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小玲
摘要∶对待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能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心理需求,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自己所学的课堂目标,从而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带动学习质量。下面就根据现阶段数学教学下的初中课堂提问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初中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艺术;因材施教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程的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对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有效的提问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教师组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探究习惯,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结合,从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促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1.小学数学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缺乏师生互动
当前传统教学思维深深禁锢着部分师生的思维,分数至上依然是最终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在课上教学过程中缺少提问环节,被动接受知识而缺少思考和探究,难以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式的数学教学,导致当前许多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的多样化设计的教学设计存在困难。
1.2提问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缺乏教学理论指导
课下资源挖掘不足,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上需要教师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这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当前一些教师教育理论陈旧,缺乏系统的现代教学思维,在问题设置上只偏重于课本知识,没有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上,不切合实际,有些甚至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1.3教师提问内容随意,忽视学生学习特点
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缺少研究,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体情况缺乏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学压力大,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改革思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所提问的内容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2.小学教师如何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2.1提问要有试探性
因为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教师的讲课进程不一定可以和学生的理解进程相匹配,这是教师就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试探,在问题设置上要以讲过的知识为重点,同时试探性的提问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又可以对其他学生形成一定的参照作用,激发学习动力。如在讲述小学四年级《大数的认识》这节内容时,试探性的问题如“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字吗并尝试举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讲课提供参照,接着教师呈现更多的例子,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对数的感知,列举万以上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讀数,促进学生对数的读法的学习和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一定的解答和鼓励,必要时可以提高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教师提问人的心跳是“四千两百万次”,请同学们写出这组数字。
2.2提问要有启发性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特别强的相关性,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关注知识的连贯性,一方面要与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另一方面也要对下面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发挥启发的作用。另外题目的设置难度要适中,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节内容时,设置的问题既要能够体现射线、直线和线段的知识又要与角度度量有关。首先提问学生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进行铺垫,接着提出连接两者的启发性问题,“角的概念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让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接着再进行量角器的使用教学,经过之前的启发性的提问,可以更有利于开展接下来的学习。
2.3提问要有层次性
数学提问要以层次性为特点。传统的数学问题提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体验差,开放性课堂对应开放性的任务,以分析学生特点为基础设置分层问题。分层问题设计有利于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对学生进行精准分层后,教师要明白分层的最终目的,分层不是规定学生的优劣程度的标准,而是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通过分层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体验获取学习成果的乐趣,最终达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加在坚持问题提问内容的丰富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另外要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评价,在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角度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学习进步等多方面展开。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圆》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学会了圆的形状、基本特性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那么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提问方式,设置分层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计算它们的周长,并且去研究发现生活中所见的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学生在课后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进行评价时,增加作业评判标准,将创新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作为作业评判的标准。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教师提问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托,逐渐培养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地,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大作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春莉;吴加奇.小学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的认知一致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v.35;No.382,82-87.
[2].杨红梅.启发式提问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索与思考——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v.36;No.470,29-33.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城北学校 湖南省 怀化市 4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