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远公话》中“是”字的判断动词用法

2021-06-11 05:58黄园园
关键词:念经庐山代词

黄园园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庐山远公话》[1]252-297是唐五代时期的俗文学话本,以东晋高僧慧远为原型,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它也是敦煌文献中唯一以“话”命篇的话本,口语色彩浓厚,较好地保留了晚唐五代时期的口语资料。因在敦煌变文中由“是”构成的判断句大大发展起来,所以本文也将着重探讨“是”的判断词用法,为人们了解唐五代时期“是”字用法的发展面貌提供一些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是”主要有代词、形容词、判断动词、副词等用法,其中,代词、形容词和判断动词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而副词用法则出现较晚。古汉语中“是”主要有以下4种用法:(1)指示代词,意为“这个”;(2)形容词,意为“对的,正确的”,用作意动时意为“认为……对,认为……正确”;(3)判断动词,在判断句中起连接作用;(4)副词,主要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其中,判断动词“是”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但并不多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判断动词“是”在接近口语的作品中大量出现。隋唐时期,“是”字判断句真正成熟,在口语作品中确定其地位。同时副词“是”的用法开始出现。

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指出“是”共有以下7种用法:

(1)虽,虽是。(2)因,为。(3)相当于“在”。(4)相当于“有”。(5)凡,所有。(6)用在句首人称代词前,为助词,无实义。(7)用在副词之后,意义较虚,为助词。[2]342-343

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指出“是”主要有以下用法:

(1)用在句首的人称代词前,含强调意。(2)用在谓词前,表示强调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3)连词。①表示让步,虽,虽然。②表示假设性让步。③用于问句,表示选择。(4)用在相同的两个数量词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5)用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之间,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事物互不相干,互不混淆。(6)用在相同的形容词或动词之间,表示这样的情状或行为虽然存在,但是下文的语意会有转折。相当于“倒是”。(7)表示答应。(8)语气助词。①用于句末,含有“……才行”“……才好”的意味。②用在句中,提示语气停顿,相当于“呵”。(9)极。(10)表示超过。(11)尝试。(12)事情。(13)自从。[3]1960-1961

由此可以看出,江蓝生、曹广顺和白维国都没有列出“是”的常见用法,而是罗列了“是”字较特殊的用法。了解这些用法对我们深刻认识、分析《庐山远公话》中的“是”有重要意义。

一、“是”字用法概况

“是”字在《庐山远公话》中共出现207次,其中7处为“事、世”等字的误写,其余200处指示代词和判断动词占极大比例(具体如表1所示),且指示代词和判断动词在句中的功能呈现多样性特征,下文将结合原文对其作简要分析。

表1 《庐山远公话》中“是”的用法占比

(一) “是”用作指示代词(56个)

从上古开始“是”的主要用法就是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通常指示或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事物或现象。意义上可以指代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多数时候可以用“此”来进行替换,或在上文中找到被指代的人或事物,译为“这,这个”。它所指代的对象,或是前面的一段话或句子,或是句子中的一个词组或词。功能上指示代词“是”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如在“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中充当主语,但在《庐山远公话》中指示代词“是”主要充当宾语和定语,如:

(1)如是之人,堕于地狱。

(2)凡夫爱色,亦复如是,见他年少,便生爱慕之心,岁月年深,遂便有男有女。

(3)是时也,春光杨(阳)艳,薰色芳菲,渌(绿)柳随风而婀娜;望云山而迢递,睹寒雁之归忙。

(4)是日夜(也),拣炼神兵,闪电百般,雷鸣千钟(种),彻晓喧喧,神鬼造寺。

例(1)、例(2)中“是”充当宾语,例(3)、例(4)中“是”作定语。《庐山远公话》中“是”作宾语和定语多以“如是”“以是”“是日”“是时”“是夜”等格式出现,说明这时期“是”作指示代词的用法已经比较单一。

(二)“是”作形容词 (5个)

《说文解字·是部》:“直也。”这是其本意,表示“正确、对的”,与“非”相对。这种用法在《庐山远公话》中只有1处,如:

(5)若佛与凡同,所说例皆不是。

在此例中,“是”可释为“正确、对的”,前加副词“不”表否定义。“是”的这种用法在《敦煌变文校注》中除此处之外只有“擿(适)来巡暦(历)诸余狱,问者咸言称不是。”(《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一处。但是《庐山远公话》中有四处“是”表示“所有”义,修饰名词:

