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微课的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

2021-06-12 06:13李兵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本微课课程

李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63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来普遍。校本微课已经使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深度融合,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当前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载体。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徐瑾语)。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

当今社会,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日趋多样化,新兴传媒工具的不断丰富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便捷式、快餐式、移动式、混合式、碎片化和个性化成为可能,“微学习”(Micro Learning)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学者Lindner于2004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微学习”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其主要载体为手机、多媒体、英特网和MP4等,通常而言“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封闭式课堂,不受时间、空间、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制约,主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需要。

从国外情况看,自2004年“微学习”的理念提出以来尤其是美国各大学(哈沸、麻省理工学院等)的研究机构大力介入“微课”研究,微学习已经普及到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国内情况而言,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首推“微课”模式,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学进入“微课时代”,2012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征集优秀微课作品,同年,教育部面向全国高等院校举办微课教学比赛,与此同时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卫视、凤凰卫视联合发布了覆盖中小学多学科的“凤凰微课”APP,事实上,作为电子学习(e-learning)方式和“移动学习方式”(M-learning)“微课学习”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化学习方式。2015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举办了全省中小学“微课”制作比赛,汉川市有近200件作品参赛,有46件作品获省优和市优。目前,我市微课研究走在全市前列的是汉川一中,汉川一中已经把“微课”作为校本研究和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主要载体,积极打造翻转课堂。

二、校本微课设计的特点

完整的微课包括内容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反馈四个环节。

微课内容设计是确立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短时间学习所应掌握与理解的内容,微课内容的选择一般是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授课时间以8—10分钟为最佳。

微课程开发就是设计微课的表现形式,即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与教学需要选择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合适的表现形式,采取录屏,实拍等各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是“小课堂”实录,也可以是“无生课堂”形式。

微课的实施阶段就是将微课运用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切入微课作为课堂重点、难点、要点来突破,也可以在课堂外利用微课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學习。

微课的反馈环节主要是通过配套的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巩固微课教学成果,检验课程实施的效度,而且可以通过微课的效度评价来调整微课内容。

微课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

1、简明性:微课并不是要把一节课的全部内容都表现出来,而是聚焦一节课或一个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而精细化设计,以方便学习者准确掌握相应知识,实现快速而高效地学习,这就要求微课设计化繁就简,内容设计要简单明了,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学习的内容。

2、趣味性:保证微课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网络时代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微课并不等于传统的录课,设计者可以用图例、演示、动漫等形式充分利用微课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能不能吸引学生可以说是衡量微课质量的重要标准。

3、整体性:微课至少应包括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效度的评价等,同时还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学习方案,反馈练习,背景资料,参考素材等拓展性材料,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进程。

4、交互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掌握教学话语权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没有选择学习的权利,而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学习时空的限制,可以主动地选择性学习,实现跨班、跨校地吸收优秀的课程资源,同时教师人人参与微课制作,促进学校的教学交流,微课呈现出交互性强的教学特点,正因为微课充分利用了新型媒体技术,所以便利了人与课程的互动交流。

5、校本性。微课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传播的课程媒介,体现了一定区域的教学特色,属于一所学校,一个区域内的教学公共产品,因此有显著的校本特性。

三、校本微课的发展趋势

微课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它能够满足网络时代的教学需求,是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必要途径,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专业化制作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学校校本微课程研发机制,即通过教师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加强分工协作,共同开发,可以使校本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数字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制作形成校本专业化特征。

二是系统化微课的模式不断形成。目前微课在中小学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但大部分微课还缺乏系统性。因此,根据校情和学情需要选择核心知识点进行微课建设,形成与学科知识相匹配、系统化、专题化的微课程模板,建设起新型微课校本课程体系,必将成为微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而言之,微课是网络时代教学的产物,在我们推进“数字化校园工程”的今天,它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学校课程改革步伐,我们应该找准切入点,实现课堂技术方式的关键性突破,带动学校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我们也应该从课程资源层面科学构建学校校本微课研发、使用与管理工作机制;从课堂技术层面,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优化教育技术手段,推动教育装备的上档升级;从课堂空间层面,实现教师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的无缝对接及微课空间的立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决策与信》2016第五期 徐瑾《“微学习”视阈下的教学研究》

2、杜志强 友少瑞《微课在新型媒体时代的“位”与“为”》

3、《现代教育技术》2014第二期 胡铁生、周晓倩《微课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Lindner M Bruck  P A Micromedia and cooperate learning [A]

5、胡铁生、黄明燕《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与启示》、《中小学远程教育》 2013第四期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微课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