方中黄芩剂量、药味数量、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黄芩单次用量之间的关系,黄芩单次用量=单次服用水量/用水量×黄芩剂量[6];(3)黄芩作为主药或非主药时,与其他药物合用的配伍剂量。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 进行处理,定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相关性分析,考察黄芩单次用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考察黄芩是否为主药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2.1 归经分布 纳入含黄芩的方剂共23 首,占《伤寒杂病论》 全部方剂的8.91%,六经分布见表1,其中单经方12 首(52.17%)、二经方9 首(39.13%)、三经方2 首(8.70%)。从阴阳经分布来看,阳经方证14 首(60.87%)、阴经方证7首(30.43%)、阴阳合经方证2 首(8.70%)。
表1 黄芩六经分布
2.2 黄芩剂量 黄芩单次用量与药味数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均有相关性(P=0.044,P=0.002,P=0.037),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含黄芩方剂相关指标测定结果[M(QR)]
2.3 黄芩是否为主药相关因素 黄芩是否为主药与各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黄芩是否为主药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2.4 黄芩是否为主要剂量 23 首方剂中黄芩为主药的有4首(17.39%),非主药的有19 首(82.61%),黄芩为主药时的单次服用剂量大于为非主药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见表4。
表4 含黄芩方剂相关指标的比较[M(QR)]
2.5 黄芩配伍剂量
2.5.1 黄连 黄芩与黄连配伍的方剂共4 首,黄芩为主药时的单次用量明显高于非主药时(P=0.012),而药味数无明显差异(P=0.491)。如果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计算,作为主药时黄芩服药量为20.76 g(≈21 g),非主药时为9.24 g(≈9 g),见表5。
表5 黄芩是否为主药时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的关系()
表5 黄芩是否为主药时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的关系()
2.5.2 芍药 黄芩与芍药配伍的方剂有3 首,其中黄芩为主药时,单次用量为4.14 g,药味数为(5.00±1.41)个,两者倍数为0.83,如果按组方6 味药,日服2 次计算,黄芩服药量为9.96 g(≈10 g);为非主药时,单次用量为1.04 g,药味数为14 个,两者倍数为0.07 倍,如果按组方6 味药,日服2 次计算,黄芩服药量为0.84 g(≈1 g)。
2.5.3 半夏 黄芩与半夏配伍的方剂共7 首,其中黄芩均为非主药,单次用量为(3.11±1.04)g,药味数为(8.20±1.69)个,两者倍数为0.38 倍,如果按组方6 味药,日服2 次计算,黄芩服药量为4.56 g(≈5 g)。
2.5.4 柴胡 黄芩与柴胡配伍的方剂共5 首,其中黄芩均为非主药,单次用量为(3.26±0.35)g,药味数为(8.14±1.86)个,两者倍数为0.40 倍,如果按组方6 味药,日服2 次计算,黄芩服药量为4.80 g(≈5 g)。
黄芩临床疗效确切,药用价值广泛,常用于肺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湿热泄痢、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等症,外用可治小儿斑秃[7],其药理作用主要为解热、降压、和胆、解痉、抗微生物、抗炎抗变态反应、调节血脂血糖等[8]。因此,深入挖掘黄芩组方的配伍理论,可为临床合理组方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从六经分布来看,黄芩可应用于阳经方证、阴经方证、阴阳合经方证,以阳经方证为主。二元相关性分析显示,黄芩的单次用量与组方药味数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有关,而与总用水量、剩余水量无相关性。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各因素对黄芩是否为主药的判断均无影响。统计学分析显示,若按《伤寒杂病论》 中的原药量换算,则远超过2015 年版《中国药典》 规定的用药剂量[9]。因此,假设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来计算黄芩剂量,与现今用药标准较为契合,以下方剂中计算黄芩作为主药或非主药时的服用剂量均采用此法。
黄芩、黄连配伍的方剂共有4 首,其中黄芩作为主药的只有1 首,即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并且合用可增其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10],在治疗上热下寒之呕逆证时两者用量重而相等,皆为三两,用药比为1 ∶1;作为非主药的有3 首,以葛根芩连汤为代表,仲景在治疗伤寒心下痞满证时取两药伍用肃清里热,燥湿止利之效[11],剂量均为三两,用药比为1 ∶1。黄连在清心火、安心神时用量最重,达到四两,辅以黄芩二两,用药比为2 ∶1,如黄连阿胶汤。如果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则黄芩作为主药时服用量为20.76 g,高于其作为非主药时的9.24 g,表明黄芩与黄连配伍时存在剂量关系。
黄芩、芍药配伍的方剂共有3 首,其中黄芩作为主药的有2 首,以黄芩汤为代表,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瘀、止痛止利之效,并且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均可治疗肠热下利[12],两方均是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用药比为1.5 ∶1;作为非主药的有1 首,为麻黄升麻汤,两药伍用发挥清上温下、滋阴和阳、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13],剂量上黄芩十八铢,芍药六铢,用药比为3 ∶1。如果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则黄芩作为主药时服用量为9.96 g,高于其作为非主药时的0.84 g,表明黄芩与芍药配伍时呈剂量相关。
黄芩、半夏相伍使用的方剂共有7 首,其中黄芩均作为非主药,以半夏泻心汤为例,方中半夏为君辛温开散,黄芩苦寒降泄,两药参合,一温一寒,苦降辛开,从而使阴阳和、升降顺、痞气消[14]。方中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从量效关系看,如果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则黄芩服药量为4.56 g。
黄芩、柴胡配伍使用的方剂共有5 首,其中黄芩均作为非主药,以柴胡桂枝汤为例,方中柴胡辛散、苦泄,和解少阳,而黄芩苦能燥湿,泄热下气,两药伍用枢机和畅,湿热得清[15]。方中黄芩用量一两半,柴胡四两,从量效关系而言,如果按组方6 味药,每日服用2 次,则黄芩服药量为4.80 g。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 中黄芩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该药材根据病证病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情况来加减配伍,酌情施以相应药量的辨证论治思想,量效关系分析也表明该药材配伍应用和剂量规律均精妙而灵活多变。因此,临床使用黄芩时应在遵循其配伍及量效关系的基础上辨证组方,随证施治,这样才能达到治疗复杂病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