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洪斌,刘基凤,阮国梅
(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药剂科 广东 江门 529100)
痛风是由软骨骨质、滑囊、皮下以及关节囊等部位产生尿酸盐结晶的病变,其和嘌呤代谢异常以及尿酸排泄量降低有着一定关联。且药物、遗传、饮食以及肾脏疾病都和痛风的产生有着一定关联,患者在临床中主要有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损伤等症状。痛风早期主要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表现,并且还会伴随产生尿酸盐肾病以及尿酸性尿路结石[1]。痛风的病程时间相对较长,如果病情早期没有对其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则会逐渐发展为残疾或者是肾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有研究表示,分娩功能降低以及尿酸重吸收增加是引发痛风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临床在对痛风所进行的治疗中,需要尽可能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进行治疗。苯溴马隆是对痛风进行治疗的常见药物,其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改善,但是并不会影响患者的肾功能以及血尿酸指标[2]。非布司他是一种全新的降尿酸药物,其可以对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进行有效抑制,对于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以及促进其肝肾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明显。本文对比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临床治疗痛风症的安全性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痛风症患者,并使用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8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所占比例为56:24;平均年龄为(30.22±10.16)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为58:22;平均年龄为(30.54±10.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诊断均符合痛风相关标准;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存在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存在急慢性感染疾病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合并肌肉以及骨骼疾病患者。
1.3.1 参照组 该组使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患者口服苯溴马隆片(国药准字J20180056;规格:50 mg),每次25 mg,如果患者在用药之后并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则可以将其用药量增加到每天一次,每次50 mg,持续用药,并于早餐后服用。
1.3.2 观察组 该组在使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国药准字H20130081;规格:40 mg),每天一次,每次40 mg。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以及疼痛评分,依照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其疼痛感越轻。同时对其皮疹、恶心以及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
以软件SPSS 20.0分析结果,其中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以及疼痛评分( ± 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以及疼痛评分( ± s)
组别 例数 血尿酸 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0 549.70±52.81271.41±25.16 5.26±1.40 1.47±0.70参照组 80 552.30±51.62308.60±28.33 5.34±1.25 3.60±1.24 t 0.314 8.779 0.381 13.379 P 0.753 0.000 0.703 0.000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痛风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病程时间相对较长[4]。痛风的产生和嘌呤代谢紊乱有着一定关联,机体血尿酸异常,血清尿酸增加以及血管炎性反应的产生,细胞外液当中的尿酸盐饱和度较高,尿酸盐体析出并在关节部位沉积,而关节部位在受到刺激之后,其炎症因子分泌量则会显著增加,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产生关节肿痛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关节畸形,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引发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损伤等一系列病症[5]。原发性痛风主要分为无症状期、间歇期、急性期以及慢性期,临床一般对患者实行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一般使用秋水仙碱或者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慢性期和间歇期患者,通常使用别嘌呤醇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或者是苯溴马隆等促尿酸排泄药物进行治疗[6]。机体尿酸水平失衡,很容易使患者产生高尿酸血症,从而引发间质性炎症,且肾小管也会产生纤维化、硬化以及萎缩变性,从而提高尿酸盐结晶中炎性因子的释放,释放内皮细胞,损伤患者的代谢功能,而各种活性物质则为高水平表达,机体会产生非常显著的炎症反应,产生肾衰竭,使患者肾脏产生不可逆性损伤[7]。
痛风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遗传、高嘌呤蛋白食物摄入以及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中通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肾脏损伤以及高尿酸血症等。苯溴马隆属于促尿酸排泄剂,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主要是对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进行抑制进而提高尿酸排泄量,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是其并不会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用药的4 h内,其血药浓度最高,会在肝脏中逐渐代谢成苯噻隆,大部分会经由粪便排出,而少部分则会经由尿液排出,通过促进尿酸的排泄而实现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目标。非布司他是一种全新的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和黄嘌呤氧化镁钼蝶呤活性位点进行结合,从而对黄嘌呤氧化镁钼蝶呤底物的结合进行阻滞,氧化还原态的钼辅因子,保持孤立状态,进而对还原以及氧化形式的黄嘌呤氧化酶进行抑制,实现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目标。非布司他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频率以及痛风结节数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非布司他的吸收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较高,达峰时间约为1 h作用,半衰期为5~8 h,其在肝脏内代谢之后会逐渐形成非活性产物,通过肝脏代谢,并不会在机体内集聚,而代谢产物则会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8]。非布司他是一种全新的降尿酸药物,可以对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进行阻断,提高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量,降低血尿酸浓度,进而使患者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和苯溴马隆相比,其降尿酸的时间较短,效果稳定,不会对嘧啶和飘零的正常代谢产生干扰,吸收能力强,因此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总之,非布司他不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其安全性较高,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和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效果更为显著。本次结果显示,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对于痛风症患者的治疗,非布司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以及疼痛程度,且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非布司他的应用,其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成效以及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