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2021-06-12 16:50:12李楠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艺术美语文教师小学

李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美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变化,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这也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其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艺术美是大家公认的极为重要的一点,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语言上。因为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载体,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语言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堂教学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美,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艺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不完全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富有艺术美的课堂更易达到这样的效果。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在于规范性、启发性、激励性、形象性、针对性。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要在课堂上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注意不要出现语音、语法、词汇的错误。再者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使用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恰当的时候运用语言点拨学生,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教师只做学生的领路人,运用语言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遇到阻碍时能不再退缩,反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课堂教学艺术美的运用

1.创设情境,身临其境

主动学习的效果必定是大于被动学习的,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重要的是如何让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教师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从而构建想要的高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学习,愿意自己去探索,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好这一点,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想要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授《将相和》一课时,可以提前预设学生的活动环节。课文包含“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教师需要分别讲解这三个小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再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学生只是被动执行,无法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提前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然后让这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演绎三个小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扮演其中的主要人物,模仿他们的语气、神态来改编小故事,通过这种演绎的方法让故事中的人物再现出来。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还可以设置“最佳表演奖”,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直观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把廉颇的愧疚和蔺相如的大气尽收眼底,下次考试中遇到人物评价题目也就不再需要依靠传统死记硬背的知识填空了。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艺术美,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注意用语,感受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言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语文课重在教会学生理解与沟通,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规范使用教学语言。教师富有幽默感、亲切、自然的语言更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有相关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幽默风趣更多的是从语言上体现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在这种语言的熏陶下得到启发,感受语言的艺术美。

例如,教师在教授《三月桃花水》一課时,因为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都展现出来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能把这种美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朗读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当读到河流醒来时要使用较为轻快、激动的语调,让学生感受到水的活泼流动,当读到水流的清澈、平静处要使用较为轻柔的语调,让学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体会到河水的静谧。这样两种不同的语调能让学生体会到水的动与静,真实地体会到三月桃花水的美。在教授不同课文,遇到不同情境时,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学语言,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语言魅力。

3.立足教材,真情实感

一切景物的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学习语文不仅要明白如何表达,还要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共情能力,让学生能够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作者的情感,需要教师用真挚、浓烈的语言向学生传递这种情感。

例如,在教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毛主席的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他想让自己的儿子魂归故里,但朝鲜人民希望他能够留在朝鲜。教师要带着学生体会毛主席当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当然希望能够回到自己身边,但另外一方面,不能辜负朝鲜人民的殷切希望,最后还是决定让他留在朝鲜。不仅仅是把这种情感停留在教材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作为桥梁,把学生与教材连接到一起,三者之间产生情感的互动,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启发,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语言是一门需要不断修行的艺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规范合理的语言,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向学生传递美,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发现美,感悟美。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艺术的手段把教学变成艺术创作的过程,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谢圣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的艺术[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5):28.

[2]刘宏.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美[J].小学生(下旬刊),2020(03):10.

猜你喜欢
艺术美语文教师小学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24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3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36:33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1:58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9:28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1:53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