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云丽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文言文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其语法应用、句式结构等方面,与现代白话文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难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通过种种实践表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与理想教学效果相差甚远,这已然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文言文用语和现代社会用语存在着天差地别,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帮助学生消除语言障碍,因此,课堂教学多为疏通字词,归纳语言点,致使大部分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是一件枯燥且乏味的事情,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其次,初中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针对一篇文章的讲解不可能占用过多时间,因此,课堂教学的大半时间都用来研究生字词,至于留给学生分析与拓展延伸的时间则所剩无几,通常都是一带而过。最后,在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下,各学科都在争取带领学生多做练习的时间,部分学生凭借语文学科是母语学科的优势,错误认为自己都能看得懂,写得出,因此不断削减原本属于语文阅读与学习的时间。就文言文阅读与学习而言,针对知识储备有限、缺少丰富积累的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既耗时又耗力,然而与其相关的试题却仅占考试总分的10%。事倍功半的结果直接打击到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信心,甚至引发学生的厌恶情绪。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导致初中文言文“教”与“学”成为一个难解的死结。多数学生在理解文言字词时会脱离真实的语境,导致对文章本身印象模糊,在学完一整篇文章后也只能记住个别词义。在文言文背诵与默写方面更是语序颠倒、错字诸多、丢字漏字等问题层出不穷。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文言文预习
因为文言文用语习惯与当代人用语习惯并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候就会产生理解歧义与困难等问题,致使学生学习效果降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而言,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時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无法理解文言文内容与含义,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厌烦文言文学习。而之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出重视课前预习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针对性预习,可以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多读一遍,而多读一遍便可以让学生知晓文言文问题以及理解的部分,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精力的分散可以更加具备针对性,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也成为必然。在预习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做好辅助与引导,保证学生课前预习质量。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导学提纲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提纲内容自行学习,并且逐渐理清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问题。多次的阅读让学生不断对不懂的问题加深印象,最终可以在前后连接的作用下完成阅读理解。
(二)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教师基本都是围绕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灌输,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个别重要的词汇,以及文言文的翻译。但是这一教学模式非常机械,难以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在优化文言文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素养、人文特征等,精心设计文言文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逐渐唤醒自身的内在求知欲望。例如,在“岳阳楼记”这一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就围绕这一篇文章的内容、作者和历史背景等,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并对其进行整合,制作成为一个视频,引领学生在这一情境中,通过对作者的人生遭遇体验,逐渐进入到文章的学习中。如此一来,通过情境的运用,不仅唤醒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多媒体辅助,强化教学效果
以往,教师在对初中文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采用口头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常常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基于此,教师在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利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下,感知文言文中蕴含的意境,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等。例如,在“爱莲说”这一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充分借助了多媒体的功效,给学生播放了江南水乡、莲叶接天、歌女采莲等图片,并辅以优美的音乐作为辅助,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意境中,结合文章的内容,逐渐进入到荷花田的意境中,并在其中亲身感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品格。如此一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得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促使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显著提升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任务驱动,强化文言文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重点放到文言文知识的讲解中,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其他目标。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落实文言文教学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目标。基于此,教师在优化文言文教学时,可充分借助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文言文内容,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任务驱动的模式,选择文章的核心片段,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章开展深层次的鉴赏学习,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文化内涵等进行分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文章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对文言文中蕴含的美感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感知到文言文的魅力,真正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关注思维,在探讨中强化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文言文教学还承担着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引导价值、探讨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辩论会等形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促使学生对“庄子与惠子”之间的对话,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将其思想提炼出来。教师就开展一场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你支持谁的观点、说明支持的理由”开展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相互推翻对方观点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论据,并对自身的思维框架进行了重新建构,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必须要立足于当前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低下、效果不佳的现状,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开展任务驱动、关注思维探讨等多种模式,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