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白永鹏 朱江涛 唐宇航 周鹏基
摘要:伴随文化研究的日渐深入,传统文学研究的既往格局已被打破,文化与文学之间关系变得越发密切。互文性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互文性理论进行简要概述,指出了互文性下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联性,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文学研究;互文性;文化研究
互文性是当今文化、文学领域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作为后结构主义思潮与结构主义思潮当中所产生的一种更具时代特色的文本理论,自兴起以来,尽管仅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却成为了当今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界,有着较高使用频率的术语。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互文性作为一种较新式的用于诠释文本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实现了文学研究视野的拓宽,而且还丰富了文学研究理论,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构建了一条彼此互通与交融的桥梁。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实况,就互文性视域当中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作一剖析。
1.互文性理论概述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克里斯蒂娃(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便在其论文当中《文本的结构化问题》、《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当中对互文性一词进行了首次论述,在此之后,互文性日渐成为后结构主义思潮以及结构主义思潮当中的基础性的文本理论。需说明的是,互文性以文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联性作为强调重点,所以又被称之为文本间性。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文本均有其异质性与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还可将其当作一个处于独立状态的个体,但不管是何种文本,均与其它文本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所有的文本所对应的意义,均对其他文本的意义阐释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克里斯蒂娃在其论文当中所提出的互文性理论,除了对术语互文性进行了定义与使用之外,还向西方批评界对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主义思想,直接影响着互文性理论,且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如文本阐释理论、文本理论以及互文性生成等。克里斯蒂娃指出,各文本均由引文构成,如同马赛克,另外,各文本均为对其他文本的变形与吸收。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理论强调文化与文学间存在着紧密的對话关系,指出文学研究应与时代文化语境相迎合,各个文化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另外,各文化间、文学与文化间,并无绝对界限,各文化间的对话与开放,加速了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2.基于互文性层面剖析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西方社会开始步入后现代,互文性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标志。而在60年代所兴起的文化研究,涉及诸多领域,比如后殖民主义、公共政策、社会学、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城市研究等。而到了90年代,其开始在国内兴起,自此之后,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具有创造性与活力的学术思潮。需强调的是,文化研究的兴起,对传统文学研究的格局给予了打破,并且将文学研究置入到文学的整个视野当中。互文性作为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潮当中所形成的一种文本阐释理论,把研究重心自自作者-作品-传统向文本-话语-文化转移。针对互文性术语来讲,其实现了文学研究理论的丰富化,而且还使文学研究的整体视野得到拓宽,从理论层面上对描述文本间关系的各种传统手法给予了肯定,如引用、模仿等,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研究还有另外的诉求,用新的理论对旧的文化与文学现象进行重新评估与阐释。在此层面,文化研究企图企图囊括文学研究,并试图以各种理论为着眼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对文学经典进行重新审视。
乔纳森·卡勒在谈及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所具有的影响时,曾强调:“文化研究实为美国的人文学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开展的一项主要活动,即一些文学教授已从之前的弥尔顿向麦当娜转向,并且自莎士比亚向肥皂剧转向,把文学研究置于他处”。确实是这样,文学研究对文学研究的视野进行了拓宽,并且还实现了文学研究方法、领域、视角的扩大化。文化与文学之间,正如互文本间的关系那样,不仅存在互为反射的关系,而且还存在互相影响、互相指涉的关系。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宽泛的研究范围,以及对电视、电影及其他形式的大众文化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研究,特别是文学经典的研究,提供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并且还提供了诸多能够借鉴、参考与使用的全新研究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研究当中所出现的全面质疑与摧毁传统的文学经典的趋势,让布鲁姆对此感到悲哀;其不可接受的文学研究已政治化手段来阐释经典文学作品,而对于文本的独特性、原创性、复杂性等,却不予重视。
3.结语
互文性理论的主要意义不仅是丰富了文学研究理论,而且还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得到拓宽,使文学研究自传统的三元结构(作者-作品、传统)开始向新三元结构(文本-话语-文化)转向。文化研究将传统的文学研究格局予以打破,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并且还为其自文化的整体视野,而并单纯是纯文学视角来开展文学研究。所以,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互文性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文本可以剖开其他文本而独立存在,各文本之间往往能建立一个大的文本网络,且彼此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丹丹. 互文性视域下中美IP电影开发对比研究——以"西游记"与"漫威"为例[J]. 电影文学, 2020, 744(03):41-43.
[2]闫立飞. 互文性视域中文学经典构成的历史诗学问题[J]. 江淮论坛, 2017(03):155-160.
[3]吴昊, 吕复娟. 论"互文语境"在文学与图像研究中的功能[J]. 理论界, 2018, 000(010):116-118.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