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静
(贵州商学院,贵阳 550014)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让企业招聘和高校就业指导从线下转到线上,这些变化使得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就业形势和求职的挑战[1]。
①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生产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是没有改变的。在毕业季即将到来之际,本科院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②本科院校毕业生数量的客观增加。在对贵州省数据进行剖析中可以看出,贵州省2017—2020年本科高校毕业生数量2019年最少,2020年最多,2020年毕业生数量多于2019年24.05%。而就业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最低的年份比最高的201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也是导致2020届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因素之一(如图1所示)。③与其他学历毕业生的共性问题。《2020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各学历毕业生就业分析中得出,贵州省2017—2020届本科毕业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仅硕士、博士研究生就业率有回升趋势。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与研究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相似的共性问题,如岗位与专业不相符、实践经验缺乏、待遇与预期落差、招聘信息渠道不对称、与父母意愿相悖等问题。④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特性问题。毕业人数庞大。在《2020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贵州省毕业生总数为20.4万人,本科学历毕业生总数为8.47万人,占总人数的41.97%。学历 “高不成低不就”。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许多问题是因为自我认知不到位造成的。本科学历正在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在学历体系中优势正在式微,跟研究生相比学历证书的“含金量”略逊一筹,但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其起点较高,故对自己的判断和期望值也往往偏高。实用技术“眼高手低”。本科院校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开设的课程多以原理、模型、抽象的形式展现,与高职专科学校相比其动手践实经验不足且能力欠缺,在用人单位考察时,这些不足难免暴露,往往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相称。
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官网[2],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31日。
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性就业困难,即求职者普遍面临的困难;第二类是结构性就业困难,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第三类是选择性就业困难,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选择观念不适应。毕业生迷茫心理的产生正是第三类选择性就业困难。对“就业”和“择业”的不同认识,导致“理想”是否应该向“现实”妥协的迷茫。“就业”解决的是临时的、生计问题,不一定是自己所学或希望从事的工作;“择业”是挑选适合自己的,通常与专业相符的工作[3]。求职虽然是双选过程,但大部分毕业生还是选择优先解决生计问题,先“就业”,伺机“择业”。
自卑心理指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偏低的一种态度体验。本科毕业生在求职受挫时容易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偏差(归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错误归因:一是来自非985、211等重点大学,二是出身普通,三是自身外形条件差,四是其他原因等。其在竞争时往往会表现为胆怯、害羞、自信不足甚至是自我防御心较强,进而恶性循环,更加自卑。
自负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从众心理影响,即当身处群体中时,人们会在知觉、判断和认识方面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表现出跟大多数人一致意见的倾向[4]。在校成绩好或是当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总认为自己能力强,素质高,产生较高的自我定位和自负心理,在求职时抛开自身专业、素质与实际能力,盲目制定自己的就业目标,比如选择大城市、高档写字楼、高薪岗位等,而不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基层岗位、偏远地区或是私企工作。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毕业生群体中,其从小习惯了衣食无忧、大事小情都按照父母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找工作”这样的大事更是听从于父母的安排。
抑郁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阶段。部分毕业生在毕业时会遇到多种压力状况,如求职屡屡受挫,毕业分手的情感危机,成绩不合格导致不能顺利毕业等。当这些问题个别或者集中爆发时,集中出现的压力会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是自我否定。
就业问题是事关民生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大问题。本科院校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压力大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并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①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应健全就业市场机制,加强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就业流程设计和就业市场秩序,规范就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让毕业生在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善的就业机制下求职就业。②优化就业创业帮扶政策,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以此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求职者,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晚,创业模式尚不成熟,创业成功率较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我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根植以及多年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致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偏好于稳定的工作;二是国内高校长期缺乏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教学体系;三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应从国家、学校、社会观念三个角度入手,鼓励大学生创业,定制帮扶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③向基层扩展就业发展空间,细化职业生涯规划。我国基层人才缺口大,政府如何引导本科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不是一个简单地靠动员和喊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虽然部分毕业生会单纯地讲奉献,不求物质回报,愿意扎根基层,但要长久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支持,建立健全基层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如:明确告知基层岗位的发展空间,以5-8年为主,再细化为3-5个阶段,并标识晋升的详细标准;增加培训提升机会,工作应有实质性内容,具有一定挑战性,满足毕业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实行轮岗,让大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工作;融入当地生活,与社区、学校等地方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加强融入感与归属感[5]。
3.2.1 开展素质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结构性失业”即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就业市场变化太快,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在面对这种“适销不对路”情况时,更多考验的是平日“素质教育”的效果。学校要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专业开设和课程设置时把学生的就业问题考虑进去。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时,应把专业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放到专业理论学习中,将其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3.2.2 科学分析就业趋势,开展就业指导和帮助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高校应发挥出良好的培育和向导功能,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培训咨询,内容包含国家出台的疫情防控措施、求职技巧和礼仪、创业政策优惠、线上招聘指南等。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择业观为指导,确立科学择业价值取向[9],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传授知识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系统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形成毕业生心理问题干预体系,让辅导员、学校相关部门和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以毕业生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3.2.3 借力新媒体平台,拓展就业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互联网+就业”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毕业生可在手机端查看并投递职位,选择并接受企业面试邀请,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可线上签约。高校要搭建好、推广好、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线上宣讲招聘,让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加强与人才市场和省内外企业的联系,举办网络双选会,通过建微信群、QQ群向毕业生及时发布招聘信息。
3.3.1 正确认识自我,设定合理求职期望
克服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建立一个理性的自我认知体系,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明确求职标准与职业定位。毕业生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心理学标准化测验表测试自身的气质、能力、性格、职业倾向等,进一步“摸透”自己。适当调整求职预期,择业时不要只顾眼前的高薪与福利,要有长远眼光,关注单位的培训计划和职业晋升空间。
3.3.2 提高心理韧性,提升抗压能力
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逆境、危机事件等压力情景时,调动保护各种资源而表现出良好适应性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一种心理潜能[7]。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毕业生更容易感到就业压力[8]。毕业生可以通过强化积极情绪体验的方式找准参照标准,寻找自身优势和特长,从优势中建立自信,进而提升个体思想和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