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6-10 09:03黄雷鸣
医药前沿 2021年9期
关键词:瑞舒伐氯吡血脂

黄雷鸣,李 卓,吕 军,舒 敏

(华中科技大协和深圳医院急诊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种情况,甚至可造成心肌坏死,病情进展极快,致残、致死率均较高。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措施为开通闭塞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流,例如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措施,具有起效快、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势,但是PCI术后极易出现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且手术可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的损伤,可加重局部炎症反应[1]。因此,临床一般还会采取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进一步治疗,从而修复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瑞舒伐他汀为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还可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治疗效果显著。本文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纳入30例。对照组年龄为49~80岁,均龄(64.57±3.77)岁,男16例、女14例。实验组年龄50~79岁,均龄(64.54±3.84)岁,男17例、女13例。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60例入组对象均是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病情与中华医学会分会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相符[2];(3)通过心电图检测确诊,检查显示病理性的Q波改变以及ST段抬高;(4)无PCI治疗禁忌证。

排除标准:(1)存在瑞舒伐他汀过敏;(2)肝、肾功能存在障碍;(3)语言功能、听力功能、精神障碍;(4)免疫性疾病;(5)肿瘤疾病;(6)传染性及血液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PCI术治疗,术前给予阿司匹林(H22026092)以及氯吡格雷(J20080090)治疗。术后长期口服0.1 mg的阿司匹林,每日1次,以及75 mg的氯吡格雷,每日1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为基础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国药准字是H20080669,每日晚上口服1次,每次20 mg,均连续用药1个月[3]。

1.4 观察指标

心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情况,指标包括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血脂变化:检测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主要是TG(三酰甘油)与TC(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以及HDL-C(高密度脂蛋白)。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处理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进行测定。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用药期间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主要是心源性死亡、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靶器官再灌注等。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前者以“[n/(%)]”表示,“χ2”检验,后者以()进行表示,取“t”实施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水平对比

对比治疗前后的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得知,接受药物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LVEF、LVESV以及LVEDV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取药物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比较( ±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比较( ± s)

组别 例数 LVEF/% LVESV/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0 42.37±5.5252.37±6.35 162.53±6.17141.30±5.41对照组 30 42.48±5.2648.53±6.37 162.34±6.36147.32±5.59 t 0.0868 2.3384 0.1174 4.2385 P 0.9311 0.0228 0.9069 0.0001组别 例数 LVEDV/mm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0 41.42±3.19 30.23±2.14对照组 30 41.15±3.49 32.51±2.42 t 0.3127 3.8657 P 0.7556 0.0003

2.2 血脂变化水平分析

经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接受药物治疗前的TG、TC、LDL-C以及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药物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变化水平分析比较( ± s,mmol/L)

表2 两组血脂变化水平分析比较( ± s,mmol/L)

凝血指标 时间 实验组(n=30)对照组(n=30) t P HDL-C 治疗前 1.03±0.17 1.05±0.15 0.48310.6308治疗后 2.78±0.48 1.91±0.49 5.51700.0000 LDL-C 治疗前 3.05±0.58 2.99±0.64 0.38040.7050治疗后 2.01±0.26 2.29±0.31 3.79040.0004 TG 治疗前 1.83±0.48 1.82±0.51 0.07820.9379治疗后 1.26±0.24 1.52±0.28 3.86150.0003 TC 治疗前 5.57±1.03 5.49±1.08 0.29460.7701治疗后 3.6415±0.68 3.15±0.64 2.87400.0057

2.3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经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详细发生,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板块糜烂,导致血小板聚集后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进而造成管腔阻塞是发生该疾病的主要原因[4]。对于该病的治疗,常用措施为PCI术治疗,但是PCI术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以及炎症反应,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衰、血管再狭窄等,难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5]。临床常在PCI术前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从而调节血液凝固系统,修复心肌损伤[6]。但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所获取的效果较为有限,需进一步采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瑞舒伐他汀为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降低靶向器官对于胆固醇的敏感性,可增加LDL-C受体的数量,促进肝细胞对该物质的代谢,从而抑制VLDL的合成,降低VLDL与LDL的水平[7],对降低疾病风险、损害,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8]。

综上所述,相较于仅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而言,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减轻疾病对于患者的损害,可促进心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改善血脂水平,对促进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高效的用药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瑞舒伐氯吡血脂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你了解“血脂”吗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