(6)于是远公自入寺中,房房巡遍,院院皆行,是事皆有。

(7)是人皆老,贵贱亦同,不谏(拣)贤愚,是共老苦。

(8)是事不于身心,一体迥超三界,此即名为无相。

(9)第十无足者,虽即为人,是事不困,不辩(辨)东西,与畜生无异,此即名为无足。

总体上,“是”作形容词的用法在《敦煌变文校注》中占比较小,且大多释为“所有”,如“此日是人庆贺,是处欢呼”(《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是人能行六度之行,得成圣位,即非众生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等。

(三)“是”作判断动词(78个)

判断动词,主要用于断定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等于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与其他动词用法不同的是它要连接主语和表语两个部分。“是”在《庐山远公话》中共78处作判断动词。这说明“是”作判断动词已经在《庐山远公话》中大量出现,后文将作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这个时期判断动词“是”也大量出现于《敦煌变文校注》中,如“使者答曰:‘我是宋国使来,共朋同友。朋为公(功)曹,我为主薄。朋有私书,来寄新妇’”(《韩朋赋》),“舜子是孝顺之男,上界帝释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来至。方便与舜,犹如不打相似”(《舜子变》),“今则既于经首,劝发信心,听如来指示之言,是我辈修持之处”(《维摩诘经讲经文(一)》)等。

(四)“是”作副词(1个)

“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它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4]13“是”的副词用法出现较晚,主要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在《庐山远公话》中仅1处,如:

(10)一脉不调,是病俱起。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是”字单用作副词的用法已经消失,但“是凡”“是否”“倒是”“凡是”“敢不是”“敢是”“还是”“横是”“就是”“可不是”“可是”“老是”“莫不是”“怕是”“算是”“硬是”“只是”“自是”“总是”等词语都有副词用法[5]1197。但历史上“是”单用作副词的用法存在过一段时间,在《庐山远公话》中“是”用作副词表限定义即“所有”。

(五)“是”用作助词(11个)

“是”作助词在《庐山远公话》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用法。

1.用在句首的人称代词前或用在副词后表强调

(11)远公当即不语,被左右道:“将军实是许他念经。”

(12)相公曰:“是他道安是国内高僧,汝须子(仔)细思量。”

(13)白庄耳内,忽闻人说江州庐山有一化成之寺中,甚是富贵,施利极多,财帛不少。

2.用在句中,表提顿,无实义

(14)早是入吾师位,待我拜谢相公,回来与汝宣扬政(正)法。

(15)道安答曰:“大者是广也,要广利一切众生,出于苦海。涅者是不生之义,不生不灭,即契真如;无去无来,便为佛性。槃之一字,般运众生,出于三界,令达彼岸。”

“是”表强调义的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并没有收录“是”的助词用法,而是将“是”的强调义归为动词类,如“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5]1197。助词“是”还存在其他用法,如在“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中“是”帮助宾语提前。

(六)“是”的其他用法

《庐山远公话》中“是”除了以上用法之外,还存在其他用法,具体如下。

1.作主语,相当于“事”,仅1处

(16)第九多足者,万法皆通,是(事)无不会,世间之事,尽总皆之(知)。

2.作语素,与前面的副词组成凝固结构

如“于是、只是、总是、若是、既是”等,这种用法在《庐山远公话》中大量存在,共41处,其中“于是”就高达28处

(17)既是你当直,我适来于此庙中,忽觉山石摇动,鸟兽惊忙。

(18)于是善庆闻语,转更高声。

(19)只是小(少)水,无处捉寻。

(20)远公曰:“贫道以念经为业。若要贫道驱使,只是此身。若要贫道,只须莫障贫道念经。”

(21)阇梨适来所说言词大远,讲赞经文大错,总是信口落荒,只要悦喻(愉)门徒,顺耳且听。

(22)我闻大师身有异相,腕有肉环,若是大师,现出其相。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凝固结构“于是”中的“是”与作介词宾语的“是”二者在意义上是不一样的。凝固结构“于是”中的“是”不能单独解释,而作介词宾语的“是”则可以单独解释。例(18)和例(19)中的“只是”形态相同,意义不同。例(18)“只是”作连词表转折,例(19)中的“只是”为副词用法,这和现代的用法也比较相近了。

二、判断动词“是”及以其构成的“是”字判断句

“从战国末开始,系词‘是’已经产生。但是汉代用‘是’构成的判断句不多,结构也比较单纯,主语和表语大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往往同时用语气词‘也’煞尾。晋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里,‘是’字句大大发展起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里用‘是’构成的判断句占全部判断句的1/2。《百喻经》里,‘是’字句占全部判断句的90%以上。唐代变文、宋人语录里应用更加普遍,而且大都不和语气词‘也’连用。”[6]519前文提到《庐山远公话》中“是”作判断动词共出现78处,判断动词“是”及以判断动词“是”构成的“是”字句在结构和意义上有继承,也有发展,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判断动词“是”

