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浩男 王芬 樊树峰 陈盈 杨海
随着肺癌低剂量筛查的普及,CT检出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越来越多。多数肺腺癌患者早期以GGN结节为主要表现,早期识别恶性GGN并分型是肺癌早期治疗的关键[1]。依据当中的密度将GGN划分成了两种类型,若病灶中不存在实性成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GGN);病灶中有实性成分为混杂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s,mGGN)[2-3]。若能建立简单易行的CT定量参数系统判断肺腺癌GGN的病理类型,对GGN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肺腺癌GGN大小、实质成分比例、CT值在不同肺腺癌病理类型中的最佳界值,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恩泽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肺腺癌GGN的13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73例;年龄28~81(54.5±11.2)岁;肺原位腺癌26例,肺微浸润性腺癌40例,肺浸润性腺癌67例。纳入标准:(1)胸部CT薄层扫描显示含磨玻璃密度结节;(2)肺窗(-450 HU,1 500 HU)GGN 横断面最大径≤3 cm;(3)GE PACS内存中有完整的术前CT薄层扫描图像,层厚为1.25 cm;(4)CT检查前未行穿刺活检或任何抗肿瘤治疗;(5)临床及病理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结节最大径>3 cm;(2)肺内多发 GGN;(3)患者有肺内及其他部位原发肿瘤。
1.2 CT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由美国GE公司生产)检查,参数:管电流 100~180 mA、管电压 120 kV、矩阵 512×512、螺距1.375、机架旋转时间0.5 s。患者取仰卧位,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部分患者根据临床需要,加做了靶结节三维扫描。通过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对胸片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从而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结节的特点。
1.3 CT图像评价 将CT图像数据传至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rms,PACS)(美国GE公司)后,由2位副主任医师分别提取病灶特征,有异议时共同讨论。分别记录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的大小、CT值及CT值分布曲线。若整个病灶密度浅淡,无实性成分,定为pGGN;如果在病灶中有实性成分,定为mGGN[4-5]。病变大小用轴面图像的最大径表示。在对病变密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对3个位置进行CT值测量,并取其均值。CT值选取横断位病灶中心层面、肺窗薄层图像、避开血管及支气管。实性成分比例的计算为通过选定感兴趣区、GE后处理图像自动生成的CT值分布曲线进一步计算得出。因pGGN不含实性成分,本研究中实性成分比例计算实际是计算mGGN实性成分比例。据文献报道,肺窗(-450 HU,1 500 HU)下,采用阈值为-350 HU 分析磨玻璃成分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6]。因此,本研究中GGN与实性成分的阈值限定为-350 HU,即若CT值>-350 HU,判定为病灶的实性成分,计算GGN中CT值>-350 HU部分占总GGN的比例。感兴趣区的选择:应包含病灶的全部成分,包括磨玻璃成分及实性成分,避开病灶内血管及支气管。生成的CT值分布曲线,横坐标为感兴趣区的范围,纵坐标为感兴趣内不同CT值的构成。CT值分布曲线上-350 HU阈值的判断由2位高年资医师根据CT薄层图像上的CT值及经验综合分析判断,意见不一时协商达成一致。
1.4 病理诊断 病灶取材后将病灶整体切片HE染色,所有病变的病理诊断由2位病理科医师讨论后确定,按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标准[2]将所有病灶分为:(1)原位腺癌:病灶直径≤3 cm,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2)微浸润性腺癌:病变≤3 cm,肿瘤细胞完全沿肺泡壁生长且浸润范围≤0.5 cm;(3)浸润性腺癌:病变≤3 cm,浸润范围>0.5 cm。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绘制ROC曲线分析GGN大小、mGGN实性成分比例与CT值对肺腺癌分型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型肺腺癌GGN最大径、mGGN实性成分比例与CT值比较 各型肺腺癌GGN最大径、mGGN实性成分比例与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肺浸润性腺癌GGN大小、mGGN实性成分比例、mGGN CT值均>微浸润性腺癌及肺原位腺癌(均P<0.05)。见表1。
