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1-06-13 10:13:32刘岩王岭王晓民刘营徐晓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互联网教学改革

刘岩 王岭 王晓民 刘营 徐晓辰

摘 要:本文以《材料连接原理课》为例,采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从资源构建与选择、课堂环节活动设计、课后评价分析三个环节,与传统教学做对比,初步建设混合式教学行为模式。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互联网+”;教学改革

“互联网+”是当下各行各业发生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也正是由于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向数字化教学模式上转变。目前,虽然学生处于了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平台中,但是由于教师参与和实际课堂的浅显性,使得学生无法受到应有的约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为放松、散漫的状态,学习效率反而会不尽人意[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优点整合起来,不仅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而且对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因此本项目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堂上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深课堂教学的过程学习,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要点。

1 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作业的方式,改革后教学过程为课前线上学习教师上传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料,课上教师总结知识点+教师引导问题讨论(翻转课堂),课后在“蓝墨云班课”讨论区交流+章节测试。

2 教学实践支撑工具的选择

引入“蓝魔云班课”教学平台,通过课前开展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小组任务、批改作业、组织讨论、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组织点评等活动,有效实现移动教学;同时,还能有效追踪学习活动轨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经验值”的大小来确定学生学习的程度,为开展教学行

为分析和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蓝墨云班课”支撑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2]。

3 改革内容

3.1 教学模式构建

设计“蓝墨云班课”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前、课上、课后3个环节。

3.1.1 课前环节

(1)发布学习任务;(2)发布学习任务清单;(3)推送学习材料;(4)推送MOOC平台学习链接及文献;(5)发布小测试或在讨论区发布任务。

3.1.2 课堂环节

(1)扫码签到;(2)进行课堂预习作业小测试;(3)线上知识点总结;(4)重难点讲解;(5)组织课堂活动(提问、交流、头脑风暴、测验与评价、课堂小结)。

3.1.3 课后环节

(1)讨论区发布任务(作业);(2)推送拓展学习资源,课后练习;(3)完成限时测试(课后2天内完成)。

3.2 教学过程设计

3.2.1 资源构建与选择

课程资源的构建根据不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1)制作课程PPT上传到学习资源,并配以语音。(2)MOOC资源整理:将MOOC平台课程每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制作成为学习任务PPT,整理好MOOC上的视频资源链接。(3)相关电子书籍、微课及网上学习资源链接等扩展资源。

根据学习内容制作课堂PPT,包含课前、课堂、课后小测试题,课后单元练习题。将上述学习资源上传至学习资源中,以便日后教学随时調用。教师按照学习进度,一般提前1周将学习资源发送至学习资源中,以便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并根据反馈数据及时提醒学生预习、复习、查缺补漏。

3.2.2 课堂环节活动设计

(1)扫码签到。利用“蓝墨云班课”签到及听取反馈功能进行签到,节省课堂点名时间。

(2)预习任务检测。借助“蓝墨云班课”进行随堂课前小测试。测试题一般设计5题左右,主要围绕课堂重点出题,对学生自学程度进行评估。在测试题中还设计涵盖有上周的知识点,意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学生也会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点掌握有欠缺。这样不仅督促了学生认真预习、及时复习,还可以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3)线上知识点总结。课上,利用5~10分钟时间,归纳总结线下的知识点,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做补充讲解,强化学生记忆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线下的学习内容,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4)组织课堂活动。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模块,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提问,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

(5)学习效果检测。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测验与评价功能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3.2.3 课后评价分析

课后,在讨论区针对课上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区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知识点,查缺补漏。每次课结束依据“蓝墨云班课”分析的课后小结数据,可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对预警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优秀学生开展针对性拓展。对整体教学效果有了比较客观的数据分析,以利于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选择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后发送阶段测试,学习拓展链接,课下学生学习情况数据分析也会及时推送给教师。“蓝墨云班课”学习数据和考试系统检测弥补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主观、单一的缺陷。“蓝墨云班课”平台学习评价占期末总评价的40%,具体比例是学习资源完成情况占15%,讨论区活动占10%,测试占15%。本研究的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有详尽的数据支撑评价,更加科学评估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娅冰,赵志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便捷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0):121-123+130.

[2]张裕超.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105-108.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互联网教学改革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现代交际(2017年3期)2017-05-03 12:52:39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也谈“翻转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 18: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