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华
(辽东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殊的多元文化为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二○一九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辽宁省旅游总收入6 2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省有514个A级景区,671家星级饭店及1 521家旅行社,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4 16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及自然条件,在结构优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辽宁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势头较好。2019年,辽宁省农业总产值为1 912.02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4 217.1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2 430.0万吨,增长10.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108元,增长9.90%。截止到2019年末,辽宁省的常住人口4 351.7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 387.80万人,占31.89%(1)数据源于《辽宁统计年鉴2019》。。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从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三农问题”,其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2005年的“新农村建设”到2013年的“美丽乡村”创建,再到2017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辽宁省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国家战略、方针,全方面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近几年农业农村部实施了丰富多样的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辽宁省有30个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1个农业产业园区入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13个农业示范区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30个县、乡(镇)单位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些乡村依托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对辽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文化和旅游部自2019年开始组织的一项评选活动,两年来辽宁省共有30个乡村获此殊荣。这些乡村地域特色鲜明,形成了乡村旅游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广大村民凭借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起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纷纷走上致富路。
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研究对象。对两者融合的研究最早始于国外,Lobo等以圣地亚哥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这一般被认为是对两者融合的最早研究[1]。国内学者也陆续开展了对两者融合的研究。杨俊杰、韩波提出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观光农业为一种高效农业[2]。颜醒华认为农业与旅游业具有融合与良性互动的基础,并提出两者融合、互动的途径与战略[3]。丁雨莲、马大全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并对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4]。周蕾、段龙龙、王冲重点研究了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制,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5]。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者以农业为重点对象来研究二者的融合,以旅游业为主对两者融合发展的协调程度以及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比较少。目前,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研究辽宁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的尚属空白,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为了解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两个产业的融合基础,本文主要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两种定量研究法分析两个系统的协调程度和关联度,以便更好地掌握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互动关系。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旅游业和农业两个层面分别从产业规模、效益和发展三个方面选取两个产业系统的评价指标,以此衡量两个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辽宁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辽宁省各地区各年度的统计公报,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研究指标体系
为研究辽宁省2010—2019年间旅游业与农业各自发展水平及彼此之间的交互程度,笔者首先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定量分析两个系统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问题。
(1)
其中:xij表示系统第i年第j个指标,i=1,2,3,…,n;j=1,2,…,m。
在研究中,通过对公式(1)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可去除不同单位的影响,进而可通过公式(2)进行熵值计算,目的是了解旅游业与农业两个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旅游业与农业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各评价指标权重
(2)
通过公式(3)计算旅游业与农业的贡献度,相关此数值越高,说明产业综合发展的水平越好,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贡献度
(3)
2.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4)
表4 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与农业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D计算公式为
(5)
公式(5)中Ti为综合调和指数。D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这里参考廖重斌[6]的研究,将两类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如表5所示。
表5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公式(5),对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度
注:表中α取0.6,β取0.4。
3.辽宁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时间角度看,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在2010—2019年期间耦合协调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二者互为促进。第二,从耦合协调等级看,2016—2017年为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勉强协调发展阶段,2017—2018年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18—2019年转变为中级协调发展阶段。第三,从发展阶段分析,2010—2012年辽宁省农业的评价指数略高于旅游业;2013年,旅游业的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农业,说明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的效果显著;2014—2016年农业的评价指标高于旅游业,这个时期农业的发展推动了辽宁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2017—2018年,旅游业的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农业,且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处于最佳协调状态,说明这个时期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态势好,对农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本文还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定量分析,弥补耦合协调度分析中较高分布规律的缺陷,以此进一步掌握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
1.计算关联系数
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之前,需要通过模型公式对旅游业与农业的评价指标进行序列矩阵,并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求出关联系数γ。
(6)
式中,ρ为分辨系数,0<ρ<1。若ρ的数值越小,关联系数间差异越大,区分能力越强。通常ρ取0.5。
2.计算关联度
利用公式(7)对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之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对关联度进行由大到小排序,得出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辽宁省2010—2019年旅游业与农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7)
i=1,2,…,nk=1,2,…,m
3.辽宁旅游业与农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排序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业9个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5以上,说明这9个指标对农业综合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都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旅行社(X5)对农业发展影响程度最强,灰色关联度达到了0.779 7,这表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受旅行社支持的有效程度。影响农业发展第二位、第四位、第五位的指标是第三产业增加值(X8)、星级宾馆(X4)和国内旅游收入(X6),这说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接待入境旅游人数(X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X7)与农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属于中等关联,说明这两个指标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同其他指标相比相对较弱,说明入境旅游人数对农业发展贡献不多。
同样根据排序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农业10个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5以上,说明这10个指标对旅游业综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0(6))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程度最强,灰色关联度达到了0.722 2,这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农民收入的有效程度。影响旅游业发展第二位、第四位、第五位的指标分别是农业总产值(X0(1))、粮食总产量(X0(5))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0(10))三个变量,这说明农民生活水平情况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农业机械总动力(X0(3))、第一产业增加值(X0(7))、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0(8))与旅游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属于中等关联,说明这3个指标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同其他指标相比相对较弱。
综合上述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辽宁农业发展相对薄弱,旅游业发展势头较为突出,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旅游业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因此,辽宁省应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领先优势,通过旅游业的介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农业双链条发展。一是要出台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政策,把辽宁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来加以研究,做到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有序开发、错位发展,将乡村本土资源整合、转化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7],提升自身知名度。二是要充分认识全域旅游战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形成全域旅游体系,深层次挖掘“旅游+”三农发展模式,加速旅游业与农业的衔接,最终协同推动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资源整合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整合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在农业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形成“农业+旅游业”的产业格局,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自2011年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开始评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来,截至2019年,在9批名单中,辽宁省63个村镇的每一品都是当地叫得响的主导产业,如东港草莓、朝阳小米、岫岩香菇、大连樱桃、宽甸石柱参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这些产业发展应当采取“链条策略”,每一品通过领军龙头企业形成“上家”“下家”订单式加工、销售模式,以拳头产品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二是在核心景区周围的乡村,充分运用“旅游+”的模式,扩大第一产业面并延长第一产业链,发展新的优势产业,以此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达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目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重农耕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增加游客对当地乡村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与体验,也可以通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平台的创建,以农村本土文化为基础,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种类,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品位,积极推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从2010—2019年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来看,两产业的融合度在不断提高,但也仅是处于初中级协调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业和农业各自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的滞后态势明显。为了让辽宁省这两个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需要让农业的发展跟上旅游业的步伐。首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应结合本地农业基础及资源承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注重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转化应用,以此培养、发展乡村新业态,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如凤城大梨树村作为东北三省唯一入选国家科技部的“科技示范村典型案例”,就是通过生态科技在农村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提升乡村旅游对农业发展的拉动力。其次,要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挖掘现有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提高旅游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最后,要培育融合动力,激发当地农民创新创业活力,以引入多元化资本和主体参与为手段,鼓励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参与[8]。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旅游小微主体发展补贴、创新收益分享模式等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笔者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切入,研究辽宁旅游业与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和关联度,突出旅游业与农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反映出辽宁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但二者的融合发展已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选择正确的“旅游+农业”模式、加强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辽宁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调节产业结构,带动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