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

2021-06-14 06:21高升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高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从我院收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随机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采用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食管吻合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吻合口保持良好,未出现狭窄症状患者;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率为26.6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为10.00%。相比之下,研究组更优,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能够明显提高预防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同时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而言具有极大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来讲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吻合口狭窄;术式研究

在临床癌性病变中,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目前临床中主要应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缝合吻合口的环节较容易出现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将会造成吻合口狭窄症状的发生,从而对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干扰和影响。由于吻合口狭窄,也会残留或者滋生出大量的癌细胞,这对于临床中有效治疗食管癌将会造成比较大的困难[1]。因此,在进行食管癌疾病的治疗时,应用适当的手术方式预防吻合口狭窄问题,将对于最终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上述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从我院收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随机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从我院收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随机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患者30例。在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13;年龄分布在34岁到77岁之间;在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8:7,年龄分布在33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2±4.39)岁。两组患者入院之初均表现出吞咽困难的食道癌临床症状,经对患者进行CT检查和其他全面检查,确诊食管癌疾病。排除标准: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脏器器官疾病的患者;不具备依从性的患者。以上两组患者在一般性信息资料比较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时,针对吻合的处理应用常规胃食管吻合术,依据临床操作规范展开。研究组则采用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进行吻合处理:针对胃部、食管等部位进行游离,对胃部、食管进行吻合,对食管近侧断端和胃部前部上壁进行侧吻合,与胃底后壁浆肌层和相距食管断端1.5厘米左右处的后壁基层采用褥式缝合方法进行缝合;在与缝线相距1厘米左右的胃壁处获得4厘米左右的切口,按照环形形状切开,并进行止血,将缝合线保留在吻合口内。间断缝合食管纤维肌层和胃前壁浆肌层后进行固定。在整个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过程中,要注意食管管径大于胃部切口,在缝合过程中要注意缝合线的密度,确保缝合过程中无张力且无吻合口的情况[2]。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均按照围术期护理手段进行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的比较

经手术治疗后均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经胃镜检查或者食管吞钡摄片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吻合口保持良好,未出现狭窄症状吻合口狭窄率为0.00%;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率为26.67%。比较之下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研究组患者中出现一例进食吞咽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中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相比之下,研究组更优,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基本上占到了食管肿瘤的九成以上,在致死率上,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对于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食管癌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放疗、化疗,其中食管癌切除术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3]。经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后,吻合口狭窄这种并发症较容易多发,这主要是因为吻合口缝合中,过多、过密的内翻缝合造成的吻合口狭窄,起能够引发吞咽困难的不良症状。在临床缝合吻合口的过程中,出现黏膜未完全对合、间距差异、缝合针刺伤等情况,或者是由于患者自身机体修复能力差等原因,都會造成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实施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要积极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情况,妥善操作吻合口缝合术,从而强化缝合效果,避免出现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来讲,吻合口狭窄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吻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限制性。采用包埋式食管胃吻合术,会过多、过密地对组织进行内翻;采用传统吻合,则需要较高要求的保证食管与胃切口口径具有一致性。其次,如果吻合技术实施的不尽合理,将会导致在胃与食管吻合时进针过度情况的发生,组织被过度结扎、大量翻入、过度拔针或进针,或者是胃黏膜不能完全对拢,以上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损伤组织情况的出现[4]。第三,在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在康复期间未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会引发吻合口狭窄,比如长时间饮用流质食物,就会导致吻合口很难通过食团实现扩张。第四,如果患者属于瘢痕体质,则容易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情况。这是因为瘢痕收缩常常会造成吻合口狭窄情况的发生,其缘由是吻合过程中内翻缝合的情况较多,而且缝合线比较密集、较为紧凑,再加上黏膜对拢不理想等,造成吻合口愈合困难,出现瘢痕收缩狭窄的现象。而经临床实践统计发现,患者如果患有瘢痕体质,这种吻合口狭窄的概率将更大[5]。第五,出现吻合口炎性水肿。第六,食管肿瘤复发。第七,出现异物堵塞等。

临床中诊断吻合口狭窄一般是根据患者的食管胃手术的病史状况来判断的。一般情况下,经食管造影和胃镜就能够对患者吻合口狭窄症状进行确诊,如果患者在食管癌切除术之后存在进食梗死、嗳气、呕吐等情况,均可以诊断为吻合口狭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吻合口狭窄手术来缓解症状[6]。

在本文中探讨了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和常规胃食管吻合术两种方法,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能够在食管癌切除术中有效预防形成吻合口狭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能够有效扩张食管。如果食管口径比胃侧口径小,则需要向外扩张食管口径,这样才能够使食管口径与胃侧大口径相互适应,使吻合处食管口出现“喇叭口”的形状,通过对吻合口实施触摸检查可以明显发现这一情况,或者在能够缝合后壁后也能够发现这一情况[7]。第二,食管“鱼嘴状”的处理。在相同条件下,吻合前的口径决定了吻合后口径的大小。第三,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是一种明显改进的缝合方式。首先其进针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采用间断缝合的方式,在吻合口前壁的进针顺序为外-里-里-外的缝合,这样就能够保障在缝合过程中避免出现吻合口收缩的情况,形成吻合口扩大作用。而且对各层进行间断缝合,可以有效发挥扩大吻合口的作用。第四,对于中点,采用分法缝合的方式[8]。分法缝合后壁吻合口,能够防止出现不合理的内翻缝合,从而避免出现吻合口内收的情况。第五,采用一层缝合方法。此种方法不需要经过长游离食管,这样就能够对食管血供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大大提升吻合口愈合的效果。而且采用一层缝合方法,能够对内翻组织进行缩减,从而增加吻合口的宽敞程度,尤其是对于颈部胃食管吻合,更为适用。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吻合口保持良好,未出现狭窄症状患者;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率为26.6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为10.00%。相比之下,研究组更优,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应用改良式胃食管吻合术,能够明显提高预防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同时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而言具有极大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俊峰.食管支架置入术与内镜下切开术治疗难治性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21,11(1):2.

[2]贾卓奇,李硕,王哲,等.手工分层吻合法与机械吻合法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21,61(15):4.

[3]金海龙,包郁,黄洁,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下扩张的规范综合管理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刊,2020,55(7):4.

[4]高杨,段淑芬,晁帅恒,等.环状切开术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2):2.

[5]李帅锋,姚化建,刘志刚.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2021,41(1):2.

[6]周之伟,王亮,杨剑逸,等.吻合口加固缝合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预防效果[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1,15(6):5.

[7]张艳伟,曹绪坤,韩双印,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下治疗的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0(4):4.

[8]王新,王铮,王志宏,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