1.结构上,判断动词“是”前出现修饰语

第一,六朝时期,判断动词“是”前修饰语大量出现,如“便、皆、恐、即、应、虽”等,且部分已经和“是”组成凝固结构,如“于、只、总、若、既”等,前文已作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判断动词“是”前出现修饰语这一语法现象广泛存在于《敦煌变文校注》中。如“行至神庙五里以来,泥神被北方天王唱喝一声,虽是泥神,一步一倒,直至大王马前,礼拜乞罪”(《八相变(一)》),“后阿娘闻道苦嗽(瞽叟)到来,心里当时设计。高声唤言舜子:‘实若是阿耶来,家里苦无供备。阿娘见后园果子非常,最好红桃先(鲜)味。我若嘀(摘)得桃来,岂不是于家了事!’”(《舜子变》)“迦陵形,孔雀貌,尽是你弥陀佛化起”(《解座文汇抄》),“如是四兽,由恩义故,于后命终,尽得生天”(《四兽因缘》),“岂谓将军失利,将士徒然负特壮心,乖为(违)本愿。当今日下,实是孤危”(《李陵变文》)等。这一点在《庐山远公话》中也有体现,如:

(23)皆是十二部尊经,总是释迦梁津。

(24)汝今既去,但往江佐(左),作意巡礼,逢庐山即住,便是汝修行之处。

(25)老人又问:“适来闻和尚妙响,是何之声?”远公曰:“适来之声,便是贫道念经之声。若有众生闻者,总愿离苦解脱。”

(26)树神奉敕,便于西坡之上,长叩三声,云雾斗暗,应是山间鬼神,悉皆到来。

(27)况是白庄累行恶迹,伴涉凶徒,好杀恶生,以劫为治。

(28)今年定是有来年,如何不种来年谷?今生定是有来生,如何不修来生福?

(29)吾今知女实是能人,若问经题,吾能奉答。

(30)既是你当直,我适来于此庙中,忽觉山石摇动,鸟兽惊忙。

(31)恐是他方贤圣,至我此山;又恐有异类精灵,于此山中回避。

(32)念经即是闲事,我等各自带杀,不欲得闻念经之声。

(33)三寸去(气)断,即是来生。一人死了,何时再生!

(34)不生不灭,即是真如;无去无来,便为佛性。

(35)卵生者:亦是听法之人,故来入寺听经,在善法堂前坐,心欲属着法师,法师不解,且说外缘,便将甚生法说与。

(36)适来问贫道所讲经文,当是大涅槃经。

(37)阇梨去就也是一个志道宵僧,所出言问,不合圣意。

(38)相公前世作一个商人,他家白庄也是一个商人,相公遂于白庄边借钱五[百]贯文。

第二,系词“是”受否定词修饰。上古汉语中,多用否定副词“非”对谓语成分进行否定,《庐山远公话》中则用“莫是、不是”表否定。王力先生把系词“是”字前加否定副词“不”作为中古时期系词句的两大标志之一[7]355,如:

(39)昨夜念经,更不是别人,即是新买到贱奴念经之声。

(40)我昨夜梦中见一神入我宅内,今日见此生口,莫是应我梦也!

“莫是”引导的句子多表疑问,今也可以说成“莫不是”。

2.意义上,判断动词“是”一些新的用法

第一,判断动词“是”置于副词之后,在句中起帮助修饰的作用,如:

(41)我今世上过却千万留贱之人,实是不曾见有!

(42)况是白庄累行恶迹,伴涉凶徒,好杀恶生,以劫为治。

在这类句子中,其谓语通常有形容词或动词充当,“是”前多有副词修饰,“是”的连接作用不强,后面逐渐虚化,充作语素,与前面的副词组成凝固结构。

第二,判断动词“是”置于连词之后,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如:

(43)我闻大师身有异相,腕有肉环,若是大师,现出其相。

(44)相公曰:“既是白庄家生厮儿,应无契卷(券)。”

(二)以判断动词“是”构成的“是”字句

1.结构上,以判断动词“是”构成的“是”字句中的主语和表语复杂化

第一,主语或表语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45)于是白庄子(仔)细占诊远公,心生爱慕,为缘远公是菩萨相,身有白银相光,身长七尺,发如涂漆,唇若点朱。

第二,主语或表语为代词,如:

(47)乡人对曰:“此是庐山。”

(48)未审所讲是何经文?

