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以“制作一个表面积为12平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为例

2021-06-11 03:30王圣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纸盒正方体探究

王圣权

(东莞市济川中学 广东·东莞 523170)

1 问题提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并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项目式学习(PLB)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可以组建团队,在一定时间内,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方案,通过合作实践、展示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讲起来费时、低效,对提高数学成绩没直接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将这部分内容搁置一边,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缺乏动手的能力,不能对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与应用,总感觉数学知识点格外抽象,难以理解。项目学习法可以巧妙地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征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共同研究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并不断进步与成长。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的数学活动1为例,探讨在综合与实践课程中开展项目学习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2 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应用

案例:制作一个表面积为12的正方体纸盒。

教师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工作,把项目学习过程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教学。

2.1 项目前期,明晰目标,确定项目

开展前,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式学习的理念,明确项目式学习教学的具体操作,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架构,对本章知识进行再次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目标。

2.1.1 明晰目标

本课在学习《实数》章节后开展的数学活动,学生掌握了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也学习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并会使用直尺和圆规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了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学生对于画长度为线段长缺乏实践操作,所以对于制作一个边长为无理数正方体纸盒时有一定的困难。由此,确定本活动的目标:

(1)会使用直尺、圆规截取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享培养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1.2 确定项目

展示图片:生活中的正方体。(粉笔盒,魔方,礼品盒子,纸巾盒等)。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正方体盒子的例子吗?(请同学回答)。

问题2:同学们,你们有制作过正方体盒子吗?(全班同学回答)。

问题3:你能制作一个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纸盒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正方体的例子出发,让学生感受正方体不仅形状美观,还是生活中重要的一个工具,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问题2和问题3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引出项目主题。

2.2 项目中,科学筹划,扎实落实

(1)小组讨论,规划方案。

教师提问:制作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纸盒需要哪些步骤?你能规划出一个可行的操作方案吗?

学生活动:先小组讨论,再分享各组的操作方案,共同归纳出具体操作步骤:①计算正方体的棱长;②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③裁剪展开图;④折叠、粘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制作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的问题分解成为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小步子解决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为下面项目学习分工做好准备。

(2)合作实践,探究项目。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根据项目主题分工合作,在操作过程中,笔者预设了以下任务卡对学生进行引导,为项目学习的开展做好全面准备。

项目学习任务卡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先学会计算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纸盒的棱长,个别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组内辅导。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展开图的形状,由小组长分工和组织,完成画展开图、剪平面图、折叠、粘合等任务,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对有问题的小组给予指导。

(3)整合项目内容,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纸盒,展示小组成品,每小组安排一名成员分享制作过程注意的事项以及分享制作过程的收获或困扰,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项目学习小报告。

2.3 项目后,巩固拓展,促进数学素养发展

探索:(1)剪开一个圆柱物体,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2)制作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高20cm的圆柱形纸盒。

项目完成后,但并不等于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巩固和拓展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 成效与思考

3.1 课程流程化,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笔者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案例对项目学习在该课程中的实施初步总结出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流程:

3.2 要多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主要的实践活动是“计算”、“画图”、“制作”,这种从立体向平面转化的体验很有必要,而且通过学生画图、剪拼活动,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的存在,对于参加了这个项目式学习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已经不是“抽象的知识”了,而是一个“难忘的经历”,是一个个可以不断反思和运用的“经验”。

3.3 要让学生体验已学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活动中,它涉及到几何与代数两方面的知识,从几何方面说,它与展开与折叠知识、尺规作图等知识有关,与平面、空间的相互转化有关,从代数方面看,它与算术平方根有关,并且过程中渗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借助这个项目学习,学生围绕这个具体的学习项目,通过团队协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设计和制作,利用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数学整体性”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3.4 要给学生多创造相互交流与探究机会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应当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相互交流与合作探究。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规划方案;合作实践,探究项目;畅谈心得,分享成品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表达能力。

3.5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和发展差异,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预想学生的差异。如在这个制作纸盒的环节中,预设不同层次能力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合适自己的任务去完成。同时,也可依据项目任务或主题而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一项合适自己的任务或加入合适的活动小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锻炼,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3.6 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建立连续、多元的评价体系

在项目学习时,应遵循过程连续、结果多元的评价原则,建立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项目学习前,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有一个诊断性评测,项目进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任务或项目专题,制定出各种不同的评价量表。在项目学习后,各小组采取自评、互评、师评三种的方式结合,建立学习成果多元而整体的评测指标,不断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项目式学习,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程序化,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活动探究中,充分理解学习知识点;在深入问题的探究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学习内容;在合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纸盒正方体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给正方体涂色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