表1 各型肺腺癌GGN大小、mGGN实性成分比例与CT值比较
2.2 GGN最大径、mGGN实性成分比例与CT值对肺腺癌分型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肺微浸润性腺癌与肺浸润性腺癌间GGN大小的最佳界值为0.90 cm,AUC为 0.854,灵敏度为 0.842,特异度为0.750;肺微浸润性腺癌与肺浸润性腺癌间mGGN CT值的最佳界值为-436.5 HU,AUC为0.689,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肺微浸润性腺癌与肺浸润性腺癌间mGGN实性成分比例的最佳界值为0.333,AUC为0.714,灵敏度为0.711,特异度为0.667。ROC曲线见图1-3。
图1 磨玻璃结节(GGN)最大径诊断肺腺癌分型的ROC曲线
图2 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实性成分比例诊断肺腺癌分型的ROC曲线
图3 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CT值诊断肺腺癌分型的ROC曲线
多数肺腺癌患者早期以GGN为主要表现,早期识别恶性GGN是肺癌早期治疗的关键[1]。若能根据GGN影像特征,检出恶性分险较高的结节并进行病理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国内外关于GGN病灶大小与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已有不少研究。Liu等[7]认为病变大小能预测病变浸润性。有研究人员表明恶性GGN的最大径普遍要大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GGN越小越均匀,具有非常高的良性概率,然而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发现GGN与良恶性诊断无太大关联。Lee等[8]分析得出,当GGN的半径<7 mm能够有效诊断出浸润前的病变,其灵敏度为0.6666,而特异度为0.7375。Liu等[7]对361例GGN的研究中得出GGN大小1.25 cm为鉴别侵袭性病变与非侵袭性病变的最佳界值;金鑫等[9]研究表明,鉴别浸润性腺癌与其他类型腺癌的最佳界值为1.05 cm。Jin等[10]也得出类似结果,他们报道当GGN最大径>1.05 mm时,GGN具侵袭性可能性为 88.73%。Eguchi等[11]将1.1 cm作为阈值来区分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本研究显示肺微浸润性腺癌与肺浸润性腺癌间GGN大小的最佳界值为 0.90 cm,AUC为 0.854,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750,与文献报道相符。
国内外对GGN密度有一些研究。Eguchi等[11]对肺内161例亚实性结节的研究表明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润性腺癌及肺浸润性腺癌GGN CT值分别约为-650、-625、-560 HU。Kitami等[12]的研究指出,浸润前病变的直径≤1 cm且CT值多≤-600 HU,而浸润性病变的直径>1 cm且CT值多>-600 HU。Jiang等[13]研究显示肺原位腺癌的CT值约-600 HU,浸润性病变与浸润前病变相比,实性成分更高,平均CT值约-439 HU。考虑到mGGN用其单一层面CT值辅助评价可能带来较大的组内或组间差异,本研究引入结节平均CT值即结节的平均密度来辅助评价。本研究显示平均CT值在肺原位腺癌、肺微浸润性腺癌及肺浸润性腺癌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细胞早期沿着肺泡壁贴壁生长,不侵犯周围结构,随着肿瘤细胞向细胞壁浸润,肿瘤细胞的增多及体积的增大,组织细胞内的组织增生,实性物质含量上升,造成结节密度的升高。另外,本组数据得出对于mGGN,侵袭性腺癌(肺微浸润性腺癌、肺浸润性腺癌)的CT值明显较肺原位腺癌高,与肺浸润性腺癌间mGGN CT值的最佳界值为-436.5 HU,AUC为0.689,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与文献报道相似。因此,mGGN的CT值也可以作为一项预测肺腺癌浸润性的指标。
国内外关于实性成分与磨玻璃成分的阈值没有定论,本文根据陈群慧等[6]的52例肺部孤立性小腺癌的研究,肺窗(-450 HU,1 500 HU)下,当采用阈值为-350 HU进行分析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r=0.691,P=0.000)。本组数据显示对于mGGN,肺微浸润性腺癌与肺浸润性腺癌间mGGN实性成分比例的最佳界值为0.333,AUC为 0.714,灵敏度为 0.711,特异度为 0.667,与文献报道相似。因此,mGGN的实性成分比例也可以作为一项预测浸润性及预后的指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GGN最大径>0.90 cm,mGGN CT值>-436.5 HU且实性成分比例>0.333较有可能是浸润性肺腺癌。本研究采用了-350 HU阈值法测量实性成分,避免了肉眼观察的误差,优于传统的肺窗条件下对实性成分的定量测量。本研究中CT值分布曲线上-350 HU阈值的判断由2位高年资医师根据CT薄层图像上的CT值及经验综合分析判断,可能存在误差,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