第三,主语或表语是“所”字结构,如:

(49)贫道是一界(介)凡僧,每谢君王请(清)命,臣僧却拟归山,即是贫道所愿。

(50)未审所讲是何经文?

第四,主语是动词,如:

(51)若言是女,且得母子分解平善;若道是儿,总忘却百骨节疼痛,迷闷之中,便即含笑。

(52)从此阿娘大命转然,其母看看是死,叫声动地,似剑剜心。

第五,主语是偏正结构,如:

(53)入山不避狼虎者,是樵父之勇也;入水不避蛟龙者,是鱼(渔)父之勇也。

(54)远公曰:“适来之声,便是贫道念经之声。若有众生闻者,总愿离苦解脱。”

第六,“是”字句没有主语,如:

(55)远公曰:“是贱汝念经之声。”相公问曰:“是何经题?”

(56)有坚牢树神,走至殿前唱喏,状如豹(暴)雷相似。

第七,“是”字句没有表语,如:

(57)善庆曰:“若觅诸人,实当不是;若觅远公,只这贱奴便是。”

判断动词“是”主要就是连接主语和表语,在句中出现省略主语或表语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承上省略或者对话省,其主语或表语都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出来。

2.意义上,中古“是”字句不仅表示判断意义,还出现一些引申意义

第一,用于解释事物或情况发生的原因,如:

(58)所欲皆从三寸气生,是三毒之苗,五藏五欲之本。

(59)昨夜念经,更不是别人,即是新买到贱奴念经之声。

第二,表示对事实的承认与否定,如:

表承认:

(60)贫道是一界(介)凡僧,每谢君王请(清)命,臣僧却拟归山,即是贫道所愿。

表否定:

(61)昨夜念经,更不是别人,即是新买到贱奴念经之声。

第三,表示一种存在,释为“有”或“在”,例如:

(62)白庄于东岭上惊觉,遂乃问左右曰:“西边是甚声音。”左右曰:“启将军,西边是掳来者贱奴念经声。”

(63)老人又问:“适来闻和尚妙响,是何之声?”

可以看出,近代汉语里的“是”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在唐五代时期已经出现,而与此相应的用来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则逐渐消失。

三、结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战火不断,人民迁徙频繁,胡汉语言和各民族语言不断碰撞融合,佛教影响的加大也促使佛教用语广泛使用,这些影响从口语逐渐过渡到书面语,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于先秦时期的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是”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形容词、动词、指示代词,其中动词用法为其最主要用法[5]1197。在《庐山远公话》中,“是”主要充当指示代词和判断动词,这和今天“是”的用法相近。王力最初认为:“‘是’字最初被用为系词,该是在六朝时代。”[8]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改变了最初的看法,认为“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7]353-354。“但是,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仍是中古时期的事。”[7]354《庐山远公话》为唐五代时期作品,这时期“是”字的判断动词用法已经完全成熟,书中“是”字判断句基本取代上古的判断句式,承担判断职能。全文只有“经文制其疏抄者,梳也”和“俗彦(谚)云有语:入山不避狼虎者,是樵父之勇也;入水不避蛟龙者,是鱼(渔)父之勇也”为“……者……也”判断句式,且后者为谚语。句末语气词“也”的出现频率大大降低,且多与“是”同时出现表判断,如“大者是广也,要广利一切众生,出于苦海。”也有少量“也”单独出现表判断,如“老人言讫:‘且辞和尚去也!’”但“也”在句中大多是作语气词或句末助词。

这种现象在《敦煌变文校注》里都有体现,全书用“是”表判断的判断句大量出现,如“游人且住!剑客是何方君子、何国英才,相貌精神、容仪耸干?”(《伍子胥变文》)“波罗奈国是五天之境,舍身舍命,给施众生,不作为难”(《悉达太子修道因缘》),“汝是吾之弟子,吾是汝之大师,发一言而便合依从,况再嘱而因何辞诉?”(《维摩诘经讲经文(四)》)等。上古的判断句式在《敦煌变文校注》中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是”字判断句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字判断句大量出现,但是“……也”判断句并没有完全消失,且判断动词“是”也在语法化的过程中逐渐虚化成语素,与其相邻的介词、副词或连词构成凝固结构充当连词或副词。

猜你喜欢
念经庐山代词
代词(一)
代词(二)
庐山 牯岭!Cooling!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寓言(外一首)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原来你会念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