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晴,惠 夏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 无锡 214062)
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对于无法进行保乳术的患者多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这种标准术式,术后镇痛多采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但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现象。我院发现,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极小[1]。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60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69 岁,体重50~75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实验组术毕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板阻滞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PCIA镇痛。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ASA Ⅰ-Ⅱ级;②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基础疾病,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③术前及近期未使用镇痛镇静药物;④所有患者均于全麻下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⑤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存在精神病史和认知功能障碍或近期服用过镇静镇痛药物者;③出凝血功能异常、局部皮肤感染等不适合穿刺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毕连接PCIA镇痛,实验组术毕翻侧卧位在超声引导下行椎板阻滞,具体操作方式:高频探头下在棘突旁5~6 cm处找到T4的肋骨,从外往内滑动探头,看到横图的显影后继续往内侧滑动探头,即可看到脊柱椎板的图像,为一扁平状的连续强回声结构,期间可以见到有规律的“凹口”,此时平面内进针,调整穿刺针向头端或者尾端微移,直到穿刺针尖接触椎板即注射0.3%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局麻药注射过程中间断抽吸,如遇阻力可将针退回1 mm再继续尝试[2-3]。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麻醉苏醒时间,于术前访视时(T1)、术后24 h(T2)、术后 48 h(T3)进行Qo R-40评分[包括:身体舒适度(12项)、情绪状态(9 项)、自理能力(5 项)、心理支持(7 项)、疼痛(7 项),每个问题5 分。最高值2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恢复状态越好。];分别于拔管后半小时(T4)、术后4 h(T5)、8 h(T6)、24 h(T7)、48 h(T8)进行NRS评分,范围为 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4]。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如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一般资料的比较( ±s,n=30)
表1 一般资料的比较( ±s,n=30)
组别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手术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实验组 54.06±6.80 159.63±3.81 55.83±6.20 114.50±10.61 15.23±3.51对照组 55.83±8.57 158.10±3.64 55.57±7.21 111.67±10.11 15.17±3.82 t-0.884 1.593 0.153 1.058 0.070 P 0.381 0.117 0.879 0.294 0.944
2.2 各时间段Qo R-40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Qo R-4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Qo R-40评分高于对照组Qo R-40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主要存在于身体舒适度12项内。(表2)
表2 各时间段Qo R-40评分比较(±s,n=30)
表2 各时间段Qo R-40评分比较(±s,n=30)
组别 T1 T2 T3实验组 174.30±5.64 168.37±3.50 167.90±3.58对照组 173.90±4.68 139.80±3.98 145.83±3.97 t 0.299 29.465 22.608 P 0.766 <0.01 <0.01
2.3 术后NR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各时间段NRS评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术后NRS评分比较(±s,n=30)
表3 术后NRS评分比较(±s,n=30)
组别 T4 T5 T6 T7 T8实验组 0.20±0.40 0.50±0.57 0.40±0.49 0.33±0.47 0.20±0.40对照组 0.37±0.49 0.53±0.62 0.40±0.49 0.30±0.46 0.13±0.34 t-1.433 -0.215 0.000 0.273 0.684 P 0.157 0.831 1.000 0.786 0.497
2.4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仅有2 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头晕症状,而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高达21 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52,P<0.0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因摘除乳房及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压力[5],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6]。而术后给予此类病人大剂量止痛剂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后易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头昏多种不良反应,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加速康复[7]。
随着超声技术在神经阻滞中的广泛应用,椎板阻滞也更多地应用于临床[4],局麻药注入椎板后,能由小关节前方的疏松组织向前扩散,穿过肋横突韧带的内侧孔抵达椎旁间隙[8-9]。其镇痛效果,与传统硬膜外镇痛、椎旁阻滞以及PCIA的镇痛效果相当[10],但在操作上更加简单可靠,也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呼吸抑制、气胸、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11]。所以椎板阻滞